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克莱因观点下的孤独;孤独的根源(一)

克莱因观点下的孤独;孤独的根源(一)

作者: 向日葵的春天 | 来源:发表于2024-08-25 01:00 被阅读0次

内在孤独的状态

即使朋友环抱,爱意流转,依然感到孤影一人,克莱因认为这种内在孤独的状态,是对于自己无法获得无所不在的完美内在状态的呐喊

此乃源于偏执与忧郁焦虑,亦是婴儿焦虑的衍生物。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体验到这种孤独与焦虑,若是过度强烈,孤独会形成疾患的一部分

分裂与整合的驱策力

内在孤独这种状态,是一种对无法获得的完美内在状态的呼求,源自偏执和忧郁焦虑

为了解孤独的感觉如何升起,必须回到早期的婴孩时期

自我从出生开始就存在,运作着,开始时它大体上缺乏凝聚巩固,是由分裂机制所主导

冲动分裂成好的和坏的,原初客体也被分裂为好的和坏的

整合的过程是根基于好客体的内化,如果内在生命好客体被相对安全地建立,它就会变成发展自我好核心

孤独的来源

偏执的不安全感是孤独的根源之一,渴求和母亲的最早关系

与母亲之间令人满意的早期关系意味着母亲与孩子潜意识上一定亲近的接触,这就奠定了最完整的被了解的经验。在后来的生命中。依然会有一种不满足的渴求,渴求有一种不必通过语言文字的了解-最终极是渴求和母亲最早的关系

这种渴求孤独的感受,是源自对一种无可挽回的失落的忧郁感

婴儿和乳房的快乐从来就不可能不受干扰。因为注定会产生迫害焦虑,它在生命前三个月达到巅峰

它从生命的开始就出现了,是生死本能冲突的结果

由于投射,母亲和她的乳房被感觉具有迫害性,因此,婴儿无可避免地经验到某种不安全感

生,死本能冲突的永恒性是孤独的根源之一

全然的整合从未达成,便不可能完整地了解和接受自己的情绪,潜意识幻想和焦虑,这也是孤独的一个重要因素

渴求了解自己和需要被内化的好客体的了解有关,那些未被了解和分裂开来的部分,是个体渴求重新获得的

所渴求的被视为理想化的部分与全然可信任的部分可谓理想化的内在客体

失落的部分也会被感觉为孤独

无论有多少整合在进行,都不能排除一种感觉,即自体的某些成分是无法触及的,因为他们被分裂而无法重新获得

孤独的基础;偏执和忧郁焦虑从未全然克服

偏执焦虑强烈,和内在好客体很容易被干扰,对自体好的部分变得有所缺损,结果就将偏执感觉和疑心投射到他人身上,造就的感受就是孤单中

内在好客体的失落是孤独的根源之三

因为内摄,如果外在母亲的死亡同时意味着内在好客体的失落,这增强婴孩对自身死亡的害怕

在抑郁心理位置的阶段,这些焦虑和情绪提高了,但是终其一生,害怕死亡都在孤独中扮演在一个重要的角色。

内在孤独是对于自己没有办法获得无所不在的完美的内在状态的一种呐喊,到底什么是回到无所不在的完美的内在状态,是可以回到跟母亲在一起,这种母婴联系的幻想中是一个婴儿永远都是被关注的,永远都不会感到孤独,

偏执的不安全感是孤独的根源之一

这种孤独的感觉呼唤跟母亲最早的关系,有时会听到一些人是自己很孤独或者很不舒服的时候,会把自己裹在被子里,好像棉被再度成为子宫的代替或者母亲怀抱的代替,所以我们孤单的根源之一是我们渴求着回不去的跟母亲的最早关系,在这里的母亲,不只是外在现实的可能,更像是自己内摄进来的一个理想化的母亲,如果母婴关系非常困难,他的内在世界找不到联系的母亲可以做联系,他就会连渴求想要回去的欲望,孤独下面的欲望 都不愿意让自己意识到。

孤独的第二个根源是生死本能的冲突性造成的。在一个全然整合的,没有达成的状态下,就不可能去理解接受自身的内在情绪,潜意识幻想还有焦虑。我对自己子了解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对我来说是陌生的地方,我是我自己的他者,对自己的不明不白是造成孤独的第二个根源。我们不敢去知那些不被了解的部分,被否认或者被分裂出去,孤独就成为个体的本质了。在偏执的焦虑下,我们跟内在好客体的关系受到干扰,对于自己内在的自体的好的部分的信任也会表达非常脆弱,因为外在坏客体太坏了,所以我们跟外在他者的连接是困难的,跟外在世界是不敢连接。而在抑郁心理位置,我们与外界连接只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是比较健康状态,我跟外界有连接,只是爱恨不断冲突,好像不知道杜甫什么时候会爱我。

孤独的第三个根源是内在好客体的失落,这种失落不只是孤单,而是跟生存有关。内在好客体的失落会增强婴儿自身能不能活下来的可怕。

相关文章

  • 客体关系理论:梅兰妮.克莱因理论之中的孤独的根源(一)

    今天讲的课触动颇深,便用复制的方式把课堂老师所讲的都写下来分享。 内在孤独的状态即使在友善爱意的环...

  • 《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读书笔记1

    2019-08-23 《高观点下的数学》by F·克莱因豆瓣链接德国数学家F·克莱因,热诚投身于数学教育改革,此书...

  • 孤独的根源

    人之所以会觉得孤独,是因为身上背负太多,内心承受太多,说不出口,或者说是不知道给谁说。 无所依赖,无所倾诉,只能把...

  • 孤独的根源?

    人类是在与他人的关联中获得其成为自身的最初体验的。而当他一个人,没有他人陪伴时,他就会害怕失去这种成为自身的体验。...

  • 客体关系理论:梅兰妮.克莱因理论之中的孤独的根源(二)

    网络课有个好处可以回放,这个课听了五遍,记了两次笔记,每次的味道都不一样。今天内容是按老师讲的内容原味复制...

  • 孤独如影

    孤独是不孤独的开始,当惧怕孤独而被孤独驱使着去找不孤独的原因时,是最孤独的时候。 孤独和爱是互为根源的,孤独...

  • 窥见

    因孤独而沉默,因孤独而羞耻,只因你和我一样孤独。 ——周晨 我...

  • 那些值得一看的年度好书(关于心理)

    穿越孤独 作者:阿琳•克莱默•理查兹 等 豆瓣评分:8.6 推荐理由: 孤独是一个人类的普遍经验。是什么引发了孤独...

  • 孤独

    过去 我因自由而孤独 现在 我因爱你而孤独 未来 我因得不到而孤独

  • 今日言

    男人因优秀而孤独,女人因孤独而优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克莱因观点下的孤独;孤独的根源(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lq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