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感悟生活的智慧思考与思维
孩子能力的培养(14)感知力(二)

孩子能力的培养(14)感知力(二)

作者: 凡思 | 来源:发表于2018-12-11 10:10 被阅读18次
    久未更新,一是因事牵绊,二是题目太大,怕词不达意,不能较好的阐述,见谅

           上节说了感知力的一些基本的问题,本次我想讲讲,感知力对孩子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想想一下,孩子将来需要些什么样的能力,就目前情况而言,只是知识的积累(纯记忆性的概念等)似乎不太重要,知识的正确性可能也不是主要的了,对孩子有帮助的很可能是感知力或发现能力

    人类科技的进步无疑是新的发现带来了知识的跃迁

           纵观人类的科学发展史,大都是人们的新发现,否定了原来的一些所谓的规律性的东西,而引起人们的认知的革命,推动了知识的大幅提升。

           哥白尼的日心学说否定的地心学说,爱因斯坦的的相对论拓展了牛顿的万有引力等等,量子理论在微观层面又颠覆了一些物理定理,这些都是基于大胆的猜想,细心的求证得出的。

           如地心学说盛行时,一些人为了符合地心说的天体的运动规律的结论,添加了据说有27个本轮,一个本轮纠正一个天体的运动轨迹,27个本轮其运算参数应是指数级的,这些计算者的智商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及的,但这些人或许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科学的历史,是由一个个的新的发现而串起来的,这些新的发现者也被标住于科学史册。也可见新发现的重要性。

    新的发现是在认知的边缘地带

           我们现在所说的创新,已不是发现新的物质,而是能在主流的科学细分的边缘地带,发现新的连接点,在如今这个细分的时代,人们可能不乏专业的深度,但要具有一双发现的眼睛,知识的广度是十分必要的,往往新的发明、发现与旧有的知识体系看似无关。

    中国不缺模仿者,可能缺少是发现、创新的思维模式

           中国人过多的是“形象思维”;西方人多的“逻辑思维”“思辨思维”

          中国自文字的创造开始,就采用了“象”的思维,取象比类,是古代人们一种认识事物的方式,虽然不免有唯心主义之嫌,但在实践中却往往得到证实。因此,若能学习一些“逻辑思维、思辨思维”的方法,对于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

    具有感知的发现、创新思维的可能胜于机器思维

        (这点没做过科学的验证)

           我们即将面临的是智能机器人的时代,智能机器是经由大数据的计算来做出判断的,应该不具备联想功能,而我们的思维、感知无一不加入了个体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好恶。这些恰恰是机器做不到的。取象比类的思维或也是人类独有的,而取象比类对于我们的创造性思维也不无益处,这也需要我们有广阔的视野能力,而这些都离不开我们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孩子能力的培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能力的培养(14)感知力(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qs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