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变革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升级,这种变革作用将越来越大。
移动互联网催生了自媒体行业,使得很多人摆脱了上班的束缚,成了一个半自由人,几乎可以随时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而很多时候,这种工作恰好也是他们的爱好。
自媒体行业的蓬勃发展大潮,似乎未见有要停下来的迹象,很多人依靠自媒体创建了自己的平台,收获了自己的粉丝,攫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入坑早的,效益好的,可能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
在今天,财务自由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一代的奋斗目标和美好愿望,但是对于普罗大众而言,这样的目标无异于痴人说梦。
几百年前,著名的大诗人已经揭示了自由之重要可以超越生命和爱情,在这个浮躁、压抑、艰难的时代氛围里,自由这两个词显得更加珍贵,更加迷幻,更加让人心向往之。
相较于财务自由,其实,还有另一种自由,另一种更易实现的自由——职业自由。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打卡制的上班生活已经在无形中麻木了人们的身体和灵魂,每天的工作,就像是机器在有规律的转动。
陈丹青在一期《圆桌派》上说,现在的人不是不喜欢工作,而是不喜欢上班。千篇一律的工作方式和节奏,迟早会让人怀疑人生,我们必须改变这样的状态,方能彰显生命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互联网为职业自由提供了强大的基础和平台,依托于互联网,完全可以告别坐班式的生活,摆脱老板的束缚,想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工作,想什么时候工作,就什么时候工作,真正实现职业自由。
虽然,与财务自由的状态相差甚远,但至少这也是一种自由啊!
如今,很多工作其实可以实现“居家式”办公,比如编程类,设计类,广告策划类,翻译类,文化艺术类等不依托或者不过分依托于机器或团体合作就可以完成的工作。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以及国际分工的细化,未来,我们每一个人只需要负责其中的一环即可,而分工的细化,将会导致的另一个影响是,将会有大量的需求发布于各种各样的平台,只要你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就可以去竞标,完成,拿钱。
具备职业自由的意识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你知道未来的发展趋势,就可以从现在开始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毕竟,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根据一万小时定律,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大概需要持续投入一万小时左右。因此,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去培养某一领域的能力,如果这个领域恰好是自己之前的工作,那么,实现职业自由就再简单不过了。
如果是另起灶炉,五到十年的时间也足够了,足以在退休之前告别打卡,开始新的工作方式,在家里,在湖边,在山顶,一台笔记本,足以解决所有问题。
我觉得最值得投入的两个行业是写作和翻译。
写作其实并不需要什么门槛,只要有足够的输入,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有倾诉和表达的欲望,加上持久的练习,一定可以成为一名写作的好手。
翻译的话,如果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而且对翻译感兴趣,完全可以尝试。
2020/01/3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