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即将结束,年度书评也写到了第四年。回想起这一年刚刚到来的时候,自己发下的宏愿,要为每一本读过的书写一篇读书笔记。一来为了加深理解,那些从自己手里写出来的东西,才能证明读这本书时真的走了心。相比起前面三年每年动辄40+或者50+的阅读量,2017年我读过的这30多本书在数量上确实有所欠缺。可是因为动了笔,所以对每本书不再是浅尝辄止,所收获的东西绝非读一大堆良莠不齐的书要更加踏实;二来也为了练练文笔,破碎化的阅读带来了太多破碎化的信息,可是我不想把破碎化的信息再变成破碎化的文字(比如微博和段子)。可是,写作却是一件需要大段连续时间去完成的一件事情,三十二岁的我已经越来越少地拥有这样的时间。只好尽可能地运用路上的时间,睡前的时间,甚至上厕所的时间。用手机一行一行地码字,可是在一个不足六英寸大的屏幕上用手指头笨拙地敲字,确实又是一件让人无比崩溃的事情。每当那狭窄的虚拟键盘赶不上我的思绪,或者是接连几次敲出错字时,我就无比怀念在我二十五六岁码字时用的那台ThinkPad。
2017年,36本书,35篇书评,累计十万多字,纯手机打字。
1.《局外人》
从阿尔巴.加缪的《局外人》开始了一年的阅读,作品质量自不必说,大作家的名著。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还有另一个译名叫做《异乡人》,思来想去还是更喜欢《局外人》这个名词。这本书的译本也很多,我读的这个译本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版本。
这个译本可以打8分。
读书笔记:《荒谬的<局外人>》
2.《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这本《精进》经过了某大v加持后,伴着一股成功学2.0的春风,很快便占据了各大畅销书榜。从我的个人体验,这本书还是有不少干货的,推荐像我这样的笨蛋也去看看。这本书只有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的版本,可以打6分。
读书笔记:《畅销书的阅读姿势以及鸡汤文的辨析方法》
3.《把时间当作朋友》
这本书与上一本书的读书笔记合二为一,主要是因为内(wo)容(bi)相(jiao)近(lan)。作者李笑来也是这个时代的网红,江湖传说他是中国比特币第一人。不知道为啥机械工业出版社有兴趣出这种题材的书籍,本书与上一本一样,打6分。
读书笔记:《畅销书的阅读姿势以及鸡汤文的辨析方法》
4.《鼠疫》
阿尔贝.加缪的另一半名著,一样是名家大作,全书其实并没有明显的高潮或者精彩的结尾。可是书中无处不在的压抑感,让这本书在读的时候产生一种代入感。随着书页的翻动,仿佛你也在想这样的一本书什么时候可以结束。8分推荐。
读书笔记:《用虚构去描述现实,往往才最残酷》
5.《腾讯传》
吴晓波的书和吴军的书,是活着的畅销书作家里面唯二不会让我失望的人。吴先生曾说他一年出一本书,估计我也会一年一本地读下去。我对腾讯的路转粉,也是因为此书。本书7分。
读书笔记:《那一年,我用的还是OICQ》
6.《为何家会伤人》
说实话,武志红的这本书要比那本《巨婴国》强很多,至少,这本书让我有兴趣读完。而那本《巨婴国》看到一本感觉像在看一个神棍的天书。这篇书评算是我个人比较满意的一篇,在此自卖自夸一番。本书推荐,7分。
7.《崩溃》
菲兹杰拉德的书,在一个世纪后的深夜读来,仍然像是一把大锤,直击我的心灵深处。“在人生永恒的夜里,日复一日,永远都是凌晨三点钟”。这本书我同时读了两个版本,纸质书收了一本译文出版社的,电子书则看的是浙江文艺出版社的。但就本书而言,两个译本难分高下。8分,推荐。
读书笔记:《致我们终会幻灭的梦想》
8.《我读》
这其实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套七本书的合集,读完它们也着实花了我一番功夫。道长的这一档节目作了八年,着实花了心力。也因为有了这样的积淀,才有了后来的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看来,我要陪着道长“天荒地老地读下去,直到世界末日”。这套书版本比较乱,三联书店出过一本,后面的版权则被湖南文艺出版社买走。喜欢读书的朋友可以从里面挑一些自己喜欢的书读一读。7分。
