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惑:
买了一本书,甚至好几本,放在角落里,有的都已经有灰尘了,本想着睡前看一会书,但是好累啊,不想动,算了,明天再看吧,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好不容易翻开一本书,看了几页,表示,我只认识书里的字,但它不认识我啊,我跟它不熟啊;
硬撑着再看了几页,算了,太难了,看不懂,不想看了,也不好看,我跟这本书无缘;
......
不夸张的说,这是很多人看书时的“写真”!归结起来就是三个问题
1.没时间也没精力(累啊)
2.看不懂也记不住(难啊)
3.看不下去(没兴趣,不好看啊)
这三个问题就是成人学习的三大问题,它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和范围内,影响了现代人的阅读和学习。但是,为什么有些人读书和学习效率就很高,不论什么书都能接手呢?难道他们都是天才?那大多数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该怎么办呢?大家都是头次做人,区别不能那么明显啊,好歹给我们留条活路吧!
然后的然后,还是回到阅读这个问题上!市面上,关于阅读类的书很多,我们是不是能够从这些书里总结学习一些经验为我们所用呢?
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在朋友圈里看到朋友分享了一本赵周的《这样读书就够了》。
这样读书就够了?怎样读书啊?好奇心起来了,加上之前零零散散的听说过赵周的拆书帮,忍不住就去找书来看了。

赵周,拆书帮创始人,教育实践家,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专家,《经济观察报》《销售与市场》专栏作家,著有《拆出你的沟通力》《这样读书就够了》等畅销书,并有多本译作。
拆书帮是中国最大的非营利性学习爱好者组织,践行通过学习改变行为,“释放学习促进者的能量”。截至2017年10月,拆书帮在全国拥有33家正式分舵,18家筹备分舵,覆盖40多个城市。每个分舵每周举办一次线下拆书活动,目前已培养出1100多位拆书家,深度影响数十万人的学习与生活方式。
赵周的这本《这样读书就够了》早在2012年就出版了,2017年在原版的基础上新编《这样读书就够了》,有一半以上的内容是新增的。2017版结合了5年的实践和反馈,专业性更强。2版相比之下,2012版语言较为平白通俗易懂,事例也比较多;2017版语言更为严谨,相对比较深奥一些,而且新增了很多时代变化的内容知识,建议小伙伴们2个版本结合一起看。
赵周的这本《这样读书就够了》围绕着怎么样读书学习来进行解读的,赵周给出的答案就是——拆书!
什么是拆书,怎么样去拆书,拆书的方法,拆书的好处等一系列问题把全书串联起来,最终帮我们解决成人学习的三大问题。
赵周在《这样读书就够了》解释道,
1.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目标是解决成人学习问题。
2.拆书法:一种是供个人学习,一种是供组织学习(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个人学习已经够用了)。
3.怎样拆书:个人学习主要用“便签学习法”,组织学习多用“RIA现场学习”。
4.拆书好处:构建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学习力,甚至成为“拆书家”。
就像赵周在《这样读书就够了》提到的一个认知:你没必要完完全全读完一本书,你只需要读取学习那些对你有用的就可以了!
所以,我列举了几个书中的闪光点分享给你。
一.成人学习五大公理
这五大公理分别是
1.自我导向
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果是自己主动想去做一件事,或者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效果往往会比较好。比如,老板让你下班后开会,你会开心,你会感兴趣才怪;自己的偶像出版了一本书,你会毫不犹豫的买下来,并且在最快的时间内读完,甚至还可能跟身边的朋友安利并分享书中的内容。这个就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己为中心做导向。
2.关联经验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事,会产生自己的经验,也会有别人的经验。而有效率的学习往往是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别人的经验。上学的时候,老师会讲到很多知识,比如牛顿定律,我们不需要真的到一棵苹果树下被苹果砸才能学到这个定律,我们学习牛顿的经验和知识,就是在别人的经验上加工消化,再挪为己用。
3.强调实践
部分人看了很多书,学习了很多知识,但很多的内容需要去做,才会有效果。就像很多女生嚷嚷着减肥,谁都知道“管住嘴,迈开腿”,但是,只是知道,并没有去实践,没有去执行,那么这个减肥永远都不会实现,永远都是一个美丽又遥远的梦想。
4.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
作为成年人,经常会碰到各种问题。比如办公室职员,经常会遇到各种办公软件操作问题,如果word文档不熟悉,那就多学习文档知识;如果PPT不精通,那就多训练跟PPT相关的知识内容。这个时候,你就不需要学习什么PPT的历史啊,word的重要性啊,你需要的是针对你你工作的短板,立马解决问题。理论,并不是不重要,只是目前需要马上解决的实际问题更重要,学会抓住主要目标并解决它。
5.内在驱动
你对舞蹈感兴趣,你主动去学;你因为工作要求需要考职业技能证,你不得不去学。这2种学习的乐趣和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一种是内在的“你想”,一种是外在的“你得”。2种心态,内在和外在,得到的结果和效率往往有很大区别,前者得到的收益和体验感往往更强更好。
《这样读书就够了》基本上就是建立在这5大公理之上形成的。我们的学习方法和方式,如果越符合这5大公理,得到的结果和收益往往越明显,能遵循这5大公理学习的,往往都是能学以致用的。
二.便签阅读法
所谓的便签阅读法,就是“RIA”阅读法。
R:Reading,阅读拆页
I:Interpretation,理解关联
