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说的各种小说
愿与君长绝(二)宋昭月

愿与君长绝(二)宋昭月

作者: 一池西斜月 | 来源:发表于2020-03-29 18:13 被阅读0次

1.

我不止一次地劝解过自己,不必羡慕另一种鲜衣怒马的人生。

父亲出身前朝累世望族,又任新朝的开国首辅;母亲是名满天下的书香才女。

笄礼时,母亲代我簪上发钗,并笑言道,当总角辫换成了高云髻,及笄一过,便为月儿待嫁东宫之时。

父亲嘱咐我,进入东宫仍需牢念满门荣宠,好生服侍太子,尽早为宋家诞下皇长孙。

服侍、生子什么的,我听红了脸。

“唯有如此,昭月,宋族多代延承的基业,才算在本朝扎稳了根,”父亲肃然握着我的手,道,“爹所有的忍辱负重,才不算白费。”

他的殷切厚望泼下来,压得我连连应诺,心中却不以为然。

家族荣宠,前庭男儿当自强,仅靠后宫一女一子来维系,终归飘摇。

及笄后,妇德、妇言、妇容课程增多,挤走了往日悠怡的豆蔻时光。这些内容我不甚费心,就能修得极好,世家小姐们纷纷艳羡传赞。而我只惦念着课前课后,没读尽兴的闲书与史卷。

次年秋猎,父亲携我进宫面圣。

观猎的五缎锦棚内,他用眼色睇道:“那儿,便是当朝太子,你将嫁之人。”

我遥遥望去,少年踏马奔腾,白衣胜雪,正是风发的意气。旁侧的女子,亦扬鞭策马,昂然与他驰聘同游,一袭红衣迎着残阳翻卷,身姿如霞似火。

一双人齐头并进,不时相视,那是,天地间的瞩目。

“顾盼生辉当如是!”

我不禁暗叹,却挪开眼,用力闭了闭,快速恢复了镇定。

“你该看到了,太子旁便是太子妃,顾家的女儿,”父亲冷冷一嗤,“也就身世略高于你,琴棋书画样样不通,性情还蛮横跋扈,绝非你争宠的敌手。”

我不可察地锁了锁眉,旋即薄声道:“是。”

如父亲所料,嫁进东宫后,太子十分中意我,常同我吟诗作对,约棋赏画,对着我的笑意,总是淡淡欣赏。

他一笑,我便懂得了自己在他心中的位置。于是我亦回之一笑,以示晰然。

不过,偶尔他也会漏掉我的回笑,迫不及待将目光移向太子妃,盛着那么昭烈且浓炽的爱意,追随她而去。

我看得有多明白,她便有多看不明白。

明目张胆地生妒,气恼,给我使尽了幼稚到不行的绊子。

许是生活太无趣,或者,被她幼稚多了,我也变得幼稚起来。总之,我打算逗逗她,也帮帮她。

我越冲太子扮柔弱,她学不来,便越吃醋;她一吃醋,太子就不得不去哄。越哄两人感情越好,我倒乐见其成。

只有太子叫苦连天:“昭月,你可把我害惨了。”

我仍作淡淡一笑。

心想,多有趣。

惟独一次,出了真意外。

我拿“俗气”讽刺她;借“故剑”之典,向她敲明太子的情意;又说“宫闱内舞剑不合体统”,想她间接读懂陈致对她的宠溺与包容。

谁知她动了真怒,举着剑一路追杀。陈致平日被我的设计折磨得够呛,此刻自然是不帮我,全程解气地笑看着。

我暗嗟,失道者寡助,古人诚不欺我。

可失道者不仅寡助,还遭天谴。我后脚一滑,跌进了水池里。

2.

太子催她向我赔罪。

第一回,她居然抱了一大捆荆条,跑到我殿前,说是要“效仿廉颇,负荆请罪”。

我躲在殿内笑得不像自己,偏不开门,好奇她后续还能整出什么新鲜花样。

大抵是无功而返,被太子训顿指点了一番,她第二、三回,带来了药和桃酥,没什么新意。

第四回,她在殿前哀嚎:“月月,我的好月月,我亲手折了只风筝,你要不要看看哇!”

