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叶子
一 .在家长面前,多一点正面评价!
我在每一个家长面前,对幼儿都给予肯定的赞扬多于否定的批评和一些问题的指出。每个幼儿身上都有闪光点,每个幼儿在老师鼓励的目光、激励的话语中都会取得一定的进步。而我们的老师往往跟家长交流更多的是幼儿的表现不如以前了,把谁惹哭了,上课不专心了、讲话了,或者是和谁比起来,还不够出色等等。
老师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幼儿有了问题一定要和家长及时沟通,家校合作,帮助幼儿改正,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将幼儿积极进步与改善的一面好好地向家长们赞美一番。赞美是一种快乐,赞美是老师对幼儿真诚的欣赏,也是对家长最直接有用的鼓励。
如果家长的耳畔常常回荡的是老师对幼儿的批评与指责,那么时间一长,家长必定渐渐会对幼儿失去信心,“我的幼儿怎么有这么多问题与缺点,以后该怎么办呢?”,也会对老师不再信任,“为什么我的幼儿在这个老师的教育下只有问题,没有进步呢?”
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幼儿,要能够容忍幼儿的缺点,对每一个幼儿附有一定的期望,这就是所谓的皮格马利翁效应里所说的,教师的期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老师应做到文明礼貌,尊重对方。老师通常比家长更熟悉教育知识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规律。决不能以教训式口吻与家长谈话,特别是当其孩子在学校“闯了祸”的时候,老师仍要在谈话时给对方以尊重。
二 和家长谈“问题”,多谈一点解决问题的“方法”!
幼儿在成长学习的过程中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要和家长就出现的问题多联系交流,而在沟通中除了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外,我想,更主要的是老师要和家长一起努力研究怎样来解决问题。
在解答家长的疑惑、给家长建议时,一定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要仔细认真的观察每位幼儿,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优缺点以及你采取了哪些教育措施,需要家长的怎样配合等等,不能模糊不清,泛泛而谈,让家长不着边际,听似全有理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产生失望情绪,进而对教师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
三 .避免随意化的语言,多一点语言上的艺术!
讲求语言艺术,并不是随声附合,也不是添油加醋,把批评融入在希望之中。当学生有进步时,我便告诉家长。 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你把他们的点滴进步告诉家长,那将会换来这个幼儿更大的进步,也会得到家长对你工作的认可。平常我们听到最多的是:“哪个幼儿不听话了,打个电话给家长说一下。”可我很少听到说:“哪个幼儿有进步了,打个电话给家长说一下。”哪个家长不喜欢听到自己孩子进步的消息,如果你把喜讯带给家长,下次他就希望你多跟他多联系。表扬幼儿,你也高兴、孩子高兴、家长高兴,何乐而不为呢?
同一件事,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描述它,为了使人们乐意接受,我们就可尽量从人们的心理易于接受的那一个角度去叙述,尽量避免那种容易引起人们反感的角度,尽量不说别人忌讳的话语。如果家长情绪过于激动,这不是交流的最好时机,我们没必要急着给家长以更多的交流,等待时机成熟后,再做进一步的交流,这样家长会更乐于接受,可以在沟通中减少一些产生逆反心理的可能。
作为一名教师,只要是踏进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就必须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教师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职业,我倒觉得除了教书育人以外,更是为幼儿和家长服务的。我会在来园、离园时与他们很热情的打招呼,我的微笑和热情可以拉近我和家长之间的距离。
在面对家长的指责这种特殊情况时,要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和家长争执,更不要挖苦讽刺幼儿而伤及家长,脸上要充满微笑,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易渡过,赢得家长的好感,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