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道家修行者,其阅读之经典不能逃离《道德》《庄子》《阴符》《悟真》四本。《道德》为万经之首,总领修行要理,性命兼备;《阴符》为命理之纲,总括金丹要务,贼道为本;《庄子》为性上之宗,总述开悟要学,明心最能;《悟真》为实修之证,总论次序要法,和合诸家。
万经之首《道德经》
《道德经》之所以为万经之首,是因为在历史上,他拥有足够地位,是道家现存第一部修行之典;在内容上,他含金量也足够重,既有命理上的述说,也有性学上的发挥,奠基了道家性命双修的基础;在修行外,他运用朴素的辩证法,在神权,皇权的历史背景下,建立了一个唯物的世界观,成为了我国哲学的开山之作。下面就粗略讲诉一下他是如何对性命进行描述的:
“虚其心,实其腹”成为了他在性命双修上最直接的体现。“心”作为中国人精神的主导,其实就是性学上的另一个代名词,而“虚”其实就是性学上修持的方法基础。从后世的《悟真篇》可以窥见一斑,“虚心实腹义俱深,只为虚心要识心。莫若炼铅先实腹,且教守取满堂金”。而道德经中“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玄牝”成为了道家命功修炼的重要术语,他在人身的四大不着之处,或说玄关一窍。其中的“致虚极,守静笃”“上善若水”等言语又道出了性学上的真谛。
命理之纲《阴符经》
《阴符》一经充满天地至理,他解释了人是因何能成仙成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便是其根本因由,而“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也。三盗既宜,三才既安”便是其直接元素。可以说《阴符经》粗暴且野蛮地暴露的修行的实质,泄露了天道的运行秘密以及天地人三才之间的关系。
性上之宗《南华经》
《南华经》即是《庄子》。《庄子》一文,言辞优美,形象浪漫,就其整体上便能使人感受到优美逸趣之感。《逍遥游》使人心性舒服,感受大自然的博大;《齐物论》使人认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宇宙观;《德充符》使人对世间的疑问得到解决,心意顺遂。之后各篇内容均对心性的开悟提供了效果,使人的心灵在极大限度上得到了禅发。古人之所以能在魏晋那样无助且黑暗的世界生存,极大程度上来源于《庄子》一书的开悟。
实修之证《悟真篇》
《悟真篇》不同于《道德经》《阴符经》等命功典籍直言修行本质,他只言修行实证的表现,从而形成的一套修行的理论次序。由现象来推导本源,这种逆向思维在道家思想中经常存在,而中医思维更是如此,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成必然有逆向思维的引导。《悟真篇》作为南派的开宗之作,却也是丹道史上的璀璨明星,与丹经之祖《参同契》拥有同等地位。后来继南派所形成的北,中,西,东等派莫能脱离《悟真篇》的桎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