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判断心理状态,再进行合适应对
心理学非常简单,许多理论就是那些被实验验证为科学的常识。
比如,我们都知道先定性再定量,先看人品质好坏再决定是否交往,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先判断再应对”“先有底线思维再有最好思维”“避免最差才有最好”。
举例,当我们讨论同样都有情绪和认知,为何态度ABC模型强调情绪A最重要,而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却强调认知B最重要呢?苗老师提出了非常棒的见解,她说可从这两个理论使用对象心理健康状态判断。
先判断心理健康水平,再进行合适应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忘记,上面的态度理论是针对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普通人,因此情绪彰显真实态度,态度会通过情绪表达出来真实意图,这是大家都有的常识体会。而合理情绪疗法针对的是心理非健康的人,问题出现认知上,具有三种不合理理念,自然强调的是认知!
今天讨论人际吸引心理学知识,重点是喜欢的话题,想要人喜欢,首先是不让人讨厌!
如何避免成为讨人厌的人
这是对“态度和人际关系”的总结,包含两个原则不能违背,否则就会不自觉成为讨厌鬼。
第一,态度主动示弱技术。
态度不良或者态度恶劣是讨人厌主因,典型态度就是傲慢和偏见,对人傲慢同时被人偏见,这个不难体会到。
态度不好时候,很容易通过情绪被人家感受到真实意图,而自己的认知行为伪装总是无用的,徒增笑尔。
对此类人通俗形容是,“得理不饶人,无理争三分”。要想避免被讨厌,那就稍微改变一下,“得理让三分,无理就认错”,不过做到不容易。
因为人性是自恋的,是自我价值保护的,许又新教授说人性的三不主义之一就是“不愿意承认错误”。
如果做到,就是态度的谦卑,就是坦然直面自己,这个做法就是主动示弱做法,这是心理学的精髓,因为“强者才是弱,弱者才逞强”。
我们可以称之为主动示弱技术。例如,家庭中自嘲“这个家伙真是懒死了,咋找了这个人来”。
第二,人际交往五原则技术。
喜欢或者讨厌,是人际交往的结果,导致这个结果的根本取决于这5个原则。
1、相互性原则,类似黄金法则。人的交往有来有往,情感上更是如此,比如“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对方再不堪,如果非常喜欢我们,也会被接纳,因为人性希望被赞美肯定。换过来说,我们想被喜欢就先喜欢别人,这就是人际关系黄金法则,类似“主动做”“示范做”,属于给人示范让人模仿学习机制。
不主动示范做事,不肯定人家言行,却梦想被人喜欢,结果只会被人讨厌而已。
2、交换性原则,类似白金法则。交换价值是自然事情,礼尚往来就是此理。对门搬来住了一家年轻人,车子箱子堆在电梯口,着实不文明,不过人家总是送个外地水果之类,家里老太太也会笑脸相逢,反而让我们不好多说啥。交换性原则要点是自己有价值,为此重点增强自身价值,举例学徒不满被指使打杂点外卖辞职故事。
交换性原则自身要有价值,才能满足人际关系中的交往,也就是有能力满足对方需要,故此可以类似理解为白金法则:利用自身能力,满足对方需要。
3、钻石法则。使用适合对方性格、期待的方式,满足对方的需要。这个就是共情的高手了,察言观色会意的高手,也是人际关系交往的最高境界。
4、自我价值保护原则。举例小团体开会迟到几分钟,主持人要求挨个检讨说明,这是价值保护原则自发使用,“认为”不被尊重的感受。当然,实际上未必如此,人家不过去了厕所,要打发来人离开,稍微延迟几分钟,没有不尊重,可是“认为”是心理特点,不是事件而是解释影响了情绪反应。
5、平等原则。非常难,“法眼”高层次,因为人性趋利避害,欺弱怕强,尊重上级轻视下级,为此许又新教授给出技术:牢记自己和其他人没有本质差别,自己也有不健康乃至病态成分。
如何成为讨人喜欢的人
不讨厌人,就是喜欢的开始,具体考虑两方面。
1、基本条件:外貌、才能、品质。
人人都是“外貌协会”的,这没啥,但是外貌好不好还有心理因素。三十之后相由心生,只有懒女人没有丑女人。
才能是知识技术的学习,不会说好话可以学好技术啊,凭借本事吃饭,不看人颜色行事,也是才能体现,再稍微学点心理,更好。艺不压人,有才能说明这个人上进啊。
品质内在的,真诚为最佳的,依然可以学习,举例“让让大家,下来吃饭再走呗”故事。
2、现实条件:熟悉和邻近、相似和互补。
基本条件再好,不是周围人,只能仰望佩服。周围人才会有人际交往,物理距离的邻近,容易导致熟悉,日久生情。举例“领导使用熟悉的人才正常”,人家知根知底的,我们不善于巴结,就靠本事吃饭足以。另外对于上级看似无能之人,也不要腹诽,要知道每个人自有过人之处,“狐狸精一笑能怡人,东施效颦只能成笑料”。
相似三观促进走近、喜欢,而内外向、急脾气慢脾气也会互补接近,这就是类似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决策加执行。为此,不要奢望全才,立足自我气质类型不可改变基础上,接受自我,发展特长,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