嗯,这次倒有点意思。我整理表情,对着铜镜装好不悦的样子,给她开了门。

她霎时如释重负,开始絮絮叨叨地向我介绍那只挺丑的风筝。什么满月是我啊,筝线是她啊,还扯出一大堆寓意内涵。

“怎样月月,我是不是很用心?”她满怀期待地望住我。

幼稚。和你使过的绊子一样幼稚。

但我却浅浅垂眸,像故意往太子怀里扮柔弱那样,又装出一脸临水照花的温柔,细声道:“还行吧。”

在她面前,我总是忍不住扮演各种各类的角色:心机做作的,温婉良善的,清高出尘的,刻薄小气的……

而她每一个都看不穿,每一个都看不透。

她果然呆呆盯痴了,一双圆杏眼不停地眨巴,像快哭了似的。

我牵她至书案前。她的手有点糙,不似寻常闺秀般软玉柔荑,掌中结了一层厚厚的武茧。

心底某处,仿佛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但我清楚,她手上结着的,只是另一种截然迥异的人生,不必羡慕,仅此而已。

我提笔,思量许久,却在筝面上写下了一行家喻户晓的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她问我为什么。

大概,我真心很喜欢眼前的生活。

无论是我,琬瑜,抑或太子,我们都希望彼此之间,长长久久;这样的岁月,再长久一点。

但我当时,终究是错忖了。

其实,愿与人长久的完满,仅是沿途,千里共明月的离诀,才是结局。

3.

父亲递往东宫的家书愈来愈频繁,每封必将问及我子嗣的情况。

我虽不胜其烦,却也有过疑虑。

看上去风流多情的太子,实则私下甚少召我和琬瑜侍寝;即便侍寝,也多是和衣而眠,极少行房事。

直至许良娣进了东宫,几乎夜夜承宠。琬瑜因此吃味不少,我直觉另有隐情,只能尽量宽慰她。

承元十五年,高祖驾崩,太子陈致即祚。

我封了贵妃,琬瑜当了皇后,一个什么都管不清楚的皇后。

陈致索性又把协理六宫之权扔给我,位同副后,让琬瑜落得清闲,好方便自己日日陪她谈情说爱。

我为此给了陈致相当数量的白眼。直到他把半个文库的藏书都搬进我宫里,才算勉强原谅他。

许良娣封了妃位,封号却极有意思。

宸妃。宸者,帝也,以示莫大恩宠。

我心底觉得她配不上,也不便多言。

宫院深深,但并不沉寂。每天旁观着陈致与琬瑜欢欢喜喜地插科打诨,光阴快乐起来,便迅疾流逝,日复一日的飞曳无声,也是日复一日的静好安稳。

惟有缺憾,是我们俩都缺个孩子。

我觉得缺憾,是因父亲在前朝催得紧;琬瑜觉得缺憾,是因为她太爱陈致了。

我请过太医,太医说我体质本虚,不易受孕,只能慢慢调养。既然无法强求,我心下反而沉定。但琬瑜不一样,她是那般逸采神飞的女子,陈致又那么爱她,没有不孕的道理。

我安慰她,说,会有的,孩子一定会有的,他或许,只是暂时迷路了。

“迷路了……”琬瑜呢喃道,失神盯着自己扁平的肚子。

“对,迷路了,但他一定会找到琬瑜的。”我有些心疼地揽住她。

“那……我若生个女儿,就要像月月这样!”她倏忽笑了,面容粲然生辉,熠熠如初见,“才华横溢,什么都懂,一学便会。”

“可千万别像你娘亲啊,傻傻的,笨笨的,学什么都不开窍……”琬瑜继续笑着,还煞有介事地摸起空无一物的小腹。

“若是个男孩……就像陈致吧,挺好的,讨女孩喜欢,”她微垂地眉眼弯弯,处处漾着春风拂水的温柔,“帮娘亲,多拐几个乖媳妇进门呀。”

我瞧着,愈发酸涩。

琬瑜缠我教她女红。

一针一线,那双习惯了挥枪弄剑、覆满武茧的手,在红烛高烧下,愿细细捏起针头,穿引薄薄的丝线,一遍又一遍,缝织着一件件小小的衣服。

犹记当年扬鞭策马,一袭红衣敌过残阳,如火似霞。我遥望她驰聘的马场,像是在观望着对岸。观望一种,我不必艳羡也不曾拥有的人生。

而今,昔时那个女子,却朝我所在的彼岸,涉水而来。步步笨拙里,我依然望见了,她正昂扬着地,满心欢喜。

4.