读书笔记:《都闪开,我要读本书》
9.《抗日战争的细节4》
追了五年,从第一本追到第四本,终于读完了整套书,本书质量自不必说。更有趣的事,这是唯一的一本我与原作者产生互动的书。继去年为第三本写的书评被作者魏凤华先生微博点赞后,这第四本更是直接被魏先生微博转发,心里high到不行。在此,我再次推荐这套书,江苏文艺出版社,7分。
读书笔记:《不敢忆衡阳》
10.《天龙八部》
世纪新修版的《天龙八部》的确颠覆了我对三联版的认知。像我这种十一岁就读三联版的老家伙,的确无法认同金先生后来的改编。我读的是广州出版社的版本,原本此书堪称金先生登峰造极的一部书(另一本是《鹿鼎记》)。可是因为改编的我不太满意,只好给出7分。
读书笔记:《我的名字叫慕容复》
11.《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看书名你就知道这书是什么路数,不过里面的经济学原理讲的到是挺不错。印象不太深,这本浙江人民出版社的《稀缺》,我给6分。
12.《经济学思维》
看下腰封上的三个人名,基本可以断定本书不会有硬伤。算是学院派的内容被下里巴人化的一本书吧,文笔的还不错。来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7分。
读书笔记:《一些杂感》
13.《白先勇细读红楼梦》
迄今为止买过最贵的一本电子书,花了我五十大洋(纸质书好像是150)。大概自阿城封笔,木心去世以后,白先勇先生便是现存的用汉字写字的人中,文笔最好的一位。而这篇书评也着实让我花了一番心思,曹雪芹的《红楼梦》的确是千古绝唱。白先生八十高龄出的这本书,再加上出版社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本书9分,力荐。
读书笔记:《红楼之后,再无红楼》
14.《我执》
道长的境界我就算开着跑车也追不上,里面的一些场景,在半年后我去到香港时,还能回想的出来。喜欢道长的文字,细腻,独特,有哲理。这本《我执》同样来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7分。
读书笔记:《其实我也没懂明白》
15.《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读书多了,难免失手选了一本烂书。一本挂着丝绸之路之名的书,竟然没有讲多少阿拉伯或者是十字军的事情,到是把不相干的东西说个没完。畅销书呀,不能轻信,这本出自浙江大学出版社,5分。
读书笔记:《挂羊头卖大头菜》
16.《小通鉴》
要不说中信出版社的书不错,但是价格偏高。冯唐这本薄薄的书,顶多也就是长篇小说序言的篇幅,硬被中信搞成一本书卖出来。不过冯唐的文笔还是过硬的,本书可以看看,6分。
读书笔记:《从一本书聊聊当时的知识分子》
17.《一平米健身:硬派健身》
这个系列的第二本,刚好赶上我要减肥,赶鸭子上架。硬派这个系列都还不错,有数据 有对比,有实验,是无数速成式健身书籍中的一股清流。7分,湖南文艺出版社。
读书笔记:《目前读过的最有态度的一本健身书》
18.《活着活着就老了》
不热爱文学的妇科大夫不是一个好作家。冯唐这厮身上集中了男人太多YY的梦想,笔下的才气又让人发自内心的羡慕嫉妒恨。活着活着就老了,这句话其实也是我这一年来最恰当的心理状态,算是正式踏入中年了。浙江文艺出版社的这本书,打7分。
读书笔记:《活着活着就老了》
19.《好好说话》
又一次上了畅销书的当,受伤之深以至于连篇读书笔记都凑不起来。这本书的质量,即使在我读过的,专门用来训练口才的书里,也都排在倒数第一。口才,归根结底,是一种智慧,是脑子里的知识,人生中有过的见识,生活中熬出来的历练,才最终汇聚成了一个人的口才。这本书要我评,真的是非常吐血,真的不如去直接看《奇葩说》好了。中信出版社,你的良心不会痛吗?5分,不能再多了!
