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故乡二十年之初中生活拾忆(二)

故乡二十年之初中生活拾忆(二)

作者: 老哈河 | 来源:发表于2020-02-28 20:15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网络

       初春解冻的老哈河变得愈发宽阔起来,春天漫过河堤覆盖田地的水又回归正路,浩浩荡荡的水流一片浑黄。在河南岸高高的土崖下还残留着一些蒙着灰尘的空山水剩下的冰溜子,但是哈河北岸的阳坡,鹅黄嫩绿的青草芽,已从一片片去年的枯草堆中冒出。岸边的垂柳也在风中舒展柔枝。小燕子剪刀似的身子倏地一下从空中划过。又一个烂漫的季节到了。

图片来自网络

      在温暖到来的三月,初中又开学了。道路上依然上演着大包小裹送子(女)上学的场景。每学期开学,路远的家长一般会估摸学生一学期吃食的总量,一次性用马车或驴车把玉米、小米送到学校的大灶上。也就一次性换取一学期的饭票,留一小部分给学生,大部分带回家中,每周放假学生回家再分批由带用。

       开学第二周学校就来了通知,要求我们班级同学回家带劳动工具。二齿子,铁锨,镐头,叉子等等。劳动任务是重新修建学校临路的一段土墙。学校四面的围墙全部是用土打起来的,并不是什么砖墙和透体墙。在上顶垛一个帽子,加入些软草防止雨水的冲刷。这次修补的南墙正好临街,其他三面都很完整,只有这一面儿承载着很多淘小子跳墙外出的重任。一方面是学生为了路近,更重要的是住宿生为了晚上跳出墙好去玩乐。这墙好几处都被扒开了豁子,高低不平很是难看。临街又是门面,所以校领导们这样安排也实属无奈。每年春暖花开,学校都要补一下上一年被学生扒开的豁口。今年的开始正好轮到我们班了。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班里有72名学生,男女生人数基本平衡。按说这72人都上手,200多米的墙也不算什么。但是学生虽然都来自农村。但也有些那家长的宝贝蛋和宝贝丫头的,在家都不舍得捏一根草刺,到学校给公家劳动让他们下苦力,那简直是天荒夜谈。班主任袁老师早已经从平日的小劳动中看得分明。所以谁在家经常干活、会干活,谁不干活、谁不会干活儿,谁偷奸耍滑,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这次劳动200多米的墙要从根儿放倒,再一点点、一层层用泥垛起来,袁老师把这修墙的任务平均步量为12段,72人也平均分成12组,还正好六人一组,且男女搭配力量基本均衡。袁老师在这方面绝对是个行家里手,我在家里常干这种活儿,垛墙也不陌生。东子我俩一组,还有一名男生和三名女生。其中真有个千金小姐般的存在。别说动体力活啊,就是新鞋沾点泥都会连叫三声。本人可是个良民,班主任老师布置下的任务都会百分百的不打折扣的去完成,哪怕这个组就我自己,该干的活儿也丝毫不能说怂话呀。

       我们组分到了十几步长的一段墙。第一步当然是要把这个旧墙放倒,这个活儿比较危险,必须各组协同作战。袁老师挑了几个干活把式具体操办,我当然在列。放墙必须分段进行,一下子放倒200多米的墙可不现实。我们就用尖铁锨在每十米左右的墙身上,从上往下拆开一条裂缝,然后先找三四根木棍,在院内对墙体做了个三角支撑,防止强力倒砸着人。这个工作有危险性,平时爱傻笑的人都收敛了玩性,一脸严肃。两个腿脚麻利的、干活有眼色的男生在院内墙根开始铲出一溜深槽。两人从中间向两侧开干,这也是为了安全起见。两个小伙子也确实不辱使命,手脚并用飞铲着,都忘了擦一擦快流入眼睛的汗水。不一会儿,这道工序很快就完成了。

图片来自网络

       在院内撤掉了三角支撑的木棍。所有的男生都去墙外向院内拥墙,“一二三”、 “一二三”的口号响亮,大家一起用力。里边的墙根被挖出深槽,只见那墙顽强的撑了五六下终于放弃了抵抗,轰然向院内倾倒下去,激起一阵浓烈的烟尘。男女生们欢声雷动,我们小获全胜。巨大的冲击力把烟尘一直向里推。却波及到躲在十几米外的女生堆里,尖叫声躲避的身影混成一团。用花容失色来形容倒也恰当。

        烟尘散尽,一段土墙已被摔成了若干个大大小小的土块儿,说起大大小小,大的有大方桌面大小,小的便也碎得“灰飞烟灭”了。就这样。一段段墙被顺序放倒,从西向东变成了一大片废墟。横七竖八的土块儿散落了半个院子。看了这一大片,我们也倒吸了一口冷气,工作量着实不小啊。

      这些巨大的工作量。着实让人头疼,不过在这期间也有了些意外收获。在第二茬放倒的土墙缝中,掉出了一大捆成扎的食堂饭票。有红黄蓝绿各色,整齐地捆成了只有20厘米见方的一大块。所有的同学都惊愕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袁老师把这一大捆饭票掐在手中翻来调过去的看了几遍,“这不是那年冬季食堂丢的那些饭票吗?”

      “哦----”同学们都恍然大悟。

       原来在去年冬天的一个早上,大灶食堂的会计突然宣布:今早订饭不收原来的饭票了。只记账不收票先欠着,同学们起先都很高兴,“还有学校吃饭赊账的好事儿?”不到间操,陆续有小道消息传出:

      “那谁听说了吗?”“啥事儿?”

