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疯了,只见他蓬头赤脚,手舞足蹈,向着宫门狂奔。
宫人和大臣们在后面紧追不放。他们呼喊着大王,但楚庄王像没有听到一样,横冲直撞。
大臣们追了好长一段跑,才勉强给他穿好鞋,追到宫外才给他佩好了剑。一直追到大街上才让他坐上车子。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楚庄王如此疯癫呢。这事还要从头说起。
公元前595年,经过几年的厉兵秣马,楚庄王终于一飞冲天,楚国实力大增,而这时楚庄王的野心也暴露无疑。
他把枪口对准了实力较弱的宋国,可是出师必得有名。该如何发动这场战争呢?这让楚庄王煞费苦心。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深思熟虑,楚庄王终于想到了一个极好的办法。
他派大臣申舟出使齐国,而去齐国必定要经过宋国,执照惯例,楚国要事先通知宋国,以示尊敬。
然而楚庄王指示申舟,不准告知宋国。
申舟接受命令后,知道此去自己凶多吉少,因为在宋楚孟诸打猎的时候,他得罪过宋国。
当时还是楚穆王在位,前617年,楚穆王宋昭公,郑穆公去孟诸打猎。申舟是左司马。负责军纪。
而宋昭公因为没有携带取火的工具,有违军令,申舟于是责罚了宋昭公的手下,这让宋国颜面尽失。从此双方结下了梁子。
申舟对楚庄王说:“宋国国君是个糊涂蛋,他不会明白大王的用意,一定会杀了我。”
楚庄王说:“那我就发兵攻打他们,为你报仇。”
申舟知道事情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于是毅然前往宋国。
果然,刚到宋国,他就被抓了起来。而宋国也果然如申舟所料,没有给他留活路,把他杀了。
楚庄王听到申舟被杀的消息,这才有了开头那段疯狂的表演。
发动战争的借口找到了,楚庄王大兵压境,向宋国兴师问罪。
小小的宋国如何是楚国的对手,于是向晋国求救。
晋景公想要发兵援助,但是被大臣伯宗劝阻道:“所谓,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咱们鞭长莫及啊。更何况现在楚国强大,咱们应该避其锋芒才对。”
晋景公听从了伯宗的劝告,取消了出兵的计划。
楚国把宋国围了一个水泄不通,可是宋国绝不屈服,誓死抵抗。
战争异常惨烈,宋国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发生了人吃人的情况,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投降。
楚国虽然占有优势,但始终不能攻破城池。楚国打起了退堂鼓。
而就在要撤退的时候,申舟的儿子跪在楚庄王的马前哭诉道:“大王在我们父亲生前曾许诺,如果我父亲被杀,一定会为我父亲报仇,现在怎么能出尔反尔呢?”
楚庄王听罢,也觉得自己不能半途而废,于是加强了对宋国的攻势,这才攻下了宋国。
水如天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历来侵略者发动战争,总是找借口。
所谓出师有名,谁不知道就是挂羊头卖狗肉?
历史总是如此的相似,这让我想起了一战爆发前的萨拉热窝事件。
当德皇威廉二世得知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刺杀的消息的时候也是如此兴高采烈。
侵略者的嘴脸不论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狰狞可怖,令人作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