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打败张士诚以后,便把目光死死地盯住了徐寿辉。
或者说,是盯住了徐寿辉身后的那个遮天的阴影——陈友谅。
至于徐寿辉,那不过是朱元璋和陈友谅对阵闲暇之时,一个打趣的乐子罢了!虚有其表,可有可无。
陈友谅整天都在琢磨着,怎么让徐寿辉悄无声息的消失掉。
毕竟那个位子只能看着不能坐的滋味着实难受。哪有青蛙整天卧在猛虎头上的?
与此同时,朱元璋和手底下谋士们商量着,最后做出了两个决策。也正是这两个决策,彻底奠定了朱元璋以后掌权天下的地位。
第一个决策是九字真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当时的各地农民起义军不断壮大,帝王思想也随之开始无限膨胀。
个个扯呼皮做大旗,无根无基就敢称帝称王;穷得揭不开锅,就敢做千人的宴席。
真是无知到极点!
朱元璋趁此机会悄悄的积蓄实力,屯粮养兵,迅速壮大。
等到其他人反应过来时,朱元璋吃人的大口袋已经把他们全部装进去化成了养料。
第二个决策是,壮大起来的他们,对于陈友谅和张士诚,应该拿谁开刀。
下一步作战方向,众人一致认为应该先打张士诚,因为张士诚偏弱,如果拿下了张士诚,就能出兵占领江浙一带的土地,继续壮大。然后调转枪口,消灭陈友谅,一统天下。
这个策略不管是放在哪一个时代,按道理来说都是正确的,实力弱小的时候,只有吞并其他弱小的壮大自己,才能和强大的敌人动手。这基本上就是正常人基本的思维,按照局势,本就应该如此。
但是朱元璋他不是一般人,他能从一个乞丐一路崛起,成为一方霸主,靠的就是他超前的天才战略智慧和对于人心的超强掌控力。
事实上,在我们平时生活中遇到事情的实际决策上,要下定决策的时候,不受他人意见的影响是很困难的。
如果有很多人和自己保持不同意见,那么自己要坚持己见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从大流的属性,面对众口一词时,甚至会为了迎合、团结众人而改变自己原有的观点。
但是朱元璋不同,他就是要告诉所有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先打陈友谅,后灭张士诚”,朱元璋一剑砍掉了桌角,斩钉截铁的说道。
众人很是不解,朱元璋也没有卖关子,而是明确的告诉了他们理由:
张士诚器小,陈友谅志骄,器小的人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如果我们进攻陈友谅,只顾眼前小利的张士诚一定不会来救他,但是如果我们先攻打张士诚,那么陈友谅一定会倾国之力攻过来给张士诚帮场子。到时候就得两面作战,对我们来说,太危险了。
众人一听,恍然大悟。
朱元璋果然是天纵奇才,大家伙儿都是多年和陈友谅打交道的人,眼皮子一翻就知道对方是什么玩意儿,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哪怕是经天纬地的刘伯温、李善长等人,都无法做到把敌人的心理运用于战场。
这样的本事只有朱元璋具备,对人心的掌控力注定让他独领风骚。
这样的人如果不取天下,天理难容!
——
果不其然,一切正如朱元璋所料,在和朱元璋决战之前,陈友谅就给张士诚送去了消息,邀请他夹击朱元璋。
可是张士诚看到书信后,一笑置之,继续莺歌燕舞,歌舞升平。对陈友谅根本不屑一顾。眼睁睁的看着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中身死,60万大军倒戈朱元璋。
到了此时,张士诚才着急了。
可是朱元璋吞并了陈友谅的资源后,一跃成为可以决定天下走向的压倒性霸主。
张士诚就像退掉毛的猪羊一般,只能等着上案板挨刀了。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后,一鼓作气,挥兵南下,用时数年,消灭了张士诚、方国珍等割据势力,一统南方。
于1368年在南京称帝,建国大明,改应天为金陵。
同时让徐达挥兵北上,驱逐暴元,收复汉人河山。
元顺帝仓皇北逃,遁入草原,朱元璋正式一统天下。
打破了华夏自古以来北伐不能成功的魔咒,结束了华夏百年奴役的历史,功在千秋,彪炳史册,受后人敬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