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果要说《史记》当中的人物篇。
那么,给我最大感触的便是这位被公孙昆邪称作为“李广才气,天下无双。”的汉之飞将军李广。
李广的家族三代从军,而他祖辈更是大名鼎鼎楚国大将。
按理来说,李广出生在将门之后,前途本应该说是一片大好光明。
可似乎上天似乎到了最后也并没有眷顾在这位垂暮老人。
他从年少到垂暮之年,一共和匈奴作战大大小小七十多次,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了。
那时,只要有李广在的地方,匈奴听说了都会主动避开这位“射雕能手。”
而他被活着了还能够单枪匹马从敌营队伍抢走武器马匹,孤身逃回汉朝。千年来可能也就只有这位射雕能手能做到了!
02
李广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也许是骁勇善战,武艺超群,机智果敢……但你知道他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吗?
在我看来,他不既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大军神,同时也是一位忠厚的长者。
无论是战场上他永远的身先士卒,还是他对待自己的士兵永远的关爱有加。
尽管他的治军,及其简易,但士兵的纪律却自觉严明。而相反和他同一时期的程不识治军风格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就是因为李广对士兵宽厚,不苛刻,所以大多数的士兵也都心甘情愿跟随着他。
而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为官清廉,自己得到的赏赐基本上都会给了下属,无论是饮食休息都是和士兵在一起。而在那个时候,缺水断粮是常有的事,那么见到了水源。如果他的士兵没有全部喝到,他自己也就不会喝,士兵如果没有全部吃上饭,他一口饭也不会吃。
这就是李广啊,多么一个忠厚长者!
他的一生,功勋卓著却始终不遇,他的堂弟李蔡和当时他的那些属下,以及士兵们都被封了侯。
唯独缺了他自己!
为此,李广曾经找过星象家私下闲谈发出过这样的感慨:“自从汉朝攻打匈奴以来,我李广未尝不是在汉军之中,而各军中校尉以下的人,他们的才干还赶不上一般人,然而因为建立军功而被封候的就有几十个,我不比别人差,却没有尺寸之功来取得封邑,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我的生相不该被封候吗?还是命中注定的呢?”
这是来自一位老者郁郁不得志最真实的心声啊!
03
他经历了三帝时期的不同遭遇,崎岖坎坷的一生,而后半生更是有道不尽的心酸苦楚,可怜最后,只能落了个被逼自刎。
终究是,甘有豪情酬志,却终身不得志。
漠北大战后的自刎,司马迁的史记当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李广军中的所有将士都为之痛哭,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认识的不认识的,也不论男女老少,都为他落泪”。我想,这同样也是司马迁饱含悲愤而为之感伤不平的呐喊吧!
这一切又能说明什么呢?
是应该怪汉武帝这个权力怪兽不懂得任用良才,择用好将相吗?
还是应该说李广时运不济,命本该如此?
这个问题,想必你已经知道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