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华典故(六十)

中华典故(六十)

作者: 莯槿溪 | 来源:发表于2020-12-22 20:31 被阅读0次
一发千钧
典出《与孟尚书书》。
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寝以微灭。
一发千钧比喻一件事情,到了极危险的地步,好像一根头发,系着一千斤重的东西。
一身两役
典出《梁书·张充传》。
一身两役,无乃劳乎?
“一身两役”表示一个人兼两种职务,或一个同时干两项工作。
易子而食
典出《左传·宣公十五年》。
宋人惧,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子反惧,与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
“易子而食”,比喻在战争中因被围困,粮源断绝,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只能将小孩子掉换来充饥了。另一种意思,便是形容人无法生存,困苦到了极点。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典出《醒世恒言》。
常言道:“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既张木匠儿子恁般聪明俊秀,何不与他说,承继一个,岂不是无子而有子。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这个典故比喻一心谋求的事不能成功,随意办的事却意外地获得好结果。
羽毛未丰
典出《战国策·秦策》。
秦王曰:“寡人闻之,羽毛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
羽毛未丰比喻年轻的人没有经验,缺乏本领自立。也指职位低微的人,拥护他的人还不多,势力薄弱,地位不高,一切还要依赖人家,不能够独自奋飞。

相关文章

  • 中华典故(六十)

    一发千钧典出《与孟尚书书》。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寝以微灭。一发千钧比喻一件事情,到了极...

  • 中华典故(六十八)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典出《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 中华典故(六十九)

    兰根白芷,渐之涤中典出《荀子·劝学》。兰槐之根是白芷,其渐之涤,君子不近,庶人不服。白芷、兰根都是香草,泡在臭洗米...

  • 中华典故(六十一)

    遇事生风典出《汉书·赵广汉传》。所居好用世吏子孙新进年少者,专强壮蜂气,见事风生,无所回避,率多果敢之计,莫为持难...

  • 中华典故(六十五)

    亡命之徒典出《旧唐书·乐彦桢传》。“亡命之徒”原指逃脱户籍改姓换名,逃亡在外的人,现指不顾性命冒险作恶的歹徒。 为...

  • 中华典故(六十二)

    河清难俟典出《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河,是指黄河,因为水中夹杂着大量的泥沙,所以它...

  • 中华典故(六十三)

    冒天下之大不韪典出《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徵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

  • 中华典故(六十四)

    人面兽心典出《列子·黄帝》。夏桀殷纣鲁桓楚穆,状貌七窍皆同于人,而有禽兽之心。而众人守一状以求至智,未可几也。“人...

  • 中华典故(六十六)

    驳逐客令典出《史记·秦始皇本纪》。长信侯作乱而觉……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尽得等。卫尉竭、内史...

  • 中华典故(六十七)

    风雨同舟典出《孙子·九地篇》。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风雨同舟”比喻共同经历苦难。 高朋满座典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华典故(六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qe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