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为什么这么多诗人?
诗人称呼不值钱
以本人比较少的网络平台经验来看,哪儿的诗人都不少,但是也不算多。
并没有多到唐朝时事事皆可言诗的地步。
诗是韵文,是精炼的文字组成,带有节奏感、语言美感、意境美感的适合吟诵的句子。
诗的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短小”。
而这种短小虽然是相对其他文体而言,诗本身虽精炼却有规则可循。但是由于现代诗的杀入,对原有规则进行了颠覆性破坏,二三句亦可成诗,甚至一个字亦可成诗。诗歌没有了门槛,诗作从此泛滥,诗人的称号大幅贬值,在如今带了一丝调笑的味道,很多时候成为负分印象的代称。不说别的,假如去相亲,对别人说自己是“诗人”,大部分是掉头就走的。
诗作多,我们看到的诗人自然也就多了。
而且网络平台这种模式,没有编辑审核,没有水平限制,只要不触碰国家底线,任何作品都可以上传给广大网民欣赏,这种低门槛的发表方式极大地促进了诗词创作,虽然不能说是坏事,但泥沙俱下无可避免。
从直观上来说,网络满眼是“诗词”这种感觉就是这么来的。
平台上诗人多的感觉也就是这么来的。
欣赏水平的低下
不管是段子,还是金句,只要注意节奏感,外带结尾用几个同韵母的字,就会被肤浅地认为是诗,就算作者本人一开始并没有想写诗。
整体性的文化断层和大众化浅薄会把你逼成“诗人”。
段子押韵,那是有意思的叙事诗。金句押韵,那是有意思的哲理诗。写风光,押韵就是山水诗。就算是什么都没讲清楚,或者连韵脚也难找到,只要有读者附会上自己的感觉,那你这一定是朦胧诗。
这个“诗人”的称号虽然独立拿出来减分,可是如果本身有正当职业,它又很奇怪的变成了加分项。
所以有很多人一开始只是发个圈、发个状态感叹一下生活,却无意中被称为“诗人”,自我感觉开始爆棚。那就继续写,继续当诗人吧。
写的人开心,读的人满意。正正得大正,良性循环。何乐而不为之?
只不过,“诗”不再是诗罢了。可是,谁在乎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