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之空,可珍,可惜

作者: LdVc鹰鲤风风 | 来源:发表于2023-09-18 23:54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约定好了,一直走不回头

    我还是决定不用语音记录的方式,而是用纸笔记录今日的感思。因此这里所有的文字都是我用纸笔写下后,再通过语音转述到屏幕的。至于为什么我这次想先用文字记录,可能是因为我觉得笔尖划过纸面的摩擦触感以及沙沙的声响,让人觉得踏实而温暖,令人不由得想要在夜晚书房的台灯投影下,在大脑暂作休息时,笔也不放地随意伸个懒腰,打个哈欠,感叹一句:今天也总算是没有虚度呢。说罢,也许脸上还会浮起一抹粉色的浅笑,其中包含的小小满足和幸福被台灯照的分外明朗。

    昨天,九一八纪念日。这一天淡淡的就过去了,就好像动画特效的「淡出」一样,不声不响的没影儿了。我甚至没有听到惯例的鸣笛声。难道人们真的如此淡漠了吗?或说是人们太过浮躁,太在意自我,因而分不出一点精力来悼念一下亡魂了?我看微博上倒是有好些大咖争相编辑转发悼念亡魂、勿忘国耻的帖子,可却也反响平平,其影响力还远不如今日娱乐圈的一条爆炸消息,甚至还不如股市大盘的涨跌情报。我心哀痛。心一沉痛,便直沉到记忆之海深处,然后我记起,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里有句话写得很好,历史可以被原谅,但不能被遗忘。

    自摄于白鹿镇

    一瞬间,我像是从“现在”穿越回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当天。匆匆在那里胆战心惊晃了一转,又回到了现在。穿越回那里的时候,触目惊心的伤疤仍在淌血,但人们未曾流泪;回来时伤疤凝结,但我落泪了。但是没关系,这道中华民族共同的伤疤,只要我们不曾忘记,想必是能够激发出我们源源不断的前进勇气和奋斗动力的。身体可被屠杀磨灭,精神永远生生不息。人之为人,是因为人有不灭的勇气。

    又是一瞬,我跟我奶奶又穿越回到十几年前或几十年前,家家户户都自己包饺子的年代。搭乘着我们的时光机,我们在现在与过去之间可以任意穿梭——这是由于我们的时光机构造特殊。它的坐垫就是层层叠叠的饺子皮,柔软又坚韧;它的马达则是绞肉机头顶爱吵闹的电钻头;它的外部盔甲是装饺子的两只旧盘子(本来是四只的,可是奶奶说有一回她给了别人两只,现在就只剩这两只了),上面还印有米奇家族的卡通形象。这些塑料盘子经过了几十年冷冻化冻的折腾,还能保持如今几乎完好的形态,只破损掉盘子边缘,在当今大力鼓吹快速消费和更新报废的时代,实属难得,应予表彰。还有半碗清水,是时光机的机油,以及一双长木筷,是时光机的刹车。燃料自不必说,当然——哈,燃料复杂,得精心准备。

    各种食材

    燃料分两种,一种猪肉芹菜馅儿,一种用虾滑做馅儿。我在书房等颜料干的时候,便听着绞肉机“咕噜呜噜”的叫声,我便走进厨房去。眼前情景是:一个体力听力不比从前,但和从前一样聪明能干,个头也和从前一样短小精干的奶奶独自立在厨台边,拉开架势,对阵四大盆半成品馅料。我一边看着搅和匀净的猪肉馅儿,细腻的蒜泥和绞肉机里还未取出的芹菜碎,一边支楞着耳朵听奶奶说:“我现在不如以前精力旺盛了,以前爷爷在的时候,都是爷爷用刀剁好馅儿,然后我就负责包……站着太累,还是坐着包更适合我……你看这个绞肉机绞的芹菜,还是一长截一长截的,根本不碎。待会儿还要切一点姜,搅成姜碎放进肉里。以前也是爷爷切好了姜……”我打断奶奶半叙述半抒情式的言语,惊问道:“什么!还放老姜!这能吃吗?”奶奶用大拇指盖儿顶着小指指尖,示意道:“只放丁点儿,主要是提味。”“可我吃外面卖的和包装袋里的饺子都没觉着有姜呀。”“那是你没注意,实际上是有的。放得少,磨得细,你吃起来觉得有味儿,但感觉不到它存在。”哇塞,奶奶此话一出,凡事偏往多了去想的我,此刻不禁联想到一幅笼罩在日光熹微的氛围中,隐约可见山巅,古树,奇峰,怪石,周围云海翻涌、气象变幻万千的动态水墨图景。我与奶奶各化身为一位哲人,身着长袍相对而坐,侃侃而谈:天地万物,秩序哲理,古今中外,心理真理……海阔天空,无所不包,无所不至。二人之间是山顶雪水融化而下的清溪,虽只有我与奶奶二人,但也勉强能够做到“流觞曲水”的雅趣。我们二人各倚一颗奇枝怪节的劲松,说是“倚”实则不是真“倚”,只是正面看着像是“背倚古松”的模样。实际上我们只是各自在溪流的两岸找到一棵古松,然后分别在两棵隔岸相向的古松下落座罢了……

