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评讲评月考试卷了。积累与运用和古诗文阅读,你们自己来完成吧!
首先是你们先在小组内把这些题的答案商议并拟出来。然后推荐代表来讲吧。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评一下谁是“讲题的小超人”。不过评选前先确定做一个“讲题小超人应该有哪些要求呢?
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纷纷建议:第一,声音要洪亮,吐字清晰。第二,先读题并分析题干信息。第三,侧站要有板书。第四,知识点及答题方法要讲清楚。第五,表达清楚。让大家听明白。我边听边写在黑板上。
小组开始组织讨论习题答案了。站在讲台上,一眼望去,发现组长讲题的时候较多。我于是走了下去,开始对组长说:“组长要先把题分任务。让大家分别讲,然后能够节省时间。
讨论一会儿,又发现了问题,有小组长扭扭捏捏,声音非常小,又一次做了提醒。
过了一会,还发现有几个同学置身事外,没有参与进去,没有拿笔,不知道及时的记答案。又轻轻地拉开些讨论圈子,把梦游般的孩子推进圈子。
讨论的速度也比较难,还发现有些题卡住了,推进的时候速度比较难,当我站在讨论的学生中间的时候,其中有一题:“微斯人,吾谁与归”后边的逗号变为感叹号,解说其合理性。我班二号人物竟然把皮球踢给我:“老师,这道题我们不会。”然后一副思维堵死,毫无办法一样!似乎他们讨论的都是会的。不会的,根本不需要讨论一样。什么叫讨论?讨论的意义是什么?
小组讨论环节种种原因充分说明是我缺乏提前安排。课下重新明确小组讨论要求及问题任务分工和展示名单确定。还有小组讨论纪律要奖惩分明。
时间一再延长,勉强把最后的十分钟挤出来,开始让学生讲题。
我知道不一定能够讲所有的题,但是得让学生大胆的站在讲台上去讲题是这节课必须做的。
老师,我先讲吧。举手者:关懿祖,“大胖哥儿”一枚。说完站起来,走到了讲台前,他讲字音字形这一道题。他先讲“叮嘱”一词的“嘱”是选“口”字边的?还是“目”字边的?
同学们,先看“丁”是“口”字旁,相信大家不会选“目”字旁的“瞩”吧!
同学们,选字音题,“踽踽独行”的“踽”相信大家都不会,但“姹紫嫣红”的“姹”和“鲜花”的“鲜”我们都知道“姹”四声,“鲜花”的“鲜”一声。因此AB项排除掉。而C项中“鲜”写的三声,也排除掉,那么就选D了。你们要明白吗?
我心里一听,不禁暗暗点赞,这小子做题还是有点方法的。
老师,我讲默写题吧。艳柳同学抢先走到了讲台前。
大家先看第一句话:张岱用“见余大喜曰,你们说回答哪一句?同学们马上回答: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哪一个字是在我们在书写的时候需要注意呢?是不是“焉”来,我把“焉”写一下。艳柳就这样一句一句的依次把每一句话的答案以及关键字给大家写了一遍。之后还问大家:讲明白了没有啊?
我心里想:讲的还是不错的,只不过是没有读题干并且分析题干中的关键词。本次的默写主要让大家默写的是古诗文中的“亲情和友情”的句子,因此应该圈画亲情和友情这两个关键词。
第三题是一则新闻拟标题并标注出这则新闻所写活动的意义。这道题同学们不敢站起来了。说明有点难。
我征求大家的意见之后,最后我们班的一号人物郭旗同学站了起来说:“老师,我来讲吧。”并熟练地走到了多媒体的跟前,点开软件中的笔,然后开始圈画导语中的关键词语,并结合对关键词语,然后列出新闻的标题。
此孩子帅帅的讲题动作,很让大家佩服。这新闻拟标题看来他会的,只是标题语言还不够简洁。但是也告诉我,但凡只是前一、二名孩子敢讲,其他很多孩子不敢或不能说,这类题要加强训练了。
郭旗同学又开始讲:标志处举办该活动的意义。
这个孩子又一次圈画关键语句,从句子中概括活动意义。并归纳为三点。
嗯,是个讲题的选手,确实讲和做的都不错。但是班内这样的孩子真太少了。
下课前一分钟,我再次明确表扬三位“讲题小超人”,给予奖励!
本节课遗憾的是分组活动,组织不得力。尤其是小组讨论环节种种原因充分说明是我缺乏提前安排。课下重新明确小组讨论要求及问题任务分工和展示名单确定。还有小组讨论纪律要奖惩分明。
意外收获是,用讲题小超人激发孩子们积极性,但是还有学生不大胆自信,应该与小组提前明确任务不清有关系。
关注学生学习活动,提前布置,要求明确,小组分工合理,采取恰当激励措施,放手让学生来,静看花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