读书笔记:无
20.《三国志》
这一年萌发了读“前四史”的念头,赶着还可以一看的《军事联盟》第一部的春风(第二部我已果断弃剧,并且粉转路人),一部《三国志》竟然读了足足一个半月,超越了当年读《红楼梦》的时间。陈寿老爷子的这本书确实配得上“不朽”的头衔,而裴松之的注解也与原文相得益彰,真不愧为古书三注之一。另外,这本书的三篇读书笔记都是我自己心中的得意之作。为这样的一本书写三篇笔记真的不够,应该为每一章写一篇才对。读《三国志》还有另外一个收获,就是为了学书评一不小心读了很多辛稼轩的词,“词中之龙”果然名不虚传。《三国志》的版本太多了,我选了中华书局的这本,9分。
读书笔记:
21.《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少有的,让我失望的一本书。倒不是内容上有什么硬伤,而是这样的一本明显是给门外汉看的一本艺术史的书籍,为什么插图竟然才那么一点点?你们这些编辑可知道每看到一幅画或者一个雕塑的名字就去查一遍手机到底有多累吗?更别提某些题材作者还画了好几副,压根搞不清哪个是前期的,那个是后期的!就为我那几百兆的流量,这本书只能5分。
读书笔记:《多图预警,土豪随意》
22.《四世同堂》
我一直觉得,读这本书暗合了某一种缘分。去南京出差的路上开始读这本书,读完的那天正好是8.15日本投降日,写下读书笔记的那天又刚好是老舍先生的祭日。读书过程中数度泪目,老舍先生对这片土地最真挚的感情,全都赋予给这部书里。有作家如此,民族幸甚!专门选了北京出版社的这本来看,9分。
读书笔记:《写给整个民族的抗战备忘录》
23.《正午4:我的黎明骊歌》
许知远刚好在那段时间突然火了,火的我都有些不适应。许君有才,矛盾,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可是他写的散文却又是让人不住点头。“正午”的这个系列,其实都是些很不错的文章。正如许君所说,这个时代留给后世的不应该只有马云和李嘉诚那样鸡血满满的文字,而是要用真实的事情代替那些鸡汤。正午这个系列的第一本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这么有格调,也必须是这里出的),其后的几本则是理想国与台海出版社联合推出的。出乎意料的精彩,8分。
读书笔记:《我们读的那叫什么东西?》
24.《人工智能》
由于前些年,李开复出了过多的人生鸡汤,因此我本人其实比较抗拒李开复的书。而从这本书有两个作者的这一来看。可能至少一半内容不是他写的。内容上到还算是讲的透彻,也直接激发了我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只不过,这本书与吴军博士的那本《智能时代》相比,确实高下立判。这本来自文化发展出版社的《人工智能》,6分。
读书笔记:《人工智能时代,你只能快点跑》
25.《三十六大》
我终于把冯唐的书读到吐了,以至于还有一本《不二》,都让我硬生生地忍到明年再读。在熟悉了冯唐的文章以后,再继续读他的书,就像是一个吸毒上瘾的瘾君子,只能依靠不断地加大剂量才能找到high点,这与我读金庸时候的感受完全不同。看来所谓的“冯唐金线”距离殿堂级的水平,还差的很远。《三十六大》,来自浙江文艺出版社(今年好像看了不少这个出版社的书),6分吧。
读书笔记:《三十七大》
26.《未来简史》
鉴于上一本现象级著作《人类简史》的名气实在太大,人们不由地抬高了对《未来简史》的期待。可实际上这本书在推出之后并不如预期中的反响那么强烈,但是我在读完以后觉得这本书的自身素质其实一点也不不比《人类简史》要差,唱衰者大致也只是跟着一些大V公众号人云亦云罢了,的确是所谓“捧杀”的标准操作流程。这本书内容不多说,还是需要各位耐心读完,才能跟得上尤瓦尔赫拉利大神的脑洞。这么火的作品毫无疑问来自于财大气粗的中信出版社,9分。
读书笔记:《善于编故事的智人们,这次可能玩大了》
27.《了不起的盖茨比》
