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参加招聘时的心情。
那是京东的一场校园招聘。偌大的大礼堂,挤满了大约上千人,过道里也吵吵闹闹地坐了好几溜。这是我第一次切身地感觉到求职的压力。这么多人,竞争十来个岗位,这和在北京摇车号的中奖率也差不离了吧。
宣讲人员激情万丈地翻着PPT,讲着各种管培生如何如何,只记得待遇极具诱惑力,让我们这些还未见过工资长啥样的应届生大开眼界,会场马上开始躁动起来,兴奋的情绪开始传染,会场的温度被这种情绪推升,“能在京东工作真是太幸福了”这种想法油然而生。
有的招聘令人艳羡,而更多的招聘则让人体会到一种成分复杂的焦虑:各种单位宛若神祗一般的做派,HR们口吐莲花般的宣讲,笔试之后的各种面试: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甚至还有手工测试、心理测试……花样百出地折腾。而在经历了简历投递、笔试面试的一整套流程,却总是拿不到想象中的offer。
长期如此被打击,求职者的心理当然会发生微妙变化,烦躁、急切渐渐滋生。他们会觉得哪怕得到一次部门面、总裁面的机会,都有如神赐恩典。在面试时,他们也会渐渐不自知地抛下尊严,对HR的一切询问,都是各种yes。至于待遇,更是羞于主动提起。要是HR问起,你对待遇有什么期望呀?很多求职者都不太有底气,生怕一句话说不对,被HR十动然拒。
求职求职,一个“求”,便昭示了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不对等关系。关于求职有太多真真假假的段子,比如你无心捡起了一个纸团因此被录取,比如你在公司门口没有和一个土里土气的保安打招呼,结果没被录取——因为这个土保安就是董事长;比如你用苹果手机,就会有HR认为你不能吃苦。很奇葩吧?但这就是真事儿。
虽然段子肯定夸张了点,但是不同的用人单位、不同的HR有着千奇百怪的尿性,这是实话。有不招处女座的,有只招处女座的,有要求必须有恋爱经验的,有要求已婚已育的,也有要求未婚未育的,有要求腿长多少、胸围多少的,花式套路令人目不暇接。应聘者要是斗胆问“有没有底薪和双休呀?”,就会有HR傲娇地回复说“底薪只是一个公司出于人道主义为让那些没有能力的人不饿死而给予的帮助,来这里工作,请忘记底薪,忘记双休。生活工作化,工作生活化。”此言既出,能让不少求职者自惭形秽:哎,是我格局太low,配不上如此高大上的公司。在碾碎人的尊严的领域,堪比招聘的估计就只有驾校了。像曹操那样只看优点不挑毛病的HR是越来越难得了。
这位HR是不是拽爆了?我没当过HR,不过我斗胆猜测,是不是一些HR觉得,自己手握着能够影响求职者一生的权柄,能够站在高处为求职者“赋权”,心中既有一种施恩的怜悯,又有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挑剔。当然,每个工作岗位有其要求,该挑的地方要挑,但很多的HR有着过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只要求应聘者奉献、拼搏、奋斗,却不太喜欢讲自己能够给应聘者什么待遇、什么晋升通道,而这才是应聘者最关心的事儿。话说回来,以贵公司的斤两,真有底气选这选那的么?更多的公司,估计是抱着谷歌苹果的野心,做着鸡毛蒜皮的买卖。和谈恋爱一样,你想追宋慧乔,你就得有一张宋仲基的脸。你就一宋小宝级别的公司,还要求员工跟林志玲似的,想太多了吧。当然啦,如果你是宋小宝级的应聘者,被林志玲级的公司拒掉,也别抱怨社会不公怀才不遇什么的,这样的话你就和那些蛇精病HR一样讨厌了。
所以,我赞同一个观点:不谈钱的招聘就是耍流氓。如果招聘者只给你讲梦想、讲情怀、讲愿景、讲成功、讲奉献,那你就该小心提防了,说不定你应聘成功后,公司会让你每天和月薪三千的同事们一起在店门口跳小苹果,这就是该公司充满情怀的企业文化。在每个咖啡店都在谈论A轮B轮的创业风潮下,公司像雨后的蘑菇一样到处冒,这就保不齐有几只毒蘑菇。遇公司不淑的风险并不亚于遇人不淑,青春苦短,耽误别人的工夫是最大的犯罪,被耽误工夫是最大的损失。招聘者更该明白,大多数公司都只是庸碌之辈,缺了谁,地球都照转,千万别自命不凡、眼高手低,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把竞争对手贬得一文不值,这才是真正的low。
————
作者:吴迪
微信约稿:woody602
如果能扫码关注我的微信公号就更谢谢啦~
神经元,人类思考活动的基本单位
![](https://img.haomeiwen.com/i53993/7d8519c6a9412b7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