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天地二极与人

作者: 陳_旭_東 | 来源:发表于2019-02-22 00:20 被阅读18次
63、天地二极与人

具体而言,「易」怎样来「弥纶天地之道」?对此,《系辞》非常具体且耐心地做了详细的说明。

首选的做法,或者说方法之一,是「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对这个做法的解读,历史上所有的解释,都持一种语义上非常「平稳」,但是实际上却有违常理的翻译。

《周易正义》的解释可以算是一种典型的代表:「『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者,天有悬象而文章,故称文也。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也。『是故知幽明之故』者,故谓事也。故以用易道,仰观俯察,知无形之幽,有形之明,义理事故也。」从古至今,主流都是这样的见解。

这个解释其实是牛唇不对马嘴。因为解释所针对的对象是现实的「天地」,而《系辞》的原文,则是置于「易与天地准」的大前提之下,也就是说,其对象并不是现实的「天地」,而是「准天地」。

究其根本,是对「观象」的错误解读导致了这种偏差,《系辞》说的「观象」是观看卦象,不是瞻观物象。

正是对「设卦观象」这个基本的解卦方法,在认识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主流的基本认知都是次序颠倒的先「观象」后「设卦」,所以才导致出现继发的错误,将对于「准天地」的「观察」,错误解读为对现实的「天地」的「观察」。

所谓「准天地」,是通过「易」表达出来的「天地」。换句话说,如何通过卦象去「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才是正确解读这句话的关键之所在,否则就是文不对题。

《系辞》的意思是:「仰」就是向上看,即看「卦」的上两爻,将它当着「天文」,因为上两爻就是「天极」;「俯」就是向下看,即看「卦」的下两爻,将它当着「地理」,因为下两爻就是「地极」。《系辞》告诉我们,这样就能够揭示所有可见的和不可见的事物的原由。

上两爻与下两爻的这种区分,在《乾》卦里边有明显的体现。比如下两爻的解卦词就是「潜龙」、「见龙在田」,与地相关;上两爻的解卦词就是「飞龙在天」、「亢龙」,与天相关。这个现象,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在古代的解卦词里面,体现有「天极」和「地极」的这种定位方式。

推而广之,为什么流行的解读,要回避甚至掩盖「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的真正内涵?

《周易》后的六画卦,被人为设定为上下重叠的两个八卦,而不是《系辞》里面的「六爻」。这样一来,在六画卦里面就不可能有「三极」的存在,就算是有形似的六个爻,也不再是本于「三极」的「六爻」,而仅仅是孤零零的六个独立的阴阳符号。

因此,在《周易》后的六画卦里面,根本不存在「天极」、「地极」和「人极」这样的原始划分,而是被划分为所谓「上卦」、「下卦」或者叫「外卦」、「内卦」。因此《系辞》的「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在《周易》后的六画卦里面,根本就没有立足之地。

对此,现在很难判断「文王重卦」的始作俑者,是不是明知六画卦与六爻的这种区别,以及「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在六画卦里面的窘境,因为这一段历史没有记载,也很难想象会有条件记载下来。

从这个角度看,也许历史上将「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解释成对现实的天地的观察,并不一定是误解,而是不得已而为之,非如此根本就没有办法做出其它的解释。尤其是关于「准天地」的解释,即使有人提出来了,也因为没有立足之地而同样没有存在的余地。

更何况,自《周易》后,历史上其实也已经不再有得以产生正确理解「准天地」概念的适当环境与知识营养。

「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的结果,或者说所追求的目标,是「是故知幽明之故。」相比而言,「幽明」的含义有点复杂,虽然可以翻译成「可见的和不可见的事物」,也很通俗,但其中所涵盖的内容仍然隐晦难解。因为将世界划分为「可见」和「不可见」这样两个部分,涉及到的划分标准已经超出了人类知觉的范围,进入了科学的领域。

世俗的关于「人间」世界与「冥间」世界的划分,虽然不科学,但是并不违背《系辞》关于「幽明」的表达。尤其是这里原本就存在「天极」与「地极」这样的背景设定,因此就使得民间的这种通俗说法,与《系辞》有比较密切的契合。

但是,《系辞》这里的「幽明」具有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因为接下来就是关于「死生之说」的话题,才是直接涉及「人间」与「冥间」的内容,在此之前,《系辞》关于「幽明」的话题,当然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人间」、「冥间」,而是外延更广,内容更大。

就《系辞》的语言方式而言,这里的「幽明」,就是对此后全部内容的囊括,包罗万象,甚至包括人类所不能认知的客观存在。因为这里所描述的,其实是人的俯仰之间,也就是已经包括了天地人三极的全体存在。我们提出用「可见」与「不可见」来解释「幽明」,并非灵机一动。

我们希望通过借鉴「幽明」这种表达方式,找到一个高度概括这个世界全部存在的简单词汇,以期现代人容易理解。比如类似「已知」与「未知」这样的组合等等。经过分析,相对合适的应该就是「可见」与「不可见」这一对组合。因为「明」、「暗」二者组合,本身就是《系辞》潜在的对于三极世界的总结。

所谓「知幽明之故」,就是知道世界全部情况的「故」。虽然说的是「幽明」产生的原因,但是实际上相当于在说全部世界存在的原因。《系辞》在此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易」的真实意图,或者说主要作用,是揭示并且模拟我们所在的这个「三极」世界的结构、动力与运转模式。

相关文章

  • 63、天地二极与人

    具体而言,「易」怎样来「弥纶天地之道」?对此,《系辞》非常具体且耐心地做了详细的说明。 首选的做法,或者说方法之一...

  • 天地与人身

    古人通过观察天地日月的运行,历经四季轮回的洗礼,总结出六气学说,即认为在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存在着六种气"风火暑湿燥...

  • TVS二极管

    TVS二极管: TVS(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二极管,又称为瞬态抑制二极...

  • 吞噬天地的少年(63)

    唐虎啸干完就走,反正冰火两仪之力已经合成。 马上,就有人来报,说星丘帝国让唐虎啸自己一人领死,不得携带万兽,否则就...

  • 面试专业资料

    一. 功率二极管 1.根据制造工艺分: 扩散功率二极管 外延功率二极管 2. 根据特性参数分: 普通整流功率二极管...

  • 江崎二极管的基础知识讲解

    江崎二极管,又称隧道二极管、穿隧效应二极管、穿隧二极管、透纳二极管,是一种可以高速切换的半导体,其切换速度可到达微...

  • 63. 诗与人生

    存在主义认为:“人生是一场恶心,在欲望达不到的痛苦和欲望满足后的无聊间摆荡。”尼采给出了救命方:“能拯救人的,只有...

  • 二极管介绍

    二极管(Diode) 二极管基本结构就是一个PN结点击查看PN结。 二极管电路符号二极管两个引脚,分阳极和阴极,或...

  • 肖特基二极管(SBD) 与普通二极管的区别

    肖特基二极管(SBD) 与普通二极管的区别 1、两种二极管都是单向导电,可用于整流场合。区别是普通硅二极管的耐压可...

  • 贴片二级管MBRM120LT1G

    贴片二极管又称晶体二极管,简称二极管(diode),另外,还有早期的真空电子二极管;它是一种具有单向传导电流的电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3、天地二极与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oj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