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简书电影院
《女王》:主角到底是谁?

《女王》:主角到底是谁?

作者: 作者韩兮 | 来源:发表于2019-02-27 12:15 被阅读0次

    导演: 斯蒂芬·弗雷斯

    编剧: 皮特·摩根

    主演: 海伦·米伦 / 麦克·辛 / 詹姆斯·克伦威尔 / 阿历克斯·杰宁斯 / 安吉拉·兰斯伯瑞

    类型: 剧情 /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法国 / 意大利

    语言: 英语 / 法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2006-09-15(英国)

    片长: 103 分钟

    又名: 英女皇(港) / 黛妃与女皇(台)

    IMDb链接: tt0436697

    能够拍摄这样一部极度敏感的话题影片的确不能不说是得自于英国皇室的宽容与大度,这是吾辈惯性思维所不能理解的一件事。当英国首相布莱尔面临着自己政治生涯由于伊战而产生的信任危机时,当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依然过着神秘而低调的生活时,此片却登上了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角逐行列中,这里面的现实反讽之意多少令人值得玩味一番。

    作为一部在世人的人物传记影片,《女王》给我们展现出一个也许是许多窥私者所津津乐道的故事,这与以视正听毫无关系,甚至是否真实也应另当别论,虽然有若干的纪录片断,虽然有着导演极为人性的解读,但所有这一切恐怕都是一厢情愿的导向,所以此片仅仅局限于电影本身,与政治无关。

    十年前戴安娜王妃的一场车祸使得皇室家族受到了空前的信任危机,本片的故事便是讲述了这段历史。

    那个时候,布莱尔首相刚刚就职,而皇室中发生的这件事却真正地对他进行了一次彻底考验。

    作为尊贵的皇室家族,女王的态度是十分低调,其原因大抵有几点,第一点是女王的为人,一向主张低调行事的女王不愿意由此而产生过分的新闻效应,第二则是对戴安娜王妃的并不认可,一个离开皇族游走于社会活动圈的女性几乎可以认定为是皇族的耻辱,失去了皇族的尊严的人不应该受到皇家的礼遇。第三点则是最重要的一点,即女王所代表的传统思维,这种思维将她高高地凌架于人民之上,使得女王不肯遵从人民的意愿。

    于是,当噩耗传来的那一刻,女王并没有预想到事态的严重性,她只是希望看到作为一个家庭,戴安娜所生的孩子以及查尔斯王子本人不要陷入这种悲伤之中,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来说,女王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对于皇室的任何冲击,她只是以保护家人为出发点,于是便远离了伦敦,而带着家人前去狩猎。

    但事态的发展显然出乎了女王的预料。首先,首相布莱尔在手下人的策划下戴安娜的亲民形象以笼络人民的心,人民的王妃,这是布莱尔首相对自己权势的一种巩固,实际上也是对皇室的一种冲击。这标明着皇室本身的一种没落,虽然所有的仪式都存在着,所有的程序都在进行着,但女王的地位已经受到了现代社会权力机构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女王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做法,首先,她观看戴安娜的录相,从那些录相中,女王发现了自己或者说皇室家族对戴安娜王妃的不公平,查尔斯王子的偷情铸就了这段并不美满的婚姻,也造成了戴安娜王妃脱离皇室的决定。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来说,王后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反省自己对戴安娜王妃的置之不理。但这只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出发点,女王绝不能因为这一点便放低自己的姿态。

    人民对戴安娜王妃的纪念活动空前地高涨了起来,无论是媒体还是平民百姓,都自发地组织起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于是,“人民的王妃”这个称谓也开始冲击着女王的思维。戴安娜之所以受到爱戴是因为她所从事的若干社会活动,关心爱滋病孤儿等等亲民的举动。一个人民心目中的王妃形象对比女王这种神秘低调要更惹人爱戴,从某个方面来说,虽然离开了皇室,便戴安娜却以自己的行为为皇室争足了面子,这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尊严,一种由于皇室的高贵而无法达到的尊严。女王终于理解了戴安娜的所作所为,并且认同了这种行为绝不是一种耻辱。

    在所有谴责声的刺激下,女王作为女人同情着戴安娜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作为一个真正爱民的皇室成员,女王也理解了戴安娜王妃所做的一切,但这却不足以令女王放下其高贵的头颅,因为即便心目中已经有了对戴安娜的悼念之情,但作为皇室,一种传统的力量绝不能为一个平民做出任何国家性的礼遇。高贵与传统令女王再次错过了一个真正的亲民机会。

    然而,事态的发展更加严厉了,人民的呼声已经开始冲击到皇族的地位问题,废除君主制是最令皇室感到可怕的事情,任何的传统在这样的呼声面前都显得是那么孱弱。女王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权力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如果不及时变更传统,她将失去她的子民。影片讲述到这里的时候特别提到了那只十四叉的鹿,鹿中的极品,高贵的鹿王,但就是神秘充满了象征意义的鹿却死于一个伦敦普通的商人之手。于是,女王明白了,自己为之奋头,保护了五十年的王权再也不是那么高贵了。鹿王在此片的象征意义十分地明显,女王终于做出了决定,回到伦敦对戴安娜之死表示哀悼。

    当女王看到那些纪念王妃的卡片之时,她知道自己犯下了多么大的错误,而当她从小孩子手中接过那束鲜花之时,她也知道了自己终于走上了与戴安娜一样的亲民之路。于是,当有人怀疑女王的悼词无非是惺惺作态之时,也许只有女王本人知道,她同情戴安娜,她理解戴安娜,她在无形中认可了戴安娜这种亲民的王妃形象。这与政治无关,只是一种对传统作法的摒弃,对现代的一种认同。

    影片的主角是女王本人,但通过女王对戴安娜王妃的歉意,对戴安娜王妃行为的一种认知,以及对那种现代的亲民政策的认可,我们知道了本片的真正主角却是戴安娜王妃本人。一部通过女王视角来讲述王妃功绩的影片便霍然在屏幕上。两个女人讲述了一个女王的故事,也许在英国人心目中,尤其是现代英国人的心目中,也许女王就应该象戴安娜那样,现代而亲民,这是百姓的意愿,也是女王的自省。

    当然,影片也多少讽刺了那些利用戴安娜王妃以获取自行名声的某些人,例如查尔斯王子,例如布莱尔的参谋等等,但将布莱尔描述的那样善解人意则多少出乎观众的意料,也许这是本片唯一的政治色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女王》:主角到底是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wx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