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去撒哈拉吧
原生与反抗——读《致父亲》——读《致父亲》
作者:卡夫卡(奥地利)
译者:郜志云
读这篇很长的短篇,满满的都是一个儿子的小心翼翼。小心地解释为什么惧怕父亲;小心地措辞生怕他误解从而大发雷霆;又小心翼翼地期望着他能够读懂自己的内心,接而能收获惺惺相惜的父子情。
可是,他一边又在绝望,又在无声地控诉,一边又在内心哽咽,他对梦想中想象并期待的父子情如此渴望而不可得。
我看的实在是太压抑了。
在这样的家庭当中,父亲强势专政,儿子自然会羸弱和沉默,这是这个家庭的两极分化。
这个儿子——卡夫卡就是这个家庭里的牺牲品,他的内心里受到他原生家庭极大的影响。以至于,他在自己的婚姻当中是如此反复。
一方面无比渴望婚姻,因为他想着可能只有结婚才能帮助自己逃离父亲的“魔爪”;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男子汉”;才有可能跟父亲处于平等的状态;才有可能缓解俩人性格上的不同与能力上的差异。
一方面,他无比惧怕婚姻,他害怕自己成为另外一个“父亲”;他害怕跟自己的孩子也闹的很僵;他担心自己无法成熟婚姻生活的这种反复。
总之,他的父亲给他太多打击了。
典型的“批评式教育”:没有鼓励,没有嘉奖,有的只是讽刺、嘲笑、辱骂。
而成年人表里不一也让敏感的小少年迷惑不已,大人对自己和对他人完全不同的双重标准,让他无法理解。
他渴求得到父亲的认同,哪怕一点点内心的爱意,估计会让卡夫卡感动得痛哭流涕。
这个三十六岁(写这封信时的年纪)的小孩如此渴求父亲的关爱,哪怕只是一个善意的眼神。
这让我想到日本的一个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根据山田棕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不过不同的是松子是女孩,她的父亲也并不暴躁,只是冷漠而已。
太可怜了。
我不想带有任何个人色彩去评论书籍或者电影的,可是,看到这两个小孩无法不叹出这口气,直到看完最后一个字才能放松下来。
这与我目前的状态有些相似,但我幸运很多,我的童年是幸福的,父亲是有趣的,他是爱我的。
只是少年时期的叛逆,让我与他愈来愈远,再也无法走近。
我同情他,因为我讨厌他。他的孩子在某些时候竟然会讨厌他,从而有时我又开始讨厌自己了,我怎么不能做个好的孩子呢?
我理解村上春树的《海边卡夫卡》里的少年为什么给自己取这个名字了。我也好像能够理解,为什么村上春树会那么喜欢卡夫卡了。
他们三个人都有个共同的特点:父亲。
他们的父亲都很成功,至少在传统意义上是成功的。但是与家人距离都很远。
一般来说,家庭里父亲的角色对孩子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能够影响孩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为父亲是孩子观察世界的第一个窗口,其次才是自己。
但是,尽管生活如此不如意,只要愿意努力去尝试,去沟通(比如写信),会有转机的。
至少,我看到卡夫卡通过如此深情地表达,他至少能收到父亲的回音,这是开始不是吗?
原生与反抗——读《致父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