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中午要求接回家吃饭,说是学校吃不饱。我有点不以为然,不够吃你就加饭呀。全班孩子都可以坚持,为什么你不行。而我也因为孩子这段时间在学校吃饭,中午可以不用做饭,随便吃一点就可以了,省了很多麻烦。所以并不想接他回来吃饭。为此有了一段争论:
我:就中午一顿,全班都能吃饱,为啥你不能吃饱呢?
儿子:她们胃口都小呗,吃一点就饱了。
儿子觉得有点委屈,脸上露出沮丧的表情。
我:你之前不是一直想在学校吃的吗?
儿子:我只是说想去尝试一下, 又没有说每天都在那里吃饭,现在我都吃一个月了。
我:再坚持一下嘛?别的孩子都能坚持,怎么你就不行呢?
儿子:别人是别人,我是我,我又不是他们,要不你把别人孩子当你孩子!
我:那行,你去班级里问问,有没有人想做我的孩子,我把他带回来?
儿子:人家有爸爸妈妈,你带回来是犯法的!
儿子气愤地瞟了我一眼。眼里正在酝酿泪水,看上去可怜巴巴的。
我:好吧,明天我接你回来吃饭。你想吃什么?
儿子:吃什么都行,肯定比学校的好吃!
我:那你总要在学校吃饭的呀?
儿子:我上初中也要在家吃,上高中也在家吃,我上大学也在家吃!
他似乎要把在家吃饭这个执念刻在心里了。
我:行啊,有本事你就考到××大学,否则别回来吃饭!
总之,后来我还是把他接回来吃饭了,做了他爱吃的红烧鸡翅,他一边吃,一边吐槽“你知道吗?学校里的菜好难吃,有个同学吃了鸡排后说,太难吃了,以后都不想吃鸡排了。那鸡排就是面粉加上香精做出来的。而且加饭可以,加菜不给加荤菜,连冬瓜都不给我加,你说我怎么能吃饱呢?”
我:好吧,以后我都把你接回来吃饭。
晚上回到家,我问,明天想吃什么?
儿子一脸的苦瓜相:“明天我还是在学校里吃吧?”
“为什么?”
“因为老师批评我了,同学们也说我太矫情!”
“好吧,那我跟老师说一下,每周三接你回来吃一顿饭!”
“好的。”
接送孩子的路上,风风雨雨。幼儿园到初中毕业,十二年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这是父母与孩子慢慢脱离,渐行渐远的过程。上了高中,如果住校,从此父母就要学着过自己的生活,对孩子来说是个“断奶”的过程,对父母来说又何尝不是呢?
如今小视频泛滥,曾经躲在角落里的亲情被放大,被看见。很多父母在孩子远离自己去求学的那一刻悲伤难过,甚至几天吃不下去饭。
随着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联系更多的可能就是那无线可牵的手机电话。她们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梦想,她们像风筝,我们牵一段旅程,最终风筝要去更远的地方。愿他们追寻的地方天更蓝,风景更美,让信鸽稍去我们的思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