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为标榜读书而刻意读书

不为标榜读书而刻意读书

作者: 人生佛系选手 | 来源:发表于2019-03-28 23:39 被阅读0次

       

不为标榜读书而刻意读书

        各类电子书的出现促进了全民阅读的潮流发展,读书可以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全民参与程度,成为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渐渐地可以看到,中国不再是那个和以色列对比之下不阅读的国家。读书在中国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日常习惯,是我们接受新信息,领悟新事物的重要来源。

        与此同时,我发现有一个现象也随之出现。就是很多人爱标榜读书,随处一看,到处是一年读了几百本书。人们仿佛可以通过对读书的标榜来获得群体性的崇拜。

不为标榜读书而刻意读书

        这其实也无可非议,因为善读者应敬之。有一段时间我也受了这些人的刺激,每天疯一般地读书,过于追求数量。净读一些能让我很快看完的书。也保持了一天一本的速度,其实这样读书,最大的目的并非吸收学习,提高自己的素养,而是为了成为年读三百本中的一个。结果这样不仅让我很累,而且觉得,总是心里有一些缺失的东西。

        后来我自己做了个统计,对于读一般的优秀作品来说,我基本一小时可以读1.5-2万字,按这样的速度,严歌苓的《陆犯焉识》36.5万字,我要读将近二十个小时,每天读三个小时,我要读一周。金庸的小说以《天龙八部》为例,150万字,要读80小时,就算每天读三小时,也要读半个多月。如果不是专业读书选手,怎么能做到一年读数百本书,对这个问题我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不为标榜读书而刻意读书

        于是我仔细去看了那些非专业读书选手里一年读书数百本的人,我发现这些人几乎可以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爱读成功学,厚黑学等一类书籍。这样的书我可以读多少呢,基本上是半小时一本,一下午可以读五本加做读书笔记。如我简书钻最高的那篇文章《丰田一页纸工作法》,其实是我二十分钟读完又花了十分钟写出来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我所有文章里花费时间最少的,却获得了最多的钻。相反,读和写都花费了很久的《陆犯焉识》那篇文章却点赞寥寥。不得不说,某种程度上,大多数人还是过分依赖方法论,而忽视了真正的文化素养。实际上“读书人”这个词,更多的不是指书的数量,而是人的素养。真正的读书人不标榜读书,但是从那些老照片里,我们总能看到老一辈读书人的那种温和谦厚,孜孜不倦的诗书气质。这才是真正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吧。

        现在我每天还是要读书,我读书的速度也依然很快,但是我不再像过去那么刻意去读书,而是更多把它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补充。想读就读,为丰富自己的生活读书。读书本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好书也值得一读再读,一品再品。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不为标榜读书而刻意读书

相关文章

  • 不为标榜读书而刻意读书

    各类电子书的出现促进了全民阅读的潮流发展,读书可以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全民参与程度,成为一件令人高兴...

  • 不为读书而读书

    一定不要只看书(更别说“只看经典”这种说法了),因为: 1 书的信息是延缓的,毕竟他有必然的出版周期 2 书要过审...

  • 锄地归来

    种地不为吃粮,聚餐不为吃饭,上班不为工作,求学不为读书。 不为而为,为而不为,为而何为,何为是为?

  • 不为傲慢而读书

    文/煅煜 2015年9月17日 星期四 我对读书的几点认识。 像是《相对论》、《大设计》、《时间简史》《薛定谔的猫...

  • 不为改变而读书,为体验而读书

    不为改变读书,为体验读书 ...

  • 读《说服》一书,懂人世生活

    不为读书而读书,不为打卡而打卡,愿你我生活更从容。 001.发挥社会认同的力量 在网购下单时,看到的好评越多,你下...

  • 2018-04-21

    同同读书应有改进——加入问题! 1.让他自己提问题 2.家长提问题 目的:不为读书而读书,体会读书的益处和乐趣!

  • 阅读

    现在常常被新版语文教程的变化而刷屏,恰巧我也有个要进入读书阶段的孩子。 我从来不为他读书而发愁,因为他对于读书的痴...

  • 开启我的读书生活

    人至中年,突然强烈的想读书。 不为考试,不为评职,非功利的,最纯粹的读书。 记得学生时代,因为喜欢读一些闲书,而耽...

  • 读书若不为功名

    高考结束之后,若不为功名,我为何而读书? 读书若不为功名,或许就是为了那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 前几天,我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为标榜读书而刻意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oh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