比起2016年写的那篇书评,我更喜欢今年写的这一篇。邓若虚的这个译本读上去要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而巫宁坤的译本个人觉得删减了一些东西,放入了过多译者自己的情绪在里面。不出意外的话,我还会再读上两到三个其他人的译本,作为“万年陪跑”的村上春树最喜欢的一本小说,它当的上传世之名。我看的这个版本来自于南海出版社(话说这个封面很不南海),9分。
读书笔记:《这个世界上最绝望的事情,就是始终让你觉得还有希望》
28.《别逗了,费曼先生》
如果不是《生活大爆炸》的热播,费曼这个名字可能只是一些物理geek口中的大神而已。读这本书的时候刚好是什么戏子家事天下知之类的文章风靡朋友圈的时候。抛开那篇狗屁文章的歪理邪说不提,我就想知道那些疯转这篇文章的人,你们自己在为科学家的默默无闻抱屈的同时,到底读过几本科学家的传记?理查德费曼的这本自传,来自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7分。
读书笔记:《科学家小传》
29.《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故事》
这本书非常不好读,对于一个从高三以后就生物知识几乎没啥长进的我来说,读的过程堪称煎熬。里面的人名又不是很好记,导致看到最后故事线开始错乱。可见这本也是由生物学家自己写的书,确实从文笔上不怎么吸引人,就算它是译文出版社翻译的,6分。
读书笔记:《科学家小传》
30.《进化,进化,达尔文背后的战争》
连续读完两本比较乏味的科普书之后,终于迎来了一本无比精彩科普大作,而且整本书要远远超出我的预期,好看的程度直追当年第一次读《上帝掷骰子吗?》这种神作。强烈推荐大家都去读一下史钧的这本书,出自辽宁教育出版社,9分。
读书笔记:《进化!不择手段地进化!》
31.《红拂夜奔》
如果把我扔到一个荒岛,吃喝不愁但是就我一个人。为了避免发疯,可以让我挑一个作家的作品一起上岛。我现在肯定会挑王小波的书。这本《红拂夜奔》的名气虽然不及他的《黄金时代》,可是一点也不弱于《黄金时代》。文字依然是那么的王小波,一本正经的幽默着,不动声色的反讽。过去二十年中文写作世界中最大的损失便是王小波的英年早逝,只可惜了那战士虽然已死,但是那堡垒还在。这个版本来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9分。
读书笔记:《战士死了,可那堡垒还在》
32.《归去来兮:那些去往台湾的文化名家》
“宁作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上世纪前五十年,大概称得上是这片土地上五百年来最悲惨的一段岁月。外敌入侵,朝代更替,军阀混战,水灾,旱灾,瘟疫……可是有这样一批人,硬生生地扛起了整个民族的重担。在乱离中,在流浪里,他们秉承着“艰险我奋进,困顿我多情”。他们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后世有狂生质疑为何所谓民国大师众多,为什么没有顶得住日寇侵华?我想说,如果不是有这样的一些人诠释了什么叫做中国,什么叫做中华民族,恐怕其余的那些人连“顶住”的念头都没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这样的一本书,实在是再恰当不过。8分。
读书笔记:《乱离中,流浪里,饿我体肤劳我筋》
33.《至味在人间》
陈老师刷新了我对一个吃货的认识,作为《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陈老师在吃货界,堪比《射雕英雄传》中的五绝,《天龙八部》里的无崖子,《笑傲江湖》的独孤求败。偏生陈老师的文笔又色相俱全,读起来就停不下来。因此,看陈老师的书不宜空腹,不宜睡前,否则一本书读下来,自律差的人能长十来斤。这本书的书评貌似还被简书公众号转载,算是我个人的小突破。来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理想国系列,质量有保证。8分。
读书笔记:《一个吃货的自我修养》
34.《上瘾五百年》