      “听说昨天食堂会计的屋子锁被撬开,橱子里的饭票少了一一张,有好几百斤呢。”

     “谁那么胆儿肥呀,敢偷那玩意儿,不知道可能是初三四年级的大学生吧?第低年级也没那么大劲儿啊。”

      学校一直都没敢说丢了饭票,只是加急在第三天便把五颜六色的饭票统一更换成了白色的了。并且材质也比原来的柔软耐用了许多。我记得原来那些花花绿绿塑料材质很脆,在兜里折一下就会裂口子,慢慢会断掉。我们是不是也要感谢这个胆大的贼呢?迫使学校更换了饭票。

图片来自网络

       也许是当年破案的手段落后还是怎地,这案子终究没破。今天看来那时却有穷极生恶的人存在了。或许是他偷了饭票,准备去还一下前期奢侈消费的账债。人都说“笨贼”“ 笨贼”,终究不是正道。第三天学校就让全校各个班级统计本班学生手中的旧饭票,统一按班到会计那里去换成新的。笨贼偷了那一大捆饭票,换了你,你会去会计那里换成新的吗?绝对不会。我想这点智商这贼还是有的。也许你会给他出主意:多分给几个人去会计那里换不就看不出来了嘛?哈哈,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啊?

      也许是真正没法处理了,所以才在月黑风高的夜晚,把这一捆烫手的家伙藏到了墙缝里。这一捆饭票也要感谢我们,放墙把它们放出来牢笼,使之重见天日。只可惜这一捆花花绿绿已经没有了它原来的价值,最终的下场也只是被袁老师交给了学校付之一炬吧。

      小小的插曲并没有阻止我们劳动的步伐,在袁老师一声“都散了吧,各组抓紧干活儿”的呵斥声中,围拢的人便各自散开、各自为战了。我那时真的不懂偷奸耍滑,干活从来都是出全力的。也许是为了在众多女生面前要展示一下自己的全能。清墙基、砸土块儿、剁麦秸、挑水和泥哪一样都留下了我的身影。同组的几个女生也只是微微了了的在干些边边溜溜的小活。泼水还怕溅衣服上水点,真是没办法。用二齿子捣泥是个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马步蹲裆,双手握木把。抡到脑后拼命前抡,勾住泥后再往后拉。一下又一下,费了好几帽头子汗水活好了泥。东子和我又得用四齿叉子垛到墙基上。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干力气的活儿人有限,我们也只好干干停停,况且也不敢一下子把墙垛太高,不等他干了些就垛高,非塌了不可。各组的情况大抵是这样,总有几个像我这样的傻小子在卖力地在干活儿。袁老师在一边巡视,把握全局。

      就这样,一连五天不断垛墙才垛了一人多高,越往上垛越难,越难也就越慢。好在那时给学校劳动是不许讲条件的,耽误学习也没有家长起来反对。每个学期都要至少有一多周的时间在搞校级劳动,花样不一。不过回想那时学习之余有了教室外的劳动经历,倒也觉得比憋在教室中写作业,听老师训斥强多了。


相关文章

  • 故乡二十年之初中生活拾忆(二)

    初春解冻的老哈河变得愈发宽阔起来,春天漫过河堤覆盖田地的水又回归正路,浩浩荡荡的水流一片浑黄。在河南岸高高的土崖...

  • 故乡二十年之初中生活拾忆(四)

    八月的最后几天,学生割草大军正一点点向沙漠边推进。万绿丛中点缀着五颜六色的斑点,那些当然是埋头割草的学生了...

  • 故乡二十年之初中生活拾忆(三)

    一个放松而惬意的暑假结束了。拿过学校上学期期末的学生家长通知书,比照一下自己还有什么任务没有完成,分数已经汇报给...

  • 故乡二十年之初中生活拾忆(五)

    前面的几段都是回忆学校的劳动生活,听起来都很辛苦也很无奈。其实也不尽然,在建校劳动中也有很多快乐的,也有若干趣事...

  • 故乡二十年之初中生活拾忆(六)

    初中四年生活总体说是风平浪静,学习生活都没有什么大的波动。但其中也有那么一两点小小的浪花被激起。给那还算枯...

  • 故乡二十年之初中生活拾忆(一)

    一方饭票三两斤, 一段往事记在心。 疾书流水几千字, 真亦假来假亦真。 那是大前年回农村老家过年,和大哥一...

  • 忆中故乡

    远山 矮房 定格成永恒的风景线 弯弯曲曲的黄泥路 延伸至远方 系着儿时那不灭的梦幻 路旁的狗尾巴草和丝瓜的藤蔓 编...

  • 拾忆(二)

    文/四夕 你可能不会相信,最初了解到语言艺术,是通过一位体育老师(并无对体育老师有任何偏见与恶意)。 很多年前的下...

  • 故乡拾梦二

    (一)山 村子中间,静静地卧着山,山不大,准确的说是很小,甚至还及不上别处的一座丘陵。然而由于地处中原腹地,四周望...

  • 曲中拾忆

    (最怕音乐和情绪一同开启, 凿开猝不及防的记忆。) 闭上眼睛屏蔽掉所有的色彩, 唤醒耳朵细数着轻缓的节拍。 这次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乡二十年之初中生活拾忆(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dr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