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袁茹锦:人与书的磁场共振——阅读魔力连接多元世界

袁茹锦:人与书的磁场共振——阅读魔力连接多元世界

作者: 醒职场袁茹锦 | 来源:发表于2023-10-07 11:55 被阅读0次

    其实,人与人之间是存在着奇妙磁场的,这种磁场不是物理层面的,而是心理层面的。

    磁场相同的两个人,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会相见;

    磁场不同的人,即使面对面坐着,也不会有任何交集。

    书与书之间也是存在着磁场的,这种磁场不是文字层面的,而是思想层面的。

    当两本书的磁场相同时,它们就会有一种呼应感。

    就算是不同的作者、不同的题材、不同的风格,也会有很多共通之处。

    那么,人与人之间、书与书之间、人与书之间的磁场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概念叫做【共振】。

    共振是指两个或者多个物体在相同、相近的频率上振动时,会相互影响和加强彼此的振幅。

    比如,两个步调一致、思维同频的人,在合适的时机遇见,就很容易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共振。

    有些书,见到它的第一眼,你就有一种乍见之欢的感觉,仿若你们早就相识一般;

    有些书,你在阅读它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想起另外一本书,或者联想到某个场景、某个人物、某个问题,这就是你与书之间的共振。

    人和书之间的共振,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阅读-连接-创造。

    PART.01   人与书之间的共振之——阅读

    读书不是为了找答案,而是为了找问题。

    很多人读书的时候,总希望能从书中得到一些确定性的结论。

    但其实,这种读书方式很容易让我们陷入思维定势,失去探索和创造的能力。

    有价值的读书,是我们在与这本书共振的过程中,从书中发现一些有趣的问题:

    比如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观点?

    为什么采用这个方法是有效的?

    为什么书中那个角色会这样想?

    ……

    等等这样的一些问题可以激发我们的好奇心,让我们有意识的去寻找更多的信息,从而拓展我们的思维空间。


    读书不是为了消化信息,而是为了生成信息。

     

    很多人读完一本书后,就把它放在一边,然后开始读下一本书。

    也许你觉得,只要把书中的内容记住了,就算是读完了。

    但其实,这样的读书方式很容易让我们成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失去了分析和对比的能力。

    有意义的读书方式,是我们在与这本书共振的过程中,从书中提取一些如同“钥匙”般的信息,并能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和逻辑,并且测试自己与这本书之间的磁场是否合拍。

    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与书中的信息进行对比整合,产生一些新的见解。

    读书不是为了增加知识量,而是为了增加知识质量。

    很多人读书的时候,总是想着要多读几本书、多学几个知识点、多掌握几个技能。

    似乎只要把更多的知识装进脑子里,就算是学习了。

    但其实,这样的读书方式很容易让我们成为知识的堆砌者,失去了选择和判断的能力。

    有深度的读书方式,是我们在与这本书共振的过程中,用它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所以为什么在读书的过程中,要一边阅读一边做笔记,或者一边阅读一边绘制思维导图,

    就是为了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有机的知识链,

    串成知识链还不够,还要尝试着找出其中的规律,也就是“道”。

    更关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把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连接,形成新的思维模式。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怎么进行书与书之间的多维连接呢?

    继续看下去,越看会越有收获哦!

    PART.02   人与书之间的共振之——连接

    书与书之间的连接,既有趣又好玩,今天给大家分享三个简单的思路:

    1、 共同主题

    选择两本或多本有共同主题的书籍,通过对比,探索不同作者对同一主题的观点。

    比如,你可以把《乌合之众》和《群体心理学》这两本书结合起来阅读。

    这两本书都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群体行为的特点和规律的。

    但是,它们之间也有一些分歧。

    比如,相对来说,《乌合之众》更倾向于描述群体聚在一起之后带来的负面效应;而《群体心理学》更倾向于激发群体的创造力。

    你可以在阅读这两本书的过程中,感受它们不同的磁场,

    思考它们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对立和统一,以及这些不同的观点对你的挑战。

    2、 交叉阅读

    尝试将不同领域的书结合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补充的点。

     

    3、 视角碰撞

    选择两种观点或思维角度截然相反的书籍,

    通过你和这两本书之间的“三方会谈”,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

    比如,把一本提倡乐观主义的心灵成长书籍和一本浓厚悲观色彩的哲学作品结合起来阅读,尝试着探索人生的多重可能性。

    PART.03   人与书之间的共振之——创造

    如何识别不同书籍的磁场,并将它们创意地联结起来,开启一段令人惊喜的阅读之旅呢?

    除了我的《化书成课》这本书中提到过的“加减乘除”法之外,

    今天还有三个简单的方法跟大家分享下:

    方法一:主题对比法

    这个方法就是把两本或多本书籍的主题进行对比,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有什么互补的观点和思想。

    比如,你可以把《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这两本书结合起来阅读。

    这两本书都是由同一个作者(尤瓦尔·诺亚·赫拉利)写的,两本书都是从大历史的视角来探讨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但它们之间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比如,《人类简史》更侧重于讲人类是如何从动物进化成智人的,

    而《未来简史》更侧重于预测人类未来是如何从智人变成超人的。

    你可以在阅读的时候,对比两本书中的观点和论证,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这样能够拓宽你的思维领域,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方法二:风格融合法。

    这个方法就是把两本或者多本书籍的风格进行融合,看看它们之间能否产生一种新的风格,或者能否创造出一种新的体验。

    比如,你可以把《即兴的智慧》和《聚会:如何打造高效社交网络》这两本书进行融合:

    看看即兴和促动技术能否结合起来,或者是不是能共创出一种令人沉浸式体验的游戏。

    方法三:语言互动法。

    这个方法就是让两本或者多本书籍的语言进行互动,看看它们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否融合,或者能否创造出一种新的表达。

    比如,你可以把《红楼梦》和《百年孤独》这两本书进行互动,看看它们能否创造出一种新的跨文化表达方式。

    中西方文化不同,习惯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类似的情感。

    我们可以借由书中的语言,更深入地探索书中角色的情感变化,体验不同的表达方式带来的不同触发感。

    除此之外,让书与书之间进行奇妙连接和创造的策略,还有结构重组法、意境呼应法、互补共振法……等等,

    这些方法在《化书成课》的课程里面都会讲到和训练到。

    反正呢,你具备了“化书成课”的思维,那么任何书到了你手中,都可以被化成课程、好文、专栏、音频、视频、甚至读书会,

    让你可以从多个维度去为他人、为这个世界创造价值,这就是“化书”的复利效应。

    总之,在阅读的旅程中,发现不同书籍之间的磁场,创意联结起它们,可以让我们体验到更多的快乐灵感。

    也能够让我们深化对不同主题的理解,丰富我们的思维与人生体验。

    让我们和各种各样的书进行磁场共振,让阅读的魔力连接多元世界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袁茹锦:人与书的磁场共振——阅读魔力连接多元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tv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