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英歌h
早上,王兄又要开启每日的骑行之旅。上周日他因我边骑边玩骑得慢啰嗦我,我曾发誓再不跟他一起骑行。但女人的发誓赌咒时效极其短暂,何况这都7天了。我又提出带我一起去,他担心我感冒身体吃不消,我也有点忐忑。去,还是不去呢?纠结得太阳升得老高,王兄准备出门了,我一骨碌爬起来:“我……去!”
我骑着小轮子自行车,跟着他的山地车,这一鼓作气就骑出15公里,基本没被甩得没影,挑剔的王兄都不由得给我点赞。我发现真骑起来不见得慢多少,以前之所以慢,是因为骑骑停停拍拍。只要停一会儿,就被甩老远。今天我坚决不停,用我的眼睛当快门,一路“咔嚓咔嚓”,将沿江美景摄入眼底。
事实再次证明,出来“混”总是有收获的。此行目的地就在前方,我已被村口的美景陶醉了,不禁发出赞叹:
“这……这也太美了吧!”

站在邵源溪大桥上一眼望去,大片的红高粱果实累累。锁了车,我独自奔高粱地飞奔而去。这是我第一次在江南见到这种植物,而上一次见它,还是几十年前在我东北老家,印象中它就是属于北方的植物,原来在这片土地上它也生长得如此茁壮。成片的红高粱衬着灰瓦白墙和黄澄澄的桔树,融合成一幅民俗画色彩浓郁的美丽画卷。



走近观瞧,高粱穗的颜色并没留在记忆里的那么红,有些暗沉,穗粒饱满,有的已接近成熟,有的还很鲜嫩。那宽大的叶子,对我这种五谷不分的人来说,跟玉米叶子没啥区别。徜徉在田边,与其说爱的是这片红高粱,不如说追的是一份怀旧的乡土情怀。
过了邵源溪,眼前有更多的惊喜。成片的粉黛乱子草,在江风的吹拂下,透着一股慵懒、朦胧的美,其间零星点缀着盛花期已过的格桑花、小雏菊,高处古塔巍然耸立,低处有风车、现代简易风格的小房子,近看,有咖啡吧、有解忧杂货铺……这里是城市人的休憩之地,路边停满了车子。骑行的好处就是到了这种人多的地方,无须找停车位。




此地有个很美的名字:云朵花园,富有诗意,令人遐想啊。这座塔据当地人说叫“孟姜塔”,村子叫“孟姜村”。问了两位村民,都说孟姜女曾来过这里。我心想,别逗了,此孟姜非彼孟姜吧。当年孟姜女北上寻夫哭倒长城的民间传说故事,流传甚广,妇孺皆知。虽说对孟姜女是哪里人众说纷纭,但无论哪里也在黄河以北,怎么可能到江浙一带来过?
究竟这个村为何叫孟姜、古塔叫孟姜塔,没做过功课,尚不可知,但此地确系风水宝地,你所行走的每一步,都可能踩在三千年前商周时期越地“姑蔑”族群曾生活过的土地。位于黄土丘陵高坡上的大型土墩墓群的开掘工作仍在进行中,趁工地围栏门开着,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近考古现场,但很快被呵斥赶出来,干活的工人说,都挖了3年了,挖了不少宝贝。路边有文字介绍,1、2、3号墩总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确定为西周时期越地的高等级贵族墓葬,可以明确,此地在西周时期是区域政治文化中心、越地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路边买了只现烤的烧饼,边吃边想:此行太有收获,辛苦也值了。原路骑回又是15公里。跟王兄预约下周的骑行,再换一条线路,寻觅新的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