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 历史文化学院 国际政治 崔志涛
中国古代哲学常常以比喻的方式表达对于社会现实和人生理想的感悟,松竹梅“岁寒三友”象征坚韧,梅兰竹菊“四君子”寓意高洁,五行相生相克,阴阳抱负万物。道家更是将天理运行规律做出了极其抽象的比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将万物生息总结为一个极其凝练的“道”,这种高度抽象的哲学贯彻了道家思想的主线,是哲人们对于自然万物的感悟而得出的个人体会。就哲学而言,我们可以认为,形而上学为哲,形而下学为验。那么,“水”在道家思想中又是什么样的形象呢?
在儒家思想中,荀子曾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政治统治思想,孔子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生活态度。孔子云:“水有五德,有德、有义、有道、有勇、有法,君子遇水必观”,水有人所追求的各种优秀品质。而道家,《老子》中如此说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简单地来说,“上善若水”的意思就是“不争”,泽被万物而能怡然自处,柔弱细腻却能包罗天地,“上善若水”代表的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那么,为什么在万象相异的世间万物中道家唯独对水如此痴迷呢?
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这句话的意思。“上善”意即至高无上的善,能做到至善的人就是“圣人”,也就是说,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在开头就将整个第八章的论述核心开门见山地告诉了我们:水性的人就是“圣人”,也就是训诫后人如何向一个“圣人”的方向发展。“利万物”,指的是水对于生灵的滋养,一切生命,无水不生。“不争”在文中出现两次,分别在开头与结尾,也就是论点和结论,后文都是在论述这个“不争”的广泛内涵。所以整个论题的核心就在于“不争”,下文“众人之所恶”等都是围绕这个论点进行分析。“居善地”,地,下也,水势处下,意即人要像水一样在一些时候要安于低下。“心善渊”,渊,“静默之谓耳”,这里的渊是安静、沉静的意思,水势处下,积而成渊,但是在平时要像积水一样平静,又要像深渊一般深厚,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与善仁”,水利万物显示出水的亲切本质,意即在社会交往之中要像水一样亲切待人、仁以待人。“言善信”,水有诚信吗?春季,春雨洒落而万物生;夏季,定期泛洪而沃土屯;秋季,寒蝉凄切,凉意渐起,解旱止渴;冬季,落雪纷飞,孕水保土,待来年再起,又是一季收获。人也要像水一样时刻保持诚信,人在信在,“言有所出,行必践之”。“正善治”,正通“政”,即政事,治国理政之意。“为政之善,无秽无偏,如水之治,至清至平”,水的通流如同大禹治水,因势利导、遵循规律才能得到好的处理,政治也是一样,只有按照制度行政,按照规律处事,政治才能得到好的运作,人民的生活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事善能”,能,力也。水虽柔弱,却能滴水穿石、劈山断脉,靠的一方面是长期的“努力”,一方面是蓄积而生的“合力”,作为人的逻辑就是要一方面学会在低处蓄力,一方面要学会利用集体的力量,独则以柔克刚,合则其力断金。“动善时”,经历了前面的各种示弱、处低、累积,唯一等待的就是一个机会。积水成渊,但是无风也不能起浪。抓住风云动向,顺势而起,则有浊浪滔天、浩浩汤汤,静能静于九渊之下,动辄动于九天之上。“上善若水”,短短数字,却有如此丰厚的内涵。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水的性质来看:顺势、澄澈、有容乃大、柔中带刚,最重要的是润泽万物,是生命的源泉。道家清晰地看到了人类社会的诸多品质全都包含在了“水”的生息变化之中。首先是顺势。“水往低处流”是自然地理的常识,前浪翻涌而后浪又起,水似乎成了“不思进取”和“随波逐流”的代名词。从某些角度来说这的确是正确的,但另一方面,这又是“顺势而为”的理性抉择。水往低处流顺应的是自然天理,因而得以如长江、黄河般奔腾千里而得大成。放在社会中,顺应规则和形势才能泰然自若,而逆风而行往往伤痕满身,这就是“得道”与“失道”的区别。第二,澄澈。水自空明无杂物,一眼见底而无半点污秽,它比任何东西都要纯正,毫不遮掩自身。对于人来说,为业者诚信,为官者清廉,为学者明志,不诈伪,不虚荣,人人若是诚心相待,社会多少问题得以从容解决?第三,能容。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人若如此便已足够伟岸,但是江河湖海却能吞吐天地万物。海纳百川,河行千帆,大到山林草木,小到沙石尘埃,水皆来者不拒,吞吐世态万千。一个人若是能够做到如水般接纳生命中的时起时落,包容世界上的或明或暗,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体会善与善之间的共荣,生活必然不会沉浸在仇恨、埋怨和伤害之中。第四,刚柔并济。水无常形,澎湃之时——洪水激流,卷挟岩屑树木,冲撞着峭壁陡崖,一泻千里,气吞万里如虎;平静之时——细水长流,飘摇花语春意,滋润着生灵大地,安静祥和,润物细无声。为气则虚,为冰则刚。人同样需要兼具刚柔两面。一方面,需要在事态需要之时迅疾如洪,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需要你的地方,以最为猛烈的力量向所有的挑战发起冲击。另一方面,需要在环境温和之时柔以待人、放松自我、轻松自在、宠辱不惊。最后,润泽万物。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的生息繁衍都离不开水,一切的气候变化也都有水的存在,水决定了生命的质量,决定了生态循环的能量。人也一样,在一个组织中、集体内,一个人若是承担起辅佑他人成长、调和团队氛围,在困境中点燃希望,在冲动时抚平心绪,这样的人必然能够得到整个集体甚至整个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水看似柔弱,但是同样也是灭火的救援兵,如同侵蚀刀剑一般柔化世间矛盾。
由上可知,水的特性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道家先哲们就已经对此做出了如此高度的阐释和总结,“上善若水”,将“水”作为世界上最高的“善”。水的各种美德如果都能融入到人的生活当中,一个人就可能超凡入圣,如同孟子说言,人人皆可为圣人。这样的人生观念值得将之称之为“至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