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下班回家什么都不想做,只想葛优瘫,刷手机到半夜,第二天又浑浑噩噩,周末两天只想补觉。想重拾爱好,过丰富的生活,但却有心无力。那这本书《掌控 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很适合你看。
这本书颠覆了我对运动的认识,也让我重新规划自己的饮食,重视休息,读完很有收获。我喜欢这本书的另外一个点是,结构非常清晰,每章都有总结,有配图,有故事,能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其中的内容。
作者张展晖是健身教练,他的客户是像徐小平、脱不花和罗振宇这样高管级的人物,所以还是比较有权威的。
作者对精力管理的定义是"主动全面掌控自己的体力、专注力和意志力,让自己长期保持收放自如的状态,有可持续的信心和能力去应对挑战和变化。”
精力管理是一个生活方式,需要长期、科学、系统地坚持。这本书从运动,饮食,休息,心法四个方面介绍了如何管理精力。
运动篇
运动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余享受生活,掌握好方法,可以用比较舒服的方式下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运动需要循序渐进,离开舒适区,但不能超越太多,95%舒适度+5%的挑战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比例,也就是运动时刚好有一点气息急促的感觉。但不要一提到运动就想到跑步,体重基数大的人并不适合跑步,走路是比较好的选择。
书里还主要以跑步为例,介绍了怎么从0开始一步步到跑马拉松的方式,如果你想跑马拉松的话可以借鉴一下。
关于运动,你可能觉得自己上完一天班很疲惫,运动应该会更累。其实不是这样的,前段时间我一点都不想动,被某人逼着运动,一开始是拒绝的,但过了几天发现运动完精神状态特别好,后来就开始主动运动了。你可以尝试一下,但一开始如果很长时间没有运动,可以先做比较简单的运动,否则第二天可能腿就疼到想放弃了。
食物篇
食物就像我们的燃料,吃得健康会让我们精力充沛,头脑清醒。吃不健康的食物则会损害身体健康,让人觉得昏昏沉沉。因为不健康的食物进入体内,消化起来比较吃力,大量血液集中到胃部工作,大脑供氧不足,反而一动都不想动。
人类所需的三大燃料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比较科学的方式是一拳主食,一拳含优质蛋白质的肉,两拳蔬菜。我们平时的饮食结构里碳水化合物的摄取比较多(米饭和面条),优质蛋白质比较少(牛奶、肉、鸡蛋、豆类),可以把米饭里加入红豆、芸豆这类的高蛋白质豆类,煮成杂豆饭。
休息篇
运动之后需要充分的休息才能让身体恢复,否则会造成身体的过度损耗。那你对休息是什么定义的呢?
看电视、刷手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休息,这些会继续损耗我们的“意志力”和“专注力”,反而会让我们更加疲惫。
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方式,为了保持比较良好的睡眠状态,临睡前一段时间这类电子产品,因为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睡眠分为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远离手机眼动睡眠,非快速眼动睡眠又分为浅睡眠和深度睡眠。深度睡眠期会让我们的肌肉和骨骼得到放松,快速眼动睡眠(多梦是其中的特征)则让我们的大脑整理升级,两者缺一不可。
白天可以进行的休息方式是:午睡25分钟,进行深呼吸,进行冥想。平时还有四种有效途径:散步,和朋友聚会,回归自然,休假。
心理篇
做事的时候保持专注,遇到人和问题不逃避,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做一件事情前,为这件事赋予重大意义,想象如果没有做成这件事,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如果一个人做不成可以加入一个团体,相互监督,鼓励。
精力管理是一个系统化行为,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一点点完善,慢慢让生活变得更有掌控力。
里面还有很多比较专业的知识,这里就不一一展开啦,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找来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