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
《约伯记》第11章
经文:
拿玛人琐法回答说:“这许多的言语岂不该回答吗?多嘴多舌的人岂可称为义吗?你夸大的话,岂能使人不作声吗?你戏笑的时候岂没有人叫你害羞吗?”(伯11:1-3)
关键词句:
这许多的言语岂不该回答吗?
心得:
所谓“祥林嫂”,作为形容词出现的时候,其大意应该是:“形容一个人如同祥林嫂一样:悲剧接连着来,神情木讷,精神不振,逢人就絮絮叨叨诉说不幸,遭人厌烦。”
当约伯的朋友们见到约伯时,他们所面对的其实就是这样一个如同“祥林嫂”般的人物。
一个人处于痛苦之中,有时表现出的就是充满负面情绪。心里全是怨气,口里全是怨言。上怼天下怼地中间怼空气。面对这样一个或絮絮叨叨如祥林嫂,或怨气冲天如快要爆炸的垃圾桶一样的人,你会有倾听的耐心吗?
那时候的你,或许也非常想立刻澄清对方的那些错误观点和负面言论,或许也会如同拿玛人琐法一样,憋不住立刻发言反驳吧。因为这样的反应,往往正是多数人面对一个怨声载道的受苦者时所持的态度。
故此,内心痛苦的时候我不爱对人倾诉,因为我知道即使是倾诉,多数人也并不爱听。世人所喜欢的或许只是一个充满乐观、可以用来励志的我,而非一个充满负面情绪的人。
充满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会转向神。如同诗人所言:“至于我,我要求告神,耶和华必拯救我。我要晚上、早晨、晌午哀声悲叹,他也必听我的声音。”(诗55:16-17)因为慈爱的天父永远不会嫌我烦,永远有耐心听我倾诉。
祥林嫂是不幸的,她的不幸不仅因为她一生所遭遇的各种苦难,更因为她没有机会认识真正的神。她只能在拼命累积功德中盼望着来自偶像的拯救,当这种盼望崩塌的时候,她的毁灭也就注定了。
相比于祥林嫂,约伯是蒙恩的,今天每个信靠神的儿女更是蒙恩的,这不仅是因为他必垂听每个信靠他之人的倾诉祈祷,更因为人再也不必奢望来自功德的救赎,那独一真神的儿子耶稣,已经亲自“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林前1:30)
祈祷:
主啊,我赞美你。因为你是唯一有耐心垂听人内心苦情的。阿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