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风依旧忠恳的历史历史
小偷之祖有争议,口技之祖无人知,推荐二人或能解疑

小偷之祖有争议,口技之祖无人知,推荐二人或能解疑

作者: 阿迷神州 | 来源:发表于2019-03-29 00:02 被阅读16次

    翻开中国数千年历史,不难发现,各行各派,皆有创始之祖,如:农祖神农氏、佛祖释迦牟尼、道祖老子、儒家孔子、纸祖蔡伦、厨祖詹王、媒祖月下老人、乐祖洪涯、丐祖范丹等。

    然而,唯有口技之祖无人知晓,而小愉之祖又颇受争议,如:柳下跖、时迁、李三、白玉堂等。最为好笑的是,还有些人根据《西游记》第十六回中“缥缈香云出翠屏,小仙东方朔偷仙桃” 的诗句,认定东方朔为小偷之祖,虽说《水浒传》中第107位的地贼星时迁呼声最高,数千年来却依旧难有定论。

    但是,下面推荐的二人,或许可解大家心中疑惑,或能破数千年来的不解谜团。

    其实,想要解此疑惑,还需从“鸡鸣狗盗”的典故说起。

    事发于公元前299年(齐愍王二十年)间,当时秦昭王闻听齐国孟尝君颇有贤名,遂再次(在此之前,秦昭王曾派人聘请过一回,只是被孟尝君所拒。)派人前去聘请孟尝君到秦国担任宰相一职。为此,孟尝君从齐国来到了秦国。

    谁知,孟尝君还未就任,原宰相樗里疾,便开始担心起了自己的出路。为此,他指使府中门客公孙奭到处散布孟尝君的齐人身份,以及善养三千门客有图谋不轨之心,将对于秦国的安全有着极大的危害。当秦昭王闻报后,心下生疑,随诏宰相樗里疾进宫,问其如何看待此事。

    早已知肚明的樗里疾,却是装傻充愣,故作惊讶道:“禀秦王,臣下认为王上所言极是,若用田文(孟尝君本名)为相,秦国将有覆灭之危也。依臣之见,不若杀之,以除后患。”

    为此,秦昭王便将孟尝君禁足于馆舍之中,打算斟酌后再行处理。这时,因秦泾阳君与孟尝君有旧,且关系甚密,遂将樗里疾想要加害之事如实相告。

    孟尝君听后,心下大惊,不知如何是好,便向秦泾阳君求教脱身之策。

    正所谓:“送佛送到西,好人做到底。”接着,秦泾阳君又为孟尝君出谋:“秦昭王后宫,最宠爱之人便是燕姬。但是,这个燕姬却又极好财物。所以,你只需要向她献上一些钱财,请她在秦王面前为你求求情,危险就会解除。”

    闻此,孟尝君心下暗喜,遂后令人乘机找到燕姬,并送上了大量财物。然而,燕姬却不为所动,并提出了只要孟尝君送上齐国的白狐毛皮袍子,便会为其求情。

    可是,那件白狐毛皮袍子已被孟尝君当成了见面礼送给了秦昭王,现已被其锁在了宫中库房,又如果能够拿出来。

    正当孟尝君忧愁之时,一同前来秦国的数十门客中有一人提出,他有办法盗出那件白狐毛皮袍子。

    孟尝君一看,原来是自己府中的下等门客拓夔,遂叮嘱其小心从事。

    当天夜里,拓夔便借着夜幕的掩护悄悄潜入了王宫库房,并通过学演狗叫之声,骗过了库房守卫,顺利将那件白狐毛皮袍子完好无损地盗了出来。

    次日天亮,孟尝君即令人将白狐毛皮袍子献给了燕姬。因此,通过燕姬向秦昭王吹耳边香风,其便同意放孟尝君等人离去。事后,多疑的秦昭王又心生悔意,随派一队兵士前去追杀孟尝君。

    这时,孟尝君带领众人已来到了秦国边塞函谷关。由于深夜,关门早已关闭,需等鸡鸣天亮之时,才会打开关门,放往来客商进出。

    正当孟尝君不知所措之时,又见府中一名下等门客梁卓上前请命,说自己有办法骗开关门。而刚刚建功的拓夔又出来帮腔,言说自己所学的狗叫声,就是梁卓所教。

    孟尝君大喜,任其自便。

    接着,梁卓便学起了公鸡鸣唱之声,迅速引发周边无数的鸡鸣之音此起彼伏。很快,函谷关的关门便缓缓打开了。当孟尝君一行刚刚通过关口不久,追赶的一队兵士也正好赶到了函谷关。但是,孟尝君一行的身影早就消失在了暗夜之中,已追之不及。

    不几日,孟尝君一行通过赵国,再行回到了齐国的封地薛(今山东滕州东南)的家中田府,便立即给予了拓夔、梁卓二人大量财帛赏赐,并升二人为上等门客。

    至此,“鸡鸣狗盗”也成为了一时美谈,并引来无数穷困青年前来拓夔、梁卓二人处拜师学艺。

    后来才知,拓夔、梁卓二人所习技艺,并非无师自通,而是无意从一处古墓中得到一卷竹简,并通过“勤学苦练”后的结果。

    或许,从此后“口技”、“小偷”的职业便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就算后世无数成名的大盗也好,还是口技大师也罢,怕也难有能与拓夔、梁卓二所展显出来的精湛技艺相提并论者。因此,拓夔、梁卓二人,分别可为小偷之祖和口技之祖,应当实至名归吧。

    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想当初,并不被孟尝君和所有门客看重的二人,却用自己的一技之能,救孟尝君于大难。既扬了雕虫小技“偷术”、“口技”之名,又回报了孟尝君养士之恩,此生当无悔矣。这还真应了现代的一句流行语:“高手在民间!”

    然而,数千年过去,令人心下生疑的是,“鸡鸣狗盗”本为一桩历史美谈的褒义词,为何到了后世,却变成了下九流的贬义词。

    其实,就算是百花齐放的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对于这种偷盗之事也颇为不齿,更何况后世历朝历代独尊儒术,倡导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风气,而偷盗、口技之类的行当,更是被归为上不得台面的下九流之列。所以,无论那个人的“偷技、口技”如何逆天,怕也无人敢以此为荣吧。至于小偷之祖、口技祖的名声,怕也是无人愿意消受,也自然失去了这样的传承。

    注:参考资料《史记·孟尝君列传》、

    图片来源网络�/U�P��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偷之祖有争议,口技之祖无人知,推荐二人或能解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oh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