A: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
具体来说就是,R就是阅读书中的片段;I就是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A有2个,A1是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A2是以后我怎么应用(即目标与行动)。把便签阅读法应用到实际,可以分成7个步骤。
第一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我们读的书是致用类的书,我们选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某方面的能力,比如写作、沟通、考试等,选的书要能用到现实生活。
第二步:快速浏览阅读,遇到艰涩、不理解的地方,如果跟自己的目标无关则跳过;如果针对自己的目标则放慢速度,仔细阅读。
第三步:在第二步的基础上,针对有用的书页在便签I上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复述,贴在相关页。
第四步:在第三步的基础上,针对书中的某个信息或知识点,问问自己有没有相关或类似的经验,写在一张A1便签上,贴在I便签的旁边。
第五步:重叠在前面几步的基础上,考虑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用A2便签写下具体目标和行动,贴在旁边。
第六步:在贴了标签的书页旁,再用指示签或标记笔记录,提醒自己这一页书有我的学习资料。
第七步:看完书后,把所有的A2签拿出来集中在一起,提醒自己要去执行这些目标和行动。
举个例子,我在看一本关键明的《爆款文案》。因为工作需要,我需要学习怎么给文章取标题。我目前最迫切的只是标题部分,那么涉及到其他的内容,我可以暂时忽略,直接跳过。在书中标题部分的内容,有些取标题的方法我觉得很实用,就在书中做了记号,并写下自己的感想,顺带写下自己对这种标题该怎么学,怎么用,单独拎一张标签出来。然后每天按照格式来想几个标题,从中选优。
在这一整个过程中,我其实只用了一张便签。I便签我直接写在书上了,A1也是直接写书上,指示签我就在对应页面折了一个书夹或书脚代替。方法是人为的,是为了自己方便和实用,自己怎么方便怎么来,有用就可以了。
这个便签阅读法,跟日本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提到的“葱鲔火锅”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共同点都是“摘抄+评论”。方法很多,对自己有用且能操作的才是适合自己的。
三.提问
提问包括2个方面,一个是对自己提问,一个是对他人提问。
有些提问是为了得到正确答案,而有些提问则是为了有效学习。为了答案的提问,常常是问“是什么”、“为什么”;为了有效学习的提问则是问“如何”、“哪些”、“怎样”等。要想真正的学以致用,提升我们自己的能力,我们应该尝试多问“如何”、“哪些”、“怎样”。
赵周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中提到三种人:初级学习者、高级学习者、学习促进者。
初级学习者:习惯于把书当权威,认为学习的就是为了从材料中找到正确答案。当发现学习效果不好,就会抱怨书很渣,质量不好,也不会正确的提问。
高级学习者:习惯先制定学习目标和读书类型,不对书负责,只会对解决自身问题、提升自己的能力负责,会学以致用,拆书为己用,在一定程度上是较好的提问者,提的问题都是从自身角度出发的。
学习促进者:不仅可以自救,还可以救人。通过教会别人来深刻掌握某些知识和技能,是最会提问的人。
在这3种人中,学习促进者是最会提问,并且通过提问来帮助自己和别人。学习促进者往往通过各种提问来达到完善自己,成就别人的目的。
比如,你犯了一个错误,初级学习者通常都会问“你为什么会犯错”;高级学习者会问“你是怎么犯错的”然后再帮你一起分析过程,避免下次再犯类似的错误;学习促进者通常是引导你解释犯错的过程和心态以及当时考虑了哪些因素,从你的角度出发,并根据你自身的特点和他人的经验,让你自己反思和体验,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提问常常能够引发人们深层的、创造性的思考。
但是,我们要敢于承认这么一个事实,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学习促进者!甚至大多数还是初级学习者。
“因为有解药,所以我们还可以抢救一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学会正确提问,学会分析,从读书阅读中的提问,再投射到现实生活中的提问。就算达不到学习促进者的境界,能到达高级学习者,自给自足也是好的。
一本书,并不是所有的点都是精华。看完一本书,哪怕只有一个点对我们有用,那都是好的。学会提问,不仅可以改善我们的阅读习惯和学习能力,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运用。
在职场中、家庭关系中、社交场合中......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可以增进感情,还可以避免“战争”。
赵周在《这样读书就够了》,有这么一个观点:学习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
拥有了学习力,就拥有了对生活的掌控力!
不管我们读什么书,学什么知识,最终都是需要学习力来支撑。
阅读一本书,有的人是消遣,有的人是学东西。不同的目的,读书的方法和得到的东西也不一样。我们这里说的读书,基本指的是致用类书籍,通常都是为了学东西准备的。
我们读致用类的书,如果不能将书里的知识和经验为我所用,那么读这本书意义就不是很大了。所以,读书如果可以学以致用,那么我们就可以提升我们的学习力,我们的学习力提升了,良性循环的又可以促进读书,学以致用。
所以,读书和学习,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严肃和中规中矩,只要是适合我们的,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力的,都可以。哪怕只看、只学一个片段,一个经验,那就是好的。
一句话就是:这样读书就够了!
365训练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