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做一件事情要瞻前顾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别人怎么看,而不是坚持自我的想法。很多时候,我们的“思路跟别人走”,体现在别人干什么我们怎么干,别人希望什么我们干什么,这种惰性思维正是现代人缺乏创造性的原因之一。
小学的时候读过这样一则故事:有几只猴子费尽脑筋研究怎么打开闲置房屋的门锁,想要进去避雨,鼓捣了半天一无所获。忽然,一阵风吹来,门自动打开了,原来肉眼可见的门锁形同虚设,聪明的猴子竟然忘记了去推门试探一下,可谓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上大学的时候,每到课间操或者下课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挤在同一道门排着队,却很少有人去探知一下另一道门是否开启?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那个熟悉的“故事”,结果不出意外地,旁边的门其实是开着的。思维的禁锢就像那道无形的锁,困住了很多人,一旦真相大白,才发现自己成为了当局的“猴子”。
选择“思路跟人走”的人往往是最累的,因为他们要满足各种人的需求,只敢成为别人希望的样子,只能做出别人能接受的决定,只愿意付出和别人一样多的努力,一旦比别人多一点,就生怕不合群。久而久之,这样的人就会丧失个性、磨平棱角,变得平庸而碌碌无为却不自知。
选择思路跟人走其实是人一种消极的自我保护行为,他们自以为大家都一样了,就不会被排挤和孤立。于是,拼尽全力的保持和大众的趋同,盲目的附和着,自以为这才是最佳的处世之道。殊不知,在他放弃个性的时候,也就放弃了独立思考,最终失去了人生的选择权。
惯于思路跟人走的人要学会“跳出去”,敢于跳出常规的套路,敢想敢做,不拘泥于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数学解题中,遇到难题的时候,从来不是拘泥于列方程、或者是画图和逻辑语言转换等单一的思路,而要求在多种方式下灵活切换自如才能找到破解的思路。
智者独行走遍天下,他们通过独立的思考,寻找到适合自己路,这才是真正的“见路不走”。诚然,智者并非没有交际,而是敢于放弃无用的交际,选择极简的生活方式保持大脑的冷静,维持对事情本质的客观判断,一旦到了人们需要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救世,行事杀伐果断、时刻保持思路清晰、面对困难的韧性丝毫不弱于熟谙世事的老人是他们的特点,所谓“静水流深”,就是对智者最恰如其分的形容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