中信出版社有时候选书眼光还是颇有独到之处。这本书怎么看都应该是北京联合出版集团或者译文这样的出版社出比较合适,不知道为什么被中信拉去印了书。大航海对全人类上瘾起了开蒙之功,而资本主义所激发的生产潜力则把各种瘾品带到了千家万户。说到底,哪里可以上瘾,哪里就有money。什么上瘾五百年,其实就是暴利五百年。
读书笔记:《人人都是“瘾”君子》
35.《时间简史》
霍老师的这本《时间简史》,恐怕不用我多说,早已经蜚声海内外。比这本书更感人的,其实是霍老师自己的人生经历。作为全世界第一名的科技网红,霍老师才是最有资格作人生导师的那个人。大作,必读,9分。对了,我看的这个插图版(一定要读插图版,不然想象力真的不够)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读书笔记:《“朝闻道,夕死可矣”》
36.《南疆纪行》
这本没有来自任何出版社的书,却比我想象中的要精彩很多。一本合格的游记,最重要的不是美景和美食,一定是在美景中生活的,和依靠美食生存的人。人文关怀永远是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获得人文关怀的捷径,就是多读书。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这本书直接激发了我去一趟新疆的念头。此生,新疆,不见不散。8分。
读书笔记:《那会不会是解不开的扣?》
这一年,除了上面读完的那37本书以外。还有一些因为这样或者那样原因没有读完的书,有的是因为书写的太差,读到一半不得不弃,有的是因为书写的太好,读了一半发现自己跟不上,怕糟蹋了好书,还有的书则是因为本来就读不完,属于时时刻刻拿出来翻两眼的那种。今年的书单专门开辟一个部分,把没读完的书也给大家介绍一下:
1.《自私的基因》,完成度50%。理查德道金斯的这本名著,我大概读了一半便弃了书,理由是我发现自己的脑子确实跟不上作者的脑洞。书的确是一本好书,而且与后面读到的《进化,进化》里面的部分内容可以呼应起来。或许我还需要再增加一些生物学的知识后再去读这本书,可能效果会更好。本书的复读率:100%。
2.《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完成度85%,这是一本名气很大的著作。与比它更早的作品,比如《人性的弱点》相比,这本书显然干货要多一些,而且没有那么浓重的鸡汤味道。这本书我也几乎读完,弃书的原因在于我实在对这类书厌倦了,而且考虑到在写读书笔记时会非常尴尬,因此索性弃了书。其实,这本书还算是值得翻一翻。不过因为我已经几乎读完了整本书,因此本书的复读率:0%。
3.《智能时代》,吴军老师的书,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拿起来就舍不得放下,用了大概半个晚上的时间读了40%。弃书的原因是因为我真的舍不得读完,不如先学习一些AI的基本知识再去把书读完,效果更好。复读率:100%。
4.《巨婴国》,完成度30%,这是一本让我挺失望的书。上市时的火爆,被勒令下架时的哗然,都让我对这本书充满期待。可是等我翻开几章,失望之情溢于言表。精神分析这种路数很难被界定为科学,约读越觉得是神棍,实在坚持不下去,只好弃书。这本书我再读的可能性应该不大。
5.《月亮与六便士》,毛姆的这本书确实是好书,我差不多每一年拿起一次,每一次都半途而废。个人分析是因为电子书排版不喜欢,导致我也缺乏读下去的欲望。由此可见,买书挑出版社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这本书我一定会读完的。
6.《施瓦辛格健身全书》,这本书读不完的原因是因为我把它当成工具书来读。常练常看,遇到迷惑的地方就翻一翻。这本书算是健身圣经了,虽然年代略显久远,与后来的种种训练体系相比颇为“落伍”。然而,有些东西是健身中亘古不破的真理。只要我继续练下去,我就会反复地读这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