新帝继位又过了两年,后宫仍未诞有龙嗣,一时前廷躁动,各路谏言纷至。

我向陈致提出开展选秀,他待我素来温和,第一次生了震怒。

“陛下,”我迟凝半晌,终道,“这是……皇后娘娘的意思。”

陈致滞愣,瞪目与我默然相对间,内心似有惊涛骇浪般的波动。

“娘娘说,身为皇后,始终未能替陛下诞下嫡子,是她的失职,”我缓了语调,略带感伤,“琬瑜她……只是太内疚了。”

陈致转过身,仰起头,太极宫内灯火璀璨,他背影哀伤如重重迷雾,弥漫渐深。良久,颤着声道:“……是我,是我对不住她。”

“昭月,你告诉她,我不需要她为我生儿育女。我只要……”

又隔了许久。

“……只要她开开心心地守在我旁边,永远能陪在我身边,便好。”

他最后的辞气,是近乎哀求的软弱。我却只觉得齿寒。

“这些话,”我忍了几忍,才道,“陛下还是亲口告诉皇后娘娘吧。”转而福身一礼,径自告辞。

走出太极宫,殿外皓月落霜,扬下惨淡的白光。在这渺渺白月里,我眼前浮起琬瑜每晚烧到深夜的红烛,和她笨笨拙拙、仍一遍遍耐下心穿针引线的样子。

那不是陈致的一句“需不需要”。

那是琬瑜灌满爱的希翼,是属于她自己的快乐。

5.

我原本是不信佛的,我不信任何神明。

但琬瑜信。

或者说,她比较笨,底下小丫鬟讲什么她便信什么,日日在我耳旁叨念,宫外净玉寺求子最灵验,不厌其烦。

光说说也罢,但我忘了,她是个头脑极其简陋、心动直接等于行动的奇女子,一逮住机会,就微服拽着我溜出宫,偷偷去净玉寺烧香拜佛。

寺殿内,琬瑜静静跪在软垫上,双手合十,微阖双眼,唇角牵动柔和笑意,是满脸的期许与虔诚。

我侧目瞥了瞥她,佛台之下,抬首凝注着那尊神佛金像,仰之弥高。

“如果你当真灵验,”我也静静合了掌,闭眼默道,“请听见我身旁女子的心愿吧。”

不知是因我祈祷奏了效,还是琬瑜多番的虔诚终于打动神明,半年后,她真的有了两月余的身孕。

我看着她喜极而泣地扑进陈致怀里,陈致僵住身子,小心翼翼地扶正她,直直盯着琬瑜平坦的小腹,也喜得失了神。

从东宫到未央宫,我陪她一路走来,自然更是同喜。我向皇上请旨,这段时间搬去与琬瑜同住,好亲自照顾她的点滴。

琬瑜也着央陈致。她一求,他便没有不应的道理。

繁琐的六宫协理权,又往下撒给了许宸妃。

我则专心专意呆在未央宫,大到膳食药服,小至驱蚊焚香,无不经我一一照应,生怕出了差错。

“这一胎,可是嫡长子呀。”我俯下身,瞧着她尚平坦的小腹,轻轻用指腹戳了戳,不禁笑意盈盈,“里面住着的,可是未来的小太子呀。”

“我倒想先生个小公主,”琬瑜挽唇笑道,“若陈致惹恼我了,我就把女儿挂在他脖子上,让她父皇父皇地叫不停,烦死他。”

我遐想起那场景,亦大笑:“也好,也好。”

中宫有孕的喜讯传出后,父亲的家书像飞雪般纷扬而至。

信中斥我无用无能,又道,当今圣上有意扶持母族许家,压制宋家的手段狠厉,更甚先皇。在朝为官的宋氏子弟,远调的远调,发配的发配。

他令我多笼络帝心,重擅圣宠,惟有我诞下皇嗣,与顾家争储,方为巩固族本的长久之计。

读罢,我一阵胸闷气赌。

我虽素不理会前廷纷争,可宋家近些年,倚恃祖辈的累世功勋、父亲的首辅相位,是如何徇私枉法贪得无厌,我多少心知肚明。

这些鼠目寸光的短浅,我只觉脏得很,厌得很。纵使现下新帝大刀阔斧,又如何?

人各有职,宋家不司其职在先,则圣上肃清朝纲,本为天子之责,何怨之有?

