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284977/36b3a0a1a6a66153.jpg)
1、“作为一个男孩子,哭什么哭,娇滴滴的像什么样?”
男孩也是人,普通人。哭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相反是一种情绪宣泄和表达。
越是长大,越不会或者不敢表达的,就是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责任的增加,男性的压力、负能量、烦恼数不胜数,但他们绝大多数都选择压抑、沉默。
不得不反思,从小家庭教育、现实环境、社会期待中,是否留有一丝发泄口给他们。
2、“女儿终究是要嫁人的,别人家的。”
这种思维在农村简直“要命”,奇怪的是大多是女性这么想。
不管是女儿还是儿子,都是父母的结晶,都是母亲身上的一块肉。
即使长大了女儿要嫁人,儿子要娶妻,还是连着血缘的一家人,不是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3、“你一个男人不该有车有房,赚钱养家吗?”“你一个女人不该带孩子看家吗?”
男人就该怎么样。女人就该怎么样。这样的思维模式确实应该过时了。
放眼一想,如今的时代,不是什么“山顶洞人时代”,能力的大小不是力气决定的。女人可以做事业,男人可以带孩子,更有甚者相互换着做。
我明白婚姻、组建家庭不是这么简单,但是总得进步,改变惯有思维便是起步,何不大胆放下传统思想,用心一试。
4、你得努力变得优秀,别人才会尊敬你。
这个世界不是所有人都会“成功”,但是做不做一个有素质的人,确实是任何人都可以选择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里表述: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
SO,除非你不需要,那么你就可以肆无忌惮的不尊重他人,因为尊重是相互的。
5、你以前对我那么好,现在也要对我那么好,不然就不是朋友。
礼尚往来不是没有道理,不管是情还是物,都是如此。冷淡必有冷淡的道理,不管因为什么原因,都不能视别人的好为“理所当然”。
如果是真心朋友,这样子的思维就辜负了他的一片真心,如果是虚假朋友或讨好型人格的人,我只想说:“早点拒绝吧,只怕你未来还不起。”
6、姐姐(哥哥)要让着点弟弟妹妹,他们还小。
这句话和观点常常出自父母。
但不管是姐姐或是哥哥,都只是父母的孩子而已。
如果他们能选择出生时间的早晚,听到爸妈这样的话,我想谁都不会选择当老大,那么父母你们什么时候才会有孩子呢?
家里的孩子不管大小,都是孩子,一碗水端平,才不会有多余的隔阂和矛盾产生。
文|简从一 图|网络(侵删)
一个喜欢探索心理学和自由写作的95后,欢迎关注企鹅号和微信公众号——“自由记录”,随时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