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原则是明确自己的对话目的,即我希望通过对话达到什么目标。
第二个原则是在对话过程中始终注意维护安全感,即让对方毫无心理压力地和你展开沟通。
关键对话指的是两人或多人之间的一种讨论,这种讨论具有三个特点:
1)高风险;
2)不同观点;
3)激烈情绪。
共享观点库是实现协同效应的前提
你就不会奇怪为什么对话高手总是能制造奇迹了。这是因为他们坚信,要想解决好“双方”的问题,只能从“自己”开始,在自我身上找原因。
例如,“我爱你”的MECE说法:
“你在我身边的时候我爱你,你不在我身边时我也爱你”,这就是二分法的MECE.
“我过去爱你,现在爱你,将来也会一直爱你”,这就是过程法的MECE。
“我爱你的肉体,我爱你的灵魂”,这就是要素法的MECE。
###
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我们的想法
世事本无好坏,皆因思想使然。
——威廉·莎士比亚
我们应当摒弃这些小聪明,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责任:
1 受害者想法-这可不是我的错
2 大反派想法-这都是你造成的
3无助者想法-这事我也没办法
要想弥补错误想法中遗漏的细节,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呢?很简单,把受害者变成参与者,把大反派变成正常人,把无助者变成行动者。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
综合式陈述法”,具体包括:
·分享事实经过
·说出你的想法
·征询对方观点
·做出试探表述
·鼓励做出尝试
在这五种技巧中,前三种是关于“内容”方面的技巧,后两种是关于“方式”方面的技巧。
第九章
在关键对话中,两个最冒险的阶段是开始时和结束时。前者是因为你必须想办法营造安全感,否则问题就会偏离对话轨道;后者是因为如果不注意区分结论和决定的区别,后期执行过程中就会破坏期望,这种情况往往以两种方式出现。
通常,我们有四种决策方式,即命令式、顾问式、投票式和共识式。从前到后,这四种方式逐级体现了决策者参与程度的提高。当然,参与程度的提高一方面会带来更大限度地实现承诺,但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决策效率的下降。聪明的决策者会根据具体情况,从这四种方式中选择既关注效率又体现公平的最佳方式。
在对四种决策方式进行选择时,你应当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关注者。确定哪些人想参与决策,哪些人会受到决策影响,这些人通常都是参与决策的候选人。不要让对问题漠不关心的人参与决策。
·知情者。确定哪些人具备做出最佳决策的能力,鼓励他们参与决策。不要让不了解情况的人参与决策。
·支持者。确定哪些人在决策中会以管理者或影响者的身份对你表示支持。请他们参加决策的好处是,你不会因为自作主张让决策在最后关头遭到他们的公开抵制。
·参与者。你的目的应当是让最少的人员参与决策,同时必须获得足够的支持以做出高质量的决策。你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具备做出正确选择的足够参与人数?其他人要想获得承诺是否需要参加决策?”
有个故事是这样讲的,一对夫妻结婚前讲好了婚后家里的事情由谁来管,大事由丈夫负责,小事由妻子负责。但是结婚以后丈夫发现,家里的任何事情都由妻子在做主,很是气恼,就怒问妻子,“为什么家的事情都是你在管,不是婚前说了大事我来负责么?”。妻子淡定的回应道:“是这样没错啊,但是家里发生的事情都是小事,小事我得来管啊”。丈夫听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其实明确哪些问题由谁负责做决定,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争执。
行动目标
对行动目标的描述越清晰准确,得到失望结果的可能性就越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