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每天写论文以及完成简书日更,剩下的日子都过得恍恍惚惚,实在需要这本《清醒思考的艺术》让我苏醒过来。
今天下午,我看了几个章节,才发现我们始终会凭着一些惯有的经验和思维生活。但是某个时候,那些惯有的经验和思维,存在着很多错误,往往让我们产生认识偏差,进而陷入死循环。以下是我今天读到的以及感受到的(大彻大悟啊):
1 幸存偏误
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而非失败,所以,你会习惯性的高估成功的希望,始终对成功抱以幻想。
作者举例说:“每位成功的作家背后都有100个作品卖不出去的作家,每个作品卖不出去的作家背后又有100个找不到出版社的作者,每个找不到出版社的作家背后又有无数个抽屉里沉睡着刚动笔的手稿的写作爱好者,而我们总是听到成功者的故事,认识不到作家的成功概率有多小”。
这也就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而我们往往只看到别人的一分钟,以为成功就很简单,然后产生东施效颦的笑话。
我承认作者说的对,我们不要做幸存者,不要高估成功的概率。但是,也请不要忘记每一个成功的作家曾经也有不想写作的时候,当然更有找不到出版社的时候。所以,我认为也不要太低估成功的希望!
2游泳选手身材错觉
在作者眼里,有些时候,我们以为是游泳使得那些运动员身材那样好,而不知道可能正是因为他们的身材才让他们成为优秀的运动员;我们认为那些为化妆品做广告的女模特儿,靠着化妆品才那样上镜,其实人家是天生丽质!(多么残酷的现实啊);而类似于哈佛大学这样的名校,不知是名校造就了优秀的人,还是优秀的人成就了那些所谓的名校。
所以,我们往往将生活中事情的结果与标准搞反了,可能正是因为他的外貌或身材,才让他成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或者是出名的模特儿,偶尔,请你照照镜子,诚实的对待自己。
事实上,在一些时候 ,我们是会将标准与结果搞反,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人说屁股大会容易生孩子,事实上是生了孩子屁股才会变大。(孩子的头会将我们的骨盆撑开…)
虽然,他文中的道理,我们都听过,但是他这样通俗易懂的举例,幽默的语言的确很吸引人。所以,我认为无论是买化妆品也好,还是找个属于自己的锻炼方式也好,亦或是就读一个学校也罢,适合自己的便是最好的。
3从众心理
就算有数百万人声称某件蠢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成为聪明之举。
作者举了一个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很搞笑又很真实的例子:“如果5万年前你与朋友去打猎,忽然,你的伙伴都跑了,你会怎么做?一旦,你稍加怀疑,你就可能面对被野兽吞没的瞬间,因此,在你没有生存优势之时,从众是对你有好处的”。因此,这一行为模式,深深扎根于人类的体内。
从众,也就是随大流。如今,产生一系列的网红直播带货,比如类似OMG!买它买它的李佳琪等。当然,有些产品特别是一些国货,是需要一个被很多人看见的机会。但是,这样带货的方式,往往会“翻车”,一些人随大流却买到不满意的产品,往往怨天尤人。这不仅要怪那些随大流的“我们”,也不得不怪那些没充分了解一个产品的功能的人,就利用他们的明星效应不负责任的代言。
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买那些销售量极高的货物,但为什么,我们会一致的认为销售量最高的东西就是最好的东西呢?
当然,我也相信,作者不会也不是否定所有的从众,比如那些被人们顶礼膜拜且流传下来的经典书籍。
4 纠缠于沉没成本
不要因为你在某件事或某段感情中投入太多,就始终纠缠在过往,坚持做一件事或是爱一个人,还要看现在的形式以及对未来的评估。
这一点,是我在读的几章里最赞同他的一点!千万不要因为忘不了过往,而不朝前看。 我和现在的男朋友在一起三年了,每一次对他失望的时候,总想一走了之,但是每一次都会想“我都付出了这么多了,我帮他改正了那么多缺点,反而让便宜其他的女生!”(多么悲哀的事实)。所以,我们宁愿一起这样互相折磨到白头吧!(当然,和他继续在一起,也还是能够看到我们的未来,所以也算是看清了现在的形式吧!)
千万不要因为,舍不得你对你一件事投入的资本而不甘当机立断! 当然作者也不是否定那些持之以恒而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比如爱迪生的电灯泡,马云的阿里巴巴,“铁榔头”郎平的精神…
只是,有些时候,我们千万不要过分的执着于某一件事。有一次我等了半个小时的公交车,眼看着一个又一个的人上车,下车,我又急又恼。当等了10分钟时,我打开了滴滴打车,准备寻找快车时,转眼一想,我都等了10分钟了,可不能让它白白浪费掉!于是一个又一个的10分钟过去了,我还在那里。结果,还是选择了打车去目的地…(你说可笑不可笑)
如果你选择继续守护一段感情,又或者是完成一件事,我希望你的理由不是你舍不得投入的那些资本,而是你看到了新的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