我如是回信,奉劝父亲应当对内整顿,切莫仅寄望于子嗣。后续家书又来了几封,我倦淡已极,便不再管。

6.

琬瑜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圆滚滚的,像托着小皮球,又像我们日渐膨酵的喜悦。

她说,若是个男孩,就叫陈知顾;若是个女儿,就叫陈念瑜。

我笑,凭她那点少得可怜的墨水,能想出这一层含义,真是难为她了。

知顾,念瑜。

顾琬瑜,是陈致永生知许的琬瑜,永心惦念的琬瑜。

怀胎七八月,琬瑜的饮食起居一直由我经手,照料精细之至,从未出过半分差池。而即近临盆,反倒生了许多惶恐。

我不懂接生,难以亲自监料。可人多手杂的接生,最是易被不轨之人设计陷害。

琬瑜出身清正将门,母亲死后父亲深情如许,再未续弦;但我从小所处世家大族,见惯了妻妾间彼此谋害子嗣,不免遗下后怕。

我专程回宋府,寻来了当年为母亲接生的稳婆,也是一直照顾我伴我长大的奶娘。我把她接进宫,好生恩惠着。

我问琬瑜,愿不愿意让我的奶娘帮她接生。

自怀孕后,琬瑜总是笑的很温柔。

她说,她相信月月,她什么都听我的。

我抚着她的手,努力沉下气。毕竟到了这个时候,我也只能选择相信与祈祷。

可是。

可是。

7.

琬瑜临盆那晚,我和陈致一同伫在未央宫外。

是个再寻常不过的秋夜,萧凉的,暗沉的。冷而涩的风,隐没月色,雨丝如银线般吹散,淹逝了星光。

我与他并肩相立,却默然无言。

未央宫内灯火通明,亮红如溅血,随一声声连绵凄厉的呻叫,朝外泼出来。

陈致背了身,而我仍死死盯望着,惟闻自己一跌一宕的呼吸。

时间,漫长,难捱。

一分一秒都刻遍我身体,钻进我的不安里。

“陛下,贵妃娘娘……”

殿门开了,来人躬着身,咽下哀痛的语气。我听着,刹那什么都看不清了。

“……节哀。”

我顺声倒地。

苏醒后,我召来侍女,问她们皇后娘娘怎么样。

侍女哭哭啼啼,说,小皇子未出世便胎死腹中,皇上已经追封他为皇太子了。

“皇后娘娘!本宫在问你皇后娘娘!”

侍女被我反常的躁怒吓住了,弱弱道:“皇后娘娘身子虽虚,但尚且安好……”

我微微缓了口气,想到琬瑜丧子之痛,转瞬又被排山倒海的悲恸席卷:“怎么会……怎么会……”

“娘娘,”侍女略疑地睇了我一眼,“陛下说,此事与接生的稳婆,脱不了干系……”

“可,那稳婆不是您……”侍女强敛着迷惑,吞吐道。

我愕然望定她。

滚过背心的寒栗感像一张密网,朝我铺天盖地地撒来。

8.

我独自扶着朱墙,一壁一壁,踉跄向未央宫,跪进她跟前。

琬瑜半倚在床榻边,手里只攥着那些小小的衣服,正寞寞丢神。

“月月…你来了……”

我泪眼婆娑,哽咽道:“琬瑜,不是我,真的不……”

“我知道的,”她眼底,仅闪过一霎的迷蒙,转而澄定,不再杂一丝疑虑,“月月我知道,不是你,不会是你。”

见我哭得难受,她甚至安慰般地,朝我强强笑了一下。

可现在最难受的,明明是她自己啊。

多久。又过了多久。

她用指尖,一顿一顿地划着手里的小衣服,低低道:“可我,也不知道是谁了……”

那是怎样的遽痛,痛得我五脏六腑似被放在刀刃上,一寸寸绞过。

那儿。如今平扁空坦的那儿,曾经是圆滚滚的,融载满十个月来点点滴滴的喜悦。一夜之间,它幻灭成一摊血,像往心头,撒了场弥天的红雪,茫茫覆盖,又像痂,沉沉结固心底。

我清楚琬瑜她太痛苦。

可最深的痛苦,是她只能承受着没有出口的痛苦,却全然不知,这痛苦该倒向谁。

良晌,她对着手里的小衣服,缓缓旋出一个温柔慈悦的微笑。

“琬瑜你别这样,”而我泪水驳然,颤手去抚她的脸,“你哭吧,哭出来好不好,你不要笑了……”

她置若罔闻,依旧旋着笑意,久久,久久地停在脸上。

“月月,等孩子一出生,无论多疲累,我定要冲他摆出最温柔的微笑!”

