你的手抄本——歌本还在吗?
知道而且还拥有手抄歌本的的人不会太多,尤其90后以后的人。
80年代初期,我上小学的时候,农村只有收音机,还不是每家都有,电视机只是听说过。
那时候学歌曲,一个是学校音乐老师教的,不用猜都知道是哪几首,几乎不用再抄。
还有就是学唱电影、电视剧里的主题曲或者插曲,比如当时非常流行的电影《红牡丹》里的“牡丹之歌”,《知音》里的“知音”,《戴手铐的旅客》里的“驼铃”,还有《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等等,后来更多了。
主要学唱方式是广播电台的“每周一歌”节目,每个广播电台都有这个节目,一首歌曲播放一周,每天播三遍,所以多数人都能学会,当然跑调的不算,其实跑调也是学会了,就是唱出来不准而已(不怪跑调的人,他自己感觉不出来,跑调是天生的)。
还有一种学歌的方式是每个广播电台的周末都有“听众点播”节目,观众写信点歌,给自己点的,给亲人点的,给老师点的......都是点的最流行的那些歌曲。
就从那个时候开始,身边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专门的手抄歌本,就是抄歌词的,如果你读到这里,你是70后之前的,我打赌你也肯定有。
因为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流行歌曲的专刊、杂志,不像现在,市场反应特别灵敏,随时为你的需求提供服务。
我周边的人,手抄歌本里,几乎没有歌谱,就是歌词,原因嘛,就是没有几个人识谱。
我们家附近能收到很多个地方的广播电台,其中歌曲播放最多、好听的最多的并不是我们本地的广播电台,而是隔壁地区的“哲里木盟人民广播电台”,每次选的“每周一歌”也是特别好听。屯子里的人和学校的老师、同学都非常喜欢。
“哲里木盟人民广播电台”每次播完每周一歌以后,有一句“通辽一中印刷厂印制了本歌的歌片,欢迎购买”的话,其实就是广告。
歌片就是带谱的歌曲的单页,正反面,折叠起来能放在信封里的,那个时候的信封也比现在的小很多。
去信问了一下,每张三毛钱,包括邮费,我们三位同学商量一下,每人每周一毛钱,买一张歌片,后来觉得挺好的,我就开始自己每周买一张,一直坚持到初中毕业。
看歌片的好处之一,就是知道准确的歌词是什么,也不用以讹传讹了。还有就是不露声色的向周边的人炫一下:俺有歌片呢。
最大的收获是好几年后才发现的,一直惠及到今天,因为不太懂歌谱,不会照着谱子学新歌,但是,神奇之处就来了:我能看着谱子知道我自己、他人唱的对不对!
骄傲了好久,最终有一天好像忽然间明白了:不会画画的人,也能看出来静物写生的像与不像。 后来又仔细想了一下,这个类比也对,也不对,反正我对看谱子听歌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体会与用处。
我的手抄歌本里抄的歌曲也不少,当然,有些爱情歌曲,是不能在老师和家长面前唱的,但是不妨碍像起他人一样偷偷地抄在本子里。我也把歌片粘在本子上,歌片和好几本手抄歌本放在一个大档案袋子里,一直保留到上次换新房子搬家。因为搬家公司不知道怎么给弄丢了,现在还心疼呢。
你的手抄歌本还在吗?
那个非常简单但是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用心抄写和翻看的小本子,是时代与个人岁月的真实写照啊。
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科技进步的初期,也是文艺、思想空前活跃的时代,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正式中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从满怀热情学唱歌曲,也是这个大背景下的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渴望和热爱,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前奏。
那个时代真简单,生活简单,学习简单,快乐也非常简单,但是简单的快乐不仅单纯,而且如陈年老酒,回味悠长,抹平岁月的疤痕,滋补身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