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逆反心理”,让它成为不一样的职场“利器”

作者: 四维君 | 来源:发表于2022-02-12 21:59 被阅读0次

我们常常抱怨孩子的逆反心理,表现得叛逆不听话,事事与父母老师逆着做,还贴上了“叛逆期”的标签。其实,成年人的世界有更多的逆反心理,当我们把逆反心理归咎于孩子时,我们已经在逆反孩子的心理了。职场上也是如此。

有个文友前不久受到提拔,担任了办公室主任,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烦恼也接二连三地让他睡不好觉。最让头疼的是,他布置工作时,有些下属只是答应就是不做,你越是着急,他越是磨蹭。不仅如此,办公室的几个同事之间,需要配合的工作,也是不紧不慢,你催促得越紧,他越是无动于衷。

这个文友很想向上级反映这个情况,但是又担心上级会觉得自己领导能力太差;如果向下属发脾气吧,但是下属又不是小孩子了,即使发了脾气,批评一通,也不一定会有效果,而且还弄僵了关系。

在这个案例中,文友遭遇的困境就是下属的逆反心理在作怪。其实,这是一个职场人在个体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而采取的一种基于自我保护的对抗行为。这种对抗行为有很多方式,诸如置之不理、推延不办、摆脸色等等。

那么,职场上的逆反心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当然,我们也只有明白了它的底层机制,才有可能从根源上掌控逆反心理,并且让它在我们的职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从其底层运作来看,逆反心理并不是不成熟的表现,也不是只有青春期阶段的孩子才会有的“恶果”,相反,它大量地存在于我们的成人世界,这是一种沉淀在我们人类基因中的天然的自我保护机制。

面对这种从基因里带来的保护机制,既然不能消除,那么我们就不必过于苛求,甚至冠之以“心理问题”来绞杀。其实,我们能做的就是顺应这样的机制,喂养它,让它得到满足,如此而已。

在心理学上有个“反制逆反心理”现象,它说的是父母在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时,或者领导面对下属的对抗心理时,同时会出现和对方一样的逆反心理。即使夫妻之间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反制逆反心理。

“反制逆反心理”现象很好地解释了人类逆反心理存在的普遍性,以及逆反心理源于自我保护的需求。

比如职场上,领导对那些不服从管理的员工,常常会施以打击疏远,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这是一种自我的权威保护的机制在发挥作用。

但是,如果这些领导明白了逆反心理的底层运作机制,也许他们会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同样是喂养,一种是正面管教,让员工始终感受到价值感、安全感和满足感,根本没有念头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另一种是权谋操纵,喂养的是焦虑和不安,让员工的自我保护机制始终处于待机状态,从而达到攻击对手的目的。

电视剧《岁月》中的余副局长针对梁致远的逆反心理,他的喂养和迎合就是一种操纵利用,以达到制衡闻局长的目的。

总而言之,既然逆反心理是人类生而有之,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那么,我们在职场上就应该好好与之相处,不要与它过不去,更不能让它与自己过不去,只要好好善待,它就会成为我们职场上为人处事的一把利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待“逆反心理”,让它成为不一样的职场“利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px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