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易经学习之路-修德

易经学习之路-修德

作者: 南山北北 | 来源:发表于2018-03-21 19:22 被阅读0次

学习易经从德入手,德是打开学习易经的一把钥匙。

易经学习之路-修德

甲骨文德字是一只眼睛在看日月星辰运行轨迹。四周符号表示轨迹,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表示目光注射星辰“所行之路”的方向,意思是遵循本性,顺应自然,不违背自然规律发展,这就是“德”。简单理解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是易经的精髓。《易经》六十四卦,每一卦皆由六爻组成。初爻、二爻为地位;三爻、四爻为人位;五爻、六爻为天位,即天地人三才。人居于天地之间,便与天地溶为一体,天道影响人道,反之,人道必然要反作用于天道。天道、人道、彼此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溶合为一。这就是易经“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观。伏羲演八卦:“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天道比拟人道,推衍人道。乾为父,坤为母,震为长男,巽为长女,坎为中男,离为中女,艮为少男,兑为少女。这是以先天卦的方位和后天卦的阴阳来解说八卦与人的关系。又运用“近取诸身”之法,将八卦比拟人体的八个部分。“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至此,“天”、“人”就完全合一了。如果摆脱“天人合一”这个观念,用现代西方科学分化论的思想来学《易经》是无法入手的。

老子5千多字的《道德经》就是在诠释《易经》。上篇讲道,下篇讲德,核心就是讲天地最根本之规律和万物必须依从的原则。告诉我们要顺应天地,积德行善。道生万法,德载万物。用老子的话总结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跟《易经》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脉相承。

德之品行

初品品德,中品阴德,上品道德,极品功德,各正本为,各行其善就是品德;行善为人知是阳善,而人不知,就是阴德。上顺天意,下合民心,合乎自然,这就是道德;功德,我引用《六祖坛经》来解释什么是功德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名为功德。内谦下是功、外行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等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大道无形,昭示万物,遵循本性,顺应自然是德之践行,是学易之根本。

相关文章

  • 易经学习之路-修德

    学习易经从德入手,德是打开学习易经的一把钥匙。 甲骨文德字是一只眼睛在看日月星辰运行轨迹。四周符号表示轨迹,眼睛之...

  • 张成  08 <易经> 什么情况下才能占卦?每件事都可以占吗?

    我们学习易经的时候要两方面兼顾,易理,即做人的道理,以修德为主。所以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

  •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这是北宋大儒欧阳修关于《易经》学习方法的见解。欧阳修认为《易》学有“大、小”之别,强调学习《易经》应从“大义”着手...

  • 《易经》:“君子以反身修德。”

    《易经》告诉我们:“君子以反身修德。” 可以说曾国藩一生受这句话的启发非常之大。当你遇到挫折,遇到险阻时,唯一的办...

  • 2021/9/8日记

    认真学习了易与禅。收获很大,改观了我对易经的偏见,原来是心易!原来真正的易经是教我们修心修德行善!教我们戒定慧! ...

  • 道德经五十四章(二)

    第五十四章(二)(2022.1.4学习)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

  • 《易经•乾卦》,饱含龙的品德、自强不息的蓬勃精神!

    经过对学习易经的重新思考,我们知道现代学习易经的核心,在于观其德义,敬畏自然,后面的解读会偏重于此,也会对学习方法...

  • 学习做人,修德

    我将以虔诚与谦卑的心,向宇宙发出我的请求,我渴求,我意愿向万事万物学习,习得如何真正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及成就他人的...

  • 易经和风水的关系

    有同修认为风水和易经是完全分开的,更有甚者认为风水远远高于易经,共同学习下。 易经和风水是为整体与分的关系。 《易...

  • 每日精进(连续389天)

    【易经修为论】 在读学易经的过程中,发展易经功能并不是很多用来算卦,更重要的功能是提升自己的修为,当我们自身修为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易经学习之路-修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ln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