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中压抑着蠢蠢欲动的兴奋,分分钟钟渴望着,时刻一到的宣泄和欲望发泄完的空虚,这是需要更多欲望、兴奋才能填满的空虚。不,这是永远填不满的空虚,怎么填都只会让它变本加厉,蒙蔽我们的双眼、控制我们的灵魂。
最近一个月,我似乎变得快活起来了。每逢周五晚上必去电影院看场大片;逢周六必要和表姐来一场商场狂欢;逢周日必要和表姐寻着地方去大吃大喝。
这看似欢快的日子终于在昨日让我感到害怕,那是我看着双十一的商场里人和人挤来挤去;看着每个专柜、店里都有满满的试用者、购买者;看着陈列商品的架子周围挤满了人;看着衣服店里那空荡荡的衣架;看着护肤品、化妆品店里每个人都想跃跃欲试的试用装;看着那个何其兴奋的我;看着那个恨不得把商场占为己有的自己;看着那个迷惘如孩子,空虚的像狗的“人一公子”,我一下子有种想哭的冲动。
很快,我被自己的这种冲动所吓到。这可是青天白日、人潮拥挤的商场,我的周围有着无数目光,尽管我知道那不是在看我,她们目光灼灼,或是盯着自己中意的商品,或是往自己中意的商品走去,匆匆忙忙。
而站在其中的我明明被人群挤桑着,明明被浓浓的肾上腺激素包围着,这可是兴奋激素啊,按说那时的我不应该在这一刻孤单的想要如小孩般的放声大哭。
而我心里却却明白,在这一次,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热闹中的孤独。于是,我急急唤表姐去吃饭、吃完回家。所幸我们都是直奔主题的理性购物者,那时我们该买的也已经买好了,现在离开除过不能凑热闹,也不会有太大损失。
就这样,我回到了自己的小宿舍。我回宿舍时,已经晚上7点多了,这个点西北冬天里的夜已经漆黑一片。进入房间后的我并未开灯,而是直奔床榻,像小孩一样哭起来。
狂欢过后,一个迷惘孩子的忏悔录2、
我知道那是我的内在小孩在哭泣,而我就陪在她身边,抚摸着她,给她以爱和信任的注视。果然,片刻之后,她不哭了。
我再次对她进行了引导,她拿起济群法师的弘法著作《佛教的财富观》,参悟了起来。济群法师,那个17岁就“童真入道”的人,那个“我似乎生来就是为了出家的”人,渐渐使我痴迷于佛法对财富的理解、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牵起内心小孩的手带她走向光明和安全。
于是,我从心理学、中医、佛道两教这些方面发现了自己内心小孩的脆弱。
心理学:这个月的疯狂来源于我内在小孩太想证明自己和不知道如何对亲密关系表达爱意。由于我属于从小被父母看的很严的那种小孩,我的生活至今为止都在父母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而处于这种环境下的我突然渴望独立,但由于我觉悟不久,觉悟不深,无论从各方面来说,还不具备独立过自己想过生活的能力,不过我正在努力,估计明年的我将会在精神、物质上准备妥当。
我在说这些的时候,可能有些人会说,其实说来说去,你就是个没有勇气走出父母所给的舒适圈,却在那里巴拉巴拉什么精神、物质上没有准备好。
这个我有必要辩解一下,之前的我一直不明白亲密关系一直怎么处,或者说我的心理一直处于6个月以前的婴儿共生期,我认为我和我的亲人是共生关系,甚至是一体的,我该为她们的喜怒哀乐负责任, 我的喜怒哀乐也是她们的喜怒哀乐(这句话,我的家人不从小到大已经告诉过我很多次了,可能形式不同,但意思就是如此)。
也可以说,我被亲密关系绑架了。一直以来,家人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知道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不断试图挖掘我的内心想法。这一切在我们那个封闭的北方小县城是如此正常,甚至是家家如此,我自然也习以为常。
后来,我的大学是海口这个与陕西文化风俗有很大差异的城市上的。在那里,我看到了我眼中的大城市和南方人的独立。又在一次次父母强迫我去接受他们认为对的观念,去执行她们认为对的事情时,我开始痛苦地反思,但我依然将此归罪于南北方差异,并抱怨为何自己生在北方呢。
狂欢过后,一个迷惘孩子的忏悔录3、
直到后来学习了心理学,我才明白“亲密关系的第一位是夫妻关系”、“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婴儿6个月之前的共生阶段”、“爱与分离,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无论分离有多疼,我们必须这样做,因为——分离和爱同等重要,它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是啊,从我们呱呱出生,我们就离开了母亲富有营养的子宫,变成了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上了幼儿园,我们的世界不再只有家人;我们去远方上了大学,去追求自己想过的人生;我们择一城,择一人终老,去充盈自己的人生,这一步一步都让我们和我们的原生家庭越走越远。
然而,世间还是有着众多不愿分离的子女和父母。无论自愿或者威压,总之,那些子女上了一所离家近的大学,找了一份离家近的工作,找了一个知根知底的人,然后,把一个小家的生活过成一个大家族的头等大事。如此一生,旁人说不上好,说不上坏,毕竟每个人都在享自己的福,受着自己的苦啊。
知道了这些之后的我,不迟不早,却已经签了一份西安的工作。再加上之前没有计划过要过自己的日子,因此没有存款。这些都令我不得不先去攒钱,先去提高工作能力,再去“分离”,不然,灰头土脸的再回来,岂不是更狼狈?