“什么嘛……”

“我要让他知道,自己娘亲是一个特别温柔特别好的女子。”

“……他闭着眼看不见你啦……”

“哎不管啦,反正,你到时候也得跟我一起笑!”

“……”

“因为,他必须还得知道,月娘娘也同娘亲一样,是最爱他的女子。”

她饯诺般,漾开最温柔和婉的笑,却像锐利的芒刺,生生扎进我眼里。

这笑容本该对着的襁褓,和它背后本该有着的情绪,都是空无一物。

我缝了眼,不忍见。

我想我这辈子,都不忍再看她了。

9.

圣旨很快下来。

首辅宋昀,买通稳婆,蒙蔽贵妃,谋害嫡长子,其罪不可赦,当伏重诛,即日斩杀。

贵妃宋昭月,虽被瞒情,实为帮凶,废贵妃之位,贬为贵人。

我听得一脸震愕。

一时分不清何为虚,何为实,何为真,又何为假。

父亲虽忌惮琬瑜腹中的皇嗣,但稳婆之事,全由我亲自经手,母亲尚被我瞒下,他更毫不知情。何来…何来……

我跌坐委地。

可眼下,圣旨已定,说什么都无用了。

一切,就像冬雪融尽后的冰凉。

都怪我。都怪我。

如果不是我自作聪明,不是我擅作主张。琬瑜不会胎死腹中,父亲不会冤错斩杀,宋族也不至沦落到彻底失势。

都怪我。都怪我。

是我找来稳婆,才害死了琬瑜最爱的孩子,才给了歹人构害父亲的借口,才有了旁族打压宋氏的机会。

都怪我,都怪我,都是我的错……

我施施挪步太极宫,向陈致,跪拜如仪。

“恳请皇上,废黜臣妾。”

像是早料到我会来,他搁了朱批。御案烛台幽微下,陈致木然望定我,神色散着细细的迷离。

“臣妾愧怍陛下,愧怍皇后,愧怍家族,更愧怍于自己。时至今日,情难苟存。”

“但弃世何易,偿罪何难。臣妾自知罪孽深重…”

忽转然间,竟想起了那枚不停碎碎往我耳边叨念的明媚的唇,画面擦亮般,又迅灭。

我不禁苦笑了笑:“…皇后娘娘常与臣妾说,净玉寺的菩萨佛祖,求子最灵验…”

“臣妾余生,只愿修行于净玉寺,替皇后娘娘祈福积德,惟盼娘娘,早日能再诞龙嗣。”

我扬首,再一叩拜:“望陛下恩准。”

今夜的太极宫,不复往日璀璨,只余零星几盏烛灯晕着泛泛的昏黄。

陈致端坐于高台,隔我很远。

可我分明在一痕黯淡光线里,瞥清了他两行怔怔滑落的眼泪。

“昭月此行,只为赎罪。今夜辞别,与君长绝,”我亦哽咽,复拜,“此生恩情,来世再报。”

太多的情绪,一阵叠一阵漫涌过他眸底;像他旁侧的烛火,一跳跳跃着光,却总是辨不清楚。

晌久,他哑着声音:“如果这样,能让你好受一点……”

陈致埋低了头,道:“……那你便去吧。”

“昭月…铭感陛下恩准。”

我俯身,长跪深深。强忍多时的泪,终顺势淌落下来,一颗一颗地,逝进金晕锦毯里。

月勾西斜,烟霭寂寂。

我回首时,这遍眼的高墙銮宫,雕梁绣柱,皆沉沉跌入夜色,暗成一段段阴晦且孤冷的剪影,戚然伏满天地。

“轻燕绕画堂,绮筵张,恋虹梁。”我望着,却偏想慢声吟起了:

“……清风明月繁星夜,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可我的好时光。我们的好时光。

终究都辜负了。

10.

