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到唐朝,李白在《行路难》中这样写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张翰之语是对生命的一种彻悟。
魏晋时,有张翰想法的,当然有很多人。比如,毕卓。“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今人好吃螃蟹,以其唯美食。魏晋时 也是一样的。毕茂世即毕卓,新蔡鲖阳人,生活在西、东晋之交,是“江左八达”之一,为重臣温峤所赏,请为平南长史。
毕卓是那个年代的典型,意思是,像他这样一个既未建功立业,也未有文章流传于世的人,依旧能够在正史上有传。《毕卓传》中记载是:“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毕卓的人生态度在一些人看来真是要命。
但是这只是活法之一种,跟消极与否没什么关系。
无论如何,毕卓是爱喝酒,爱吃螃蟹,爱得深沉,连牙齿都温柔了。有何不可?
在苍茫的江河上,独驾小舟一只看秋风芦花落,正是螃蟹肥美时,一口螃蟹一口酒,让生命之船一点点淡出历史的画卷,所以无论是毕卓还是张翰,都以自己的言行为剑,直取了儒家的价值观。
继续说张翰的故事。
西晋中期江东名士贺循北赴洛阳接受任命,经吴阊门,在船中弹琴。
张翰本不与之相识,闻琴声清远,便上的船来,与贺共语,一见如故,问贺:“你要去哪里?”
贺答:“入洛赴命,正路过这儿。”
张翰还没聊够,便说:“我也要去洛阳办点事儿,正好同路。”
于是跟家里招呼也没打,便与贺循同船去了洛阳。张翰纵情使性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