    自摄于Vaux-le-Vicomte

    我的思绪从天马行空的世界溜了一转,刚一回来,便又马不停蹄地随着奶奶的叙述和感慨回到了以前那些微微带着泛黄滤镜的,就像是老照片颜色一样的时光。奶奶带着我走在旧街上,一路上给我描述往日情景:以前邻里都聚在一起包饺子的场景,以及她自己跟着一个东北过来的邻居学会包饺子这项看似简单,实则讲究颇高的手艺的事等。接着奶奶就讲到关于这手艺上的“讲究”来:怎么揉面,擀面皮儿;怎么和馅儿,比方说一定要朝同一个方向;馅儿里先加什么后加什么有特殊次序;哪种原料要细碎到哪种程度也各有不同;快要包拢饺子时,用筷子蘸一点水在内皮涂抹大半圈,才能让饺子皮乖乖听话不张嘴;捏饺子皮的时候怎么让饺子能稳稳立住,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窍门;以及做好的饺子怎样排列摆放进盘,然后一一地先冷冻好,要吃的时候再预先放至冷藏室解冻等等等等。

    我从奶奶的叙述中看到的、听到的还远远不止这些。我仿佛嗅到了真实的人间烟火气,感受到了邻里之间心无隔阂、共庆新年,一桌上包饺子、一桌上吃饭谈笑的纯粹安心,察觉到了家人之间互相协作、共同筹备一件事情时,不经意间流露的温情和那个年代的大家对于生活的那种质朴的认真态度,以及对于生活,生命和周围一切的积极引力……

    奶奶是个面冷心热的人,好面子又要强。虽然奶奶以前总喜欢处处争第一的行为令人哭笑不得——这既帮了奶奶,也坑了奶奶;但实际上只有我知道,奶奶是一个心思细腻、做事有规划的人。如果你深入了解、与她交流,让她卸下坚硬的伪装,你会发现她是一个非常能够共情和理解他人的人。再深入了解下去,你会发现她做人做事都非常坚韧不拔,认定了目标就一定持之以恒,但又不会急于求成,她总是慢条斯理,循序渐进。我不知道年轻时候的奶奶是怎么样的,也不管旁人如何非言非语,至少在我出生之后,印象中的奶奶便是这样的。奶奶虽然优秀,但她也因为自己棱角分明的个性吃了不少苦头,导致许多纷争。但还好她有一个能无限关怀、理解和包容她的孙女。这既让人心酸,又让人欣慰。

    奶奶的形象

    为什么说历史,往事,童年,回忆等等这些一去不复返的事物让人无比眷恋?因为我们与它们只有一次相逢的机会。这些不停流淌的时空啊,我们在与之相向而行的过程中,它们与每个人仅有一生一次的面缘,相见之后便各走各道,无法重来。与这些时光擦肩而过之后,再想回头追回未尽的心愿和弥补未能完成的遗憾也无济于事。可是啊,这“无用的回头”不是每个人都常常不自觉做出的吗?人都是更多地着眼于「未得到」和「已失去」之物啊。拥有时,予之以冷眼冷脸,失去后再追忆之,空有两眼清泪。「追逐」真是一种可悲的动物本性,不断追逐猎物的本能让一切动物从远古得以生存至今,如今却让灵智发展到极高水平的人类反受其害。由此,人的心就变得不容易安静了。安静的心都是靠后天的努力修持得来的。不仅要自我修持,还要时时维护心内的净土,更得紧跟时光的脚步,不断更新升级,为的就是这步步为营修筑的心灵的“水利工程”能一直顺利地引流,而不至于洪水泛滥决堤、吞噬一切。倘若目光不再焦灼地四处探寻,自己给自己施加一点点微小的扰动,即收回目光,然后再收回自己,安心地与现仍健在的至亲或挚友,一同度过哪怕仅仅几十分钟的日常时光,既不刻意冷淡,也不刻意多言,自然而然地相伴度过这一段平凡然而却极珍贵的时光,那么这世上的悔恨和遗憾,以及萦绕它们的数不尽的追思叹惋,不就会自然地减少很多吗?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可见自古就有这样的遗憾了。连大才子苏轼都抵不过丧妻的悲痛,直到丧妻之后,苏轼才意识到妻子王弗是一个多么心细、睿智、周全的贤内助,能够提醒不拘小节、性格直爽又喜好交友的东坡,要注意自身言行、谨慎交友、远离小人……古人如是,今人亦然。在漫长的时空中,我们相遇的时机仅是电光火石的一刹,其余的时候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想一想吧,你与你的亲人友人,在彼此的一生中还有多少次像我和奶奶这样的平淡相伴的机会?

    一切都是无数偶然之后的必然

    收回焦灼目光和外求索取之心,问问自己的心,这真是我想要的吗?这与我真正的核心目标是同道还是相悖呢?问清楚之后,想必你心里已然澄澈,不再有杂念四处飞舞。这时你心底应该知道如何做了,剩下的无非是不遗余力的鼓动自己拿出勇气、决心和行动力,从一丁点儿的改变开始。你要对自己说,放心,只有一点儿不舒服,相信自己能承受住。相比自己整个人生的宏愿和宗旨,这不算什么。

    眼睛所见是最容易的。将眼睛所见说出口是较为容易的。之后内化为心里透彻的理解感悟,是不太容易的。理解感悟之后,能够真正的拿出行动是最不易的。即使如此,也应砥砺前行,因为时光珍贵,因为人之为人。

    愿勇气不灭,爱与希望长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追忆之空,可珍,可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ln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