看似清简无华的净玉寺,倒十分古朴考究。

我剃了发,乌丝三千如云委落。寺内一缭缭的白檀木香,卷嗅在鼻尖,伴着一盏青玉枯灯,我曾经咽下的,和咽不下的,便都作了前尘。

原以为,时光快乐起来,才会飞曳似采采流水;如今我惟余淡漠,深居简出的日子竟也幻化成风般,一逝便是七年。

七年。七年我一直坚持着同一件事情。每逢嫡长皇太子的祭日,总要在佛祖面前,悄悄点上几柱香,再虔然祈祷一夜。

那日,亦是皇太子的祭日。

我如常往殿里上了香,双掌微合的顷刻,寺外忽传来国丧的消息。

我心念稍动,想,国丧,皇太子的国丧,不是七年前的今日么。

一旁的小尼姑们叽叽咕咕着。

“听说,是皇后娘娘薨逝了。”“啊…皇后娘娘不才二十余岁…”“唉宫中事纷,谁知道呢”“真可怜呐…”

窸窸窣窣的话语,仿佛是寺里廊檐下啄食的乌鸦,惊了声,散落一层层破碎的哀鸣。

哀鸣。哀鸣又像什么呢。像七年前,那晚秋风刮着的哭嚎。

哭嚎。哭嚎又像什么呢。像我此刻咬破了的,泣血的嘴唇。

嘴唇。嘴唇又像什么呢…又像回到,往日明媚娇艳的好时光。

我赫然撑开眼,死死瞪住那尊仰之弥高的佛像。它敛眉善目,胸怀慈悲,普渡苦难。

我却只有恶毒的目光,如火如炬,逼眼泪滚烫地烧灼着脸。

咬碎了牙,向它低声恨道:“……你骗我。”

11.

当夜,琬瑜的贴身侍女来净玉寺,递予我一帖纸笺。说是,皇后娘娘自裁前写下,要交与我的。

我颤着手展开,泪水滴溅在薄薄的纸。心想,七年了,她的字怎么还是这么丑。

“月月。”

这一唤,仿佛她仍瞧着我在笑。

“见字如晤。”

这四个字,还是我教她用的。她哪会写信。她只会“你好哇你好哇!”,声如洪钟地朝人打招呼。

“月月,不必为我难过,我没有离开你。”

“我只是,去忘记痛苦的事情。”

“不信你抬头看嘛。”

我应声抬头,含着泪,惟见一片秋月茫茫,又怔然垂下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折了信,我蜷着身失声痛哭。

她说,“我搬去住住月亮,陪着你呢。”

(昭月篇初版未修改,作者已崩,已弃)

相关文章

  • 愿与君长绝(二)宋昭月

    1. 我不止一次地劝解过自己,不必羡慕另一种鲜衣怒马的人生。 父亲出身前朝累世望族,又任新朝的开国首辅;母亲是名满...

  • 与君长绝

    锦水汤汤,与君长绝。很多年以后,我一直在想如果当年我没有做错选择的话,我们之间是不是就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呢! ...

  • 愿与君长绝(四)陈致

    1. 十四岁那年,父皇命我去结识一个女孩。 她是顾大将军的独女,母亲乃前朝的嫡长公主。她出生当年,前朝覆灭,母亲自...

  • 愿与君绝

    涉世甚深,罪孽深重,负多人。不交心。 纪实 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 愿与君绝,有棱磨无棱,有痕搅至合。 深知...

  • 日暮拾流萤

    楔子 那年,你轻咏上邪,说欲与君知。 后来,水未竭,夏未雪,天地未合,却说我愿与君绝。 01 2013年12月25...

  • 愿与君长绝(一)顾琬瑜

    1. 我死了,但忘了自己去世的原因。 原本我没意识到这件事。 因为我看得见五颜六色,听得见四面八方,周围真真切切。...

  • 我愿与君绝

    你启唇似又要咏遍上邪,说的却是我愿与君绝。 01 Y先生 2015年的暑假,认识了Y先生。记得那次的歌贴开的是《...

  • 与君绝|七愿

    一愿:你我陌生如初,生活平静如初,不识爱情模样,你我还是单纯脸庞。 二愿:路过商店橱窗看见摆放的婚纱不会想到你,梦...

  • 『我愿与君绝』

    “如血残阳暮城上,嫁衣灼艳舞断肠…” 一阙新词在戏子口中婉转成曲,台下有人却泪断成殇… 待得他心心念念赶回长安,好...

  • 我愿与君绝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红尘道场,我们每个人自出生起,就有一本属于自己的生命册子,不容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愿与君长绝(二)宋昭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mu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