如此分析之后,我的这次疯狂就更好解释了,因为我表姐是我父母的代言人,我希望通过这种疯狂购物的“装阔”手段,给她们传达一个信息:我一个人也吃的好、玩的好、有钱花。这是我争取独立的一个手段。当然,我也想向他们表达我的爱意,我的方式是多和她们吃喝玩乐,或者说请她们吃喝玩乐。
然而,我的目光太短浅了,金钱的疯狂挥霍只会让我离独立越来越远。我可以在自己经济缓和后,在她们真正需要帮助时,再去表达自己的独立和爱。
更何况,100元对于10岁的小孩、对于20岁的少年和对于40岁的中年人的重要性是天差地别,20岁的我该用手中的100元去追求复利而不是匆忙扔出去。
狂欢过后,一个迷惘孩子的忏悔录4、
中医学:我一直自诩的“能赚能花”其实是对精血的过度损耗。
在当今中医界,由于寒性体质和阳虚体质盛行,火神派最为炙手可热。而在一些中医眼里,当今社会不是一个阳虚的社会,而是一个阳亢的社会,我深以为然。
不知何时这样一个段子响遍网络:“世上最好的生意就是向少年卖希望,向女人卖青春,向老人卖健康,以及向中产阶级兜售焦虑。”
是啊,当今社会已经把我们的欲望合理化、有理化了,甚至不断鼓吹,让我们本就蠢蠢欲动的心更加如饥似渴、焦躁不安。
我们每天追求的不是修身养性,其乐融融而是如何快速成功;我们闲暇做的不再是看书、养花这种悠闲之事,而是看电影、k歌,以享受感官刺激;我们没有信仰、不肯停下脚步,使自己筋疲力尽。
我们白日里疲于奔命赚钱,精神压力巨大、思虑过多,导致精血的大量消耗;夜间,终于可以做自己的我们又太多贪恋这一时刻,不肯休息,使得神不得安,精血继续消耗;终于到了周末,我们更是不肯亏待劳苦了一周的我们,也许是赚钱太辛苦,所以花钱和纵情声色的欲望让我们产生无法言表的快感。
我们让味觉上 、触觉上、视觉上、听觉上的刺激轮替地消耗着我们所剩无几的精血。
而精血的匮乏使得我们白日无精打采、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晚上无法安眠,即使翻来覆去终于睡着后,也会被一点小声响吵醒。更妄论,精血的匮乏对我们身体整体的伤害,以致各种疾病都接踵而来。
狂欢过后,一个迷惘孩子的忏悔录5、
在中国传统的佛道两教也都非常注重简单的生活方式。
在佛教中的《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卷下云︰“谓一类人起正信心,修出家法。(中略)但持三衣一钵,余无所有。”也就是说,出家的人只需要有三衣一钵就可以了。虽现代物质生活的丰富,修行者可适当多些家当,但也不宜过多,毕竟对修行者来说,外物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死物,多了的话只会是修行的阻碍。
道家更是倡导“无为”,其中含义可大致分为崇尚天道,对人与自然的无为和崇尚人道,人类的自然活动应与天道般无为。
而我对“无为”也有一些自己的拙见: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确实,有时候,时候不到的话,很多本应该无比珍贵的人或者事情,都会沦为过客。
在高中时候,我的语文挣扎总是在及格线边缘,而我的作文成绩无疑是语文卷中最拉成绩的,50分的作文一般20分左右对我来说才是正常。英语作文也是如此,就连我精心练习的高考英语作文都没有超过作文总分的一半。由此可见,当初理科的我多么烦躁写作了吧。
那时的我,总觉着那些文章,叽叽歪歪,明明一个问题,这个人这样说也对,那个认那样说也对,简直就是没有原则,不明所以。
可是,在我生活陷入了所谓人生的低谷,即“被许诺一个美好的未来,再眼睁睁看着它被一拳砸个粉碎”,也就是我对我的工科专业和我对之前亲密关系的幻想破灭时,写字带给我快乐、自由。
那时候的我,可以趴在桌子上一写就是一天,忘记饥饿,忘记外界,甚至忘记了自己,沉溺于一段真正无我的时光。从此,便立志在此时光中终老。
还有,中医对我的重要性,也是在我的身体状况给我的生活造成很大困扰,以至于我求爷爷告奶奶,辗转所知道的几乎所有大医院、大医馆,却因看不到希望而无数次在医院或医馆门口放声大哭,到最后是中医将我从黑暗之境拯救出来,我才将它刻入心底,怕是一生都无法割爱。尽管在此之前,我还是一个崇尚“科学”的中医盲,也从未想过中医这种看似“老古董”的东西会闯入我的生活,更谬论成为我一生的事业了。
写完这篇文章后,我的内心的小孩平和多了。其实,它渴望被看到,从心理学角度讲,被看到的它是光明的、富有生命力的;而被无视的它,是黑暗的、有强烈攻击欲望的。我希望,大家能看到我内心的小孩,也祝福大家有人可以看到你们内心的小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