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的人就是好,可以动不动就说十年前的今天我咋样了,二十年前、三十年、四十年前的我咋样了,上周六(5月12日)在家休息打开微信朋友圈很多关于护士节母亲节的内容,我也想起了十年前的同一天。
那天下午二点多我坐在办公室电脑桌前盯着屏幕看材料,突然感到一点轻微的晃动和短瞬的晕眩,大脑中出现闪念,难道地震了?我脱口说了出来,同事觉得莫名其妙,并调侃我是看材料久了看出神经质了。我不服气,走到窗口、门外四处观察,想看看是否外有工程施工或大型车开过引起大楼震动,确认没有后我觉得自己的感觉应该没错。十分钟后远在四川眉山出差的同事打来电话说在银行办事时大楼剧烈晃动,人们都逃出室内踊往室外空地上,当地发生了强烈地震。我立即上网查询,各大新闻网站都已报道四川汶川发生7.8级(过后调校为8.0级)地震。
随后四川附近很多省份都有较强震感的报道,但江苏毕竟离得很远而没见到相关震感的报道。当时我暗自有些许得意,自己在远方在周围没人感觉的情况下及时感受到了细微的变化。
如今十年过去了,我对自己当年的暗自得意感到脸红。你感受到了又怎样呢?当同事质疑时你坚定自己的结论了吗?你即使坚定了你又随即采取什么应对措施了吗?如果紧接着发生大地震或有回震,岂不是要遭受生命财产损失?如果是感受到了社会经济方面的变化,比如在股市外汇期货市场上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岂不是损失惨重?但是即使及时采取措施,又该是各种方向的措施?如何在感知变化的同时还能感知变化的方向或趋势,并认识到即使是变化的方向和趋势也有不确定性?偶尔一次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很多自然界的变化是不是很迟钝?对于社会的发展变化,自己的反应是不是也迟钝?还是回避矛盾而懒于分析思考?某些方面也许有些感知,但在工作生活中却没有任何改变和应对,不就是一个僵化不进的人吗?
过去的十年,自己以及周围有很多的变和不变,但其中不确定性越来越成为主旋律,正所谓有人调侃,当今社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因此如何在变化中做到处变不惊,坦然应对,是我目前想追求的一种满意状态。
既然如此,当人们经常问,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我们更应问,未来的十年,什么是不变的?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将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这是一个难题。此刻我首先为自己的人生确定一点,追求幸福的生活这个目标是不变的,当金钱、地位、享乐等与幸福有冲突时,追求幸福的本心的不变的,是第一位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