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想选择六点半的共读,但不愿我的早起打扰到家中孩子甜美的梦境,而悄然调整了计划。这份决定,虽微小,却如同《教学勇气》中所倡导的温柔而坚定的力量,让我在教育的征途上,再次学会了平衡与理解。于是,我选择了与闫老师一同,在线上共读的殿堂中,开启了一段心灵的深度对话。
这是我第二次踏入这片由文字与思想交织而成的海洋,与上次初尝时的忐忑与紧张截然不同,这次的我,仿佛穿上了一双更加合脚的鞋子,在共读的旅途中更加自如地行走。在这个无界限的空间里,我勇敢地敞开了心扉,那些平日里或许难以启齿、深藏于心的教育感悟与困惑,如同清泉般汩汩流出,与同仁们共鸣。这种畅快淋漓的交流体验,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学勇气》不仅仅是一部书籍,它更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在教育探索之路上的前行方向。
书中,帕尔默教授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引领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它不应是高高在上的灌输,而应是一场师生间心灵的相遇与共鸣。正如我今日所感,当我们愿意“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去观察世界,以平等和尊重的心态去理解他们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份情感时,教育的奇迹便开始悄然绽放。这种转变,不仅是对学生的温柔以待,更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它教会我们,教育的成功,往往源自于那份能够穿透恐惧、建立信任的勇气。
而这份勇气,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而言,都是一场艰巨的挑战。正如我今日所见,闫老师——一位特教幼儿园的教师,她的声音非常甜美,从屏幕中传到我们耳朵里也显得格外坚韧而温暖。共读区的杨老师问她怎么有那么多耐心去面对那些需要更多关爱与耐心的特殊孩子,她很谦虚,说自己没有教学的压力,只要帮助孩子能正确去生活即可。我们面对问题孩子都很痛苦,别说去面对特殊幼儿了,真心佩服她没有丝毫退缩,反而以无尽的耐心和智慧,为那些孩子编织了一个个关于希望与梦想的故事。她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在教育道路上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与挑战,同时也激励着我们,无论面对何种学生,都不应轻言放弃,而应保持那份最纯粹的教学勇气。
我还借助这个线上共读机会,询问了关于我堂哥的那个肢体残疾,眼睛失明的孩子的教育方法,闫老师没有嫌我麻烦,其余老师也没有因此而离开共读教室,而是耐心听我说完,真是让我感动。通过共读,我发现我不再怕《教学勇气》这本书了。
《教学勇气》提醒我们,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一场自我发现与成长的旅程。它要求我们在面对学生的同时,也要勇敢地面对自己——那些内心的恐惧、不安与不足。只有当我们敢于正视这些不完美,勇于在失败中寻找成长的契机,我们才能真正地成为学生生命中的引路人,陪伴他们一同走过成长的风雨,迎接属于他们的彩虹。
因此,让我们铭记这份教学的勇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未来无论遇到多少挑战与困难,都请记得,你并不孤单。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有无数的同行者与你并肩作战,共同书写着属于教育事业的辉煌篇章。而这一切的开始,就源自于那份敢于蹲下身来、用心去理解每一个孩子的勇气与决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