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读书笔记

作者: 晓丽优雅 | 来源:发表于2022-11-10 16:15 被阅读0次

《儿女》是《朱自清散文》中的一篇,讲述的是朱自清先生从青年到中年对待儿女问题上的心灵历程。

文中引用了培根的话:“有妻者,其命定已。”这让作者吃了一惊,仿佛如梦初醒。

朱自清19岁那年由家人做主娶了媳妇,数年间成了五个孩子的父亲。

五个孩子既淘气又可爱。光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同两次潮水一般。饭前你来我去地催着“开饭”,接着来回抢着搬凳子、争座位,你打我闹;饭桌上你要小碗他要大碗,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笑声、叫声、闹声阵阵袭来。

周六周日朱自清时常摊开书看不下行,提起笔写不出一个字。

老大阿九爱哭,老二阿菜会缠着母亲,孩子的哭闹常常搅得做父亲的年轻的朱自清血气上涌,偶尔也会动粗。

随着年龄的增长,少年的棱角渐渐被磨钝了,朱自清对待儿女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变得开始反思自己的育儿态度,认为自己从前是一个“不成材的父亲”。他开始觉得自己日后应该好好做父亲,让儿女知道怎样做人,帮助儿女发展自己,培养儿女的胸襟与眼光。

阿毛五个月喜欢张开没牙的嘴咯咯地笑。三岁的闰儿是个小胖子,“短短的腿,走起路来蹒跚可笑”;七岁的大姊阿菜特别爱提问:电影和照相里的是不是真人?怎么不说话?兵是人么?为什么打人?

因为工作缘故,没有按原来说定的时间将远在扬州与祖母一起生活的阿九和转儿接回北京,心中很是挂念,想着:“小小的心儿,怎样忍耐那寂寞来着!”

本文把一位父亲矛盾复杂的心态表现得真切感人,父爱的深情在字里行间缓缓流淌。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着力于勾勒人物。五个儿女有分有合,有繁有简,有虚有实,详略得当。主要通过他们的话语、行动、神态表现出年龄和性格的特性和差异,使他们各自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本文语言朴素生动,经过作者用心选择、提炼的口语富有表现力。如“蜗牛背了壳”、“要剥成皮呢”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短语,用来形容多子女带来的生活重负,子女的拖累对父辈的压力,以及造成的后果。

简洁的笔墨之间具有一种自然美,朴实地向我们展现了作为父亲朱自清对家庭、对孩子真挚深厚的感情注入,读来真诚亲切。

相关文章

  • 《儿女》读书笔记

    《儿女》是《朱自清散文》中的一篇,讲述的是朱自清先生从青年到中年对待儿女问题上的心灵历程。 文中引用了培根的话:“...

  • 好儿女花之读书笔记

    这是一个女人所过的人生,她的阅历她的故事,以及与她血脉相连的母亲的过去。不得不说,她的这本书里面,揭露了太多世间的...

  • 照顾年迈的双亲问题讨论(89)

    第89天 读书笔记 一,把父母当成孩子 真的很难,身为儿女已经很不容易,成年后要照顾孩子脾气的母亲更难了。我们现在...

  • 儿女自由儿女福

    儿女自有儿女福 从窗口望出去,正好看到二楼小两口潇洒的身影,他们身材矫健,着远动装,拿着羽毛球拍,他们又要...

  • 父母儿女 儿女父母

    每当我打算给远在异地的爸爸妈妈打电话,每当我翻看爸爸妈妈写下的生活往事,每当我看到妈妈编制的物件,爸爸修理过的桌子...

  • “一切都是为了儿女”对吗?——《巨婴国》读书笔记2018-04-

    “一切都是为了儿女”对吗?——《巨婴国》读书笔记 好书要多看几遍,《巨婴国》就是这样的好书,我正在看第二遍。书中批...

  • 《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读书笔记

    这本书是因听李筱懿老师的课而结缘的。更新了我从历史课本上对梁启超的认识,被日常生活中的梁启超感动着,从其伟大的形象...

  • 儿女

    妈妈有两个孩子,我和弟弟。后来变成了四个,我给妈妈带回了半个儿子,弟弟给妈妈带回了一个女儿。平平淡淡的日子,我们各...

  • 儿女

    都说父母是写不完的话题 其实儿女是父母说不完的话题 父母间的聊天 亲人间的见面 总会在不经间聊起 聊起儿女的事 总...

  • 儿女

    昨天突然觉得自己比别人幸福,有老公,有两个可爱的孩子,父母健康,觉得满好,幸福,幸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女》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zz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