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县城做题来到大城市上大学的四年,只身一人来到陌生城市工作的十年,十年里结婚生子,工作、婚姻、家庭,回望当时觉得艰难,可是越走越坚定,越走越有力量。看完陈爱芬老师的《与负面情绪握手言和》,你也会找到答案,得到力量,那就是——把自己打碎,让改变发生。
张爱玲写过一篇短文《非走不可的弯路》,大意是长大的女儿选了要走的路,母亲劝告她,不可走此路,艰辛异常。她反驳道:“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撞得头破血流后才发现母亲说得没错,这条路果然荆棘丛生。当她发现自己女儿也要走这条路时试图劝阻,女儿给了她同样的回应。她笑笑,嘱咐女儿小心。人啊,只有自己在困境中不断挣扎才能找到黑暗隧道的出口。
女人都害怕衰老,可是恰恰相反,相较二十几岁的自己,我更爱三十几岁的现在,虽然没有二十几岁满脸的胶原蛋白,但是我的阅历、见识和气质也是二十几岁的自己所没有的。这些都要感谢我的爱人、我的孩子和我身边的一切。一个普通人,特别是女性也可以把自己活得通透不普通。在这本书中,陈爱芬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法论。
首先你要爱自己。你是女儿、妻子、媳妇、母亲,可是首先你是你自己,爱自己,先成为自己。陈爱芬在书中说:“很多时候,我们能做的唯有爱自己,让自己开心、喜悦。”
嬉闹的孩子把家里搞得一团糟,老公忙着打游戏对孩子不闻不问,这时候让你不开心的是老公或孩子?一行禅师说:“当生气时,我们会倾向相信愤怒是由别人造成,而将所受的痛苦都责怪到别人身上。但是如果深入地观察就会明了,造成痛苦的主因,其实是内心那颗愤怒的种子。”每个人的情绪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你要离开当前的位置,找到让自己开心、喜悦的事情,逛街、练瑜伽或者喝杯咖啡,最后问问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我们很难改变别人,唯一能做的是让自己开心起来,自身的能量提升了,原来的问题似乎都不是事。爱充足了,寻常琐事也会生出喜悦。
其次你要看到自己。心灵作家张德芬说过:“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当你指责老公洗完澡把卫生间搞得一团糟屡不改教时,其实是你“内心的小孩”被唤醒,和老公不同生长环境,多子女的家庭经常被忽视需求,那种不被重视不被尊重的情绪只是在此刻被唤醒。该怎么做呢?仔细看,看到你内心那个小孩了吗?允许它的情绪,接纳它的情绪,给它一个拥抱,它就会慢慢地释放。
情绪就像一个信使,是要告诉我们一些信息。当我们明白情绪不是我们自己,只是我们身体的生理反应,我们就可以选择情绪,我们就有机会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这里我有个秘诀——自己说给自己听。
卡尔.罗杰斯说:“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世上如果没有这样的听众,那我就自己对自己说,或者用文字和自己对话,问题就在自己对自己的“倾诉”中迎刃而解。
最后,你可以微笑地拥抱现在的自己。列夫托尔斯泰说:“记住,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快乐和喜悦本来就应该是我们生活的常态。你以为有钱才能快乐,住大房子才能快乐,涨工资才能快乐,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你想快乐、喜悦,当下的每时每刻你都可以做到。
马丁.塞林格曼告诉我们,“喝香槟、开跑车是愉悦的生活,但不是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生活是每一天都用你的优势去创造真实的幸福和丰富的满足感,这是在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上——工作、爱情、教养孩子等,都可以学着做到的。”快乐和喜悦就在我们生活着的每一天,在人与人的联结中。
时间让我们增长年岁,达到生理的成熟,可是心理上的成长,却需要我们自我不断的努力。成长是一辈子的课题,从“心”做自己,它不容易,却可以让生命变得丰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