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群里有个妈妈提问:
大家好,我的孩子是二年级一个女孩,孩子特别爱哭,让我很烦,怎么办?我和她爸语气声音一大,她就哭,不打她不骂她,她就哭!
孩子就在家有时候也没有因为什么事,给我感觉女儿比较软弱。
我想起自己小时候,记忆中很少在家人面前大声哭过,因为不被允许。
父母经常说:“你有什么好委屈的,别哭了!”
久而久之,就觉得哭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即使有眼泪,也要偷偷地流。
在我有孩子之后,只要她一哭,我就着急,担心,烦躁。
我们似乎有固有的认知,觉得哭意味着软弱、无能,它被赋予了太多的贬义。
所以,我很理解那位妈妈的焦虑。觉得无缘无故地哭什么?并由此判断女儿比较软弱。
我们无法接受,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承受力和接纳度不够。
如果我们相信了这个答案,那孩子接受到的就是:“我不能哭,我哭代表我脆弱,妈妈不喜欢,我再哭,妈妈就不爱我了。”
你看,我们无意识的焦虑和担心,就会慢慢形成孩子的自我认知和信念,这是最可怕的。
后来我慢慢成长之后,对哭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反倒觉得她是孩子送给我们很宝贵的礼物。
如果我们看不到哭泣背后的价值,就会被自己的焦虑和担心淹没,会因为不理解孩子而伤害亲子关系。
我知道,现在有理论说,“担心是诅咒”,我们担心的,它就一定会发生。
所以,基于此,我们就要调整心态,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先要把孩子当成这样的人来看待。
可是,这样的话说着容易,做起来太难了。不是这句话不对,而是这句话对父母的要求太高。
比如,上面的例子,妈妈肯定希望孩子是一个坚强乐观的人。
但是,她一直哭,我们在那个当下,心烦气躁的,如何立即调整心态去看到一个坚强的孩子?
与其让妈妈自我催眠似的,去屏蔽孩子当下的状态,然后再刻意地为孩子贴个正向的标签,还不如蹲下来去问问孩子发生了什么?
在这之前,我们有一个常识需要了解,哭只不过是一种情绪表达方式,仅此而已,不代表任何的脆弱、否定等等。
当然,接受这个常识需要先修复自己内心的坑洞。
孩子的哭,是一个钩子,把我们的内在隐匿的情绪勾出来了,因为我们小时候就不允许哭。
可那个年代的大环境是,温饱都成问题,谁还能顾及到孩子的情绪?这就需要我们现在重新修复那些被忽视的感受。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可以一边成长一边学习如何去跟孩子沟通。
只要能够看到,孩子的哭泣是提醒我们内在有伤,需要去看见,就可以了。那我们的矛头就不会只指向孩子,而妄下评判了。
有了这点认识之后,就可以相对平和地与孩子对话。基于当时的环境,去看看孩子背后的需求是什么。如果父母还无法判断孩子为什么哭,可以带着理解和同情,询问孩子,比如:“宝贝,我看到你在哭,你是感觉伤心或者难过吗?妈妈很好奇,发生了什么事,如果你愿意,跟妈妈说说呗?”
当我们真的以平等和好奇的态度,想要去了解孩子时,他们一般会很愿意表达自己。每个人天生都想要被关注被看见。
这样的对话就开启了良好沟通的第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