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祯卿及《济上作》赏析

作者: 空谷道人 | 来源:发表于2023-05-11 02:54 被阅读0次

苏州吴县徐祯卿,明代书画文学家。

昌谷、昌国均为字,吴中四才亦有他。

倡导复古前七子,先秦汉唐可宗法。

李何康王边王徐,一统文坛影响大。

十六著有《新倩集》,屡试无缘进士花。

读《骚》而作《叹叹集》,情不潇洒泪潇洒。

合作名士文征明,《太湖新录》分才华。

二十六岁《榆台行》,羞愧官军败于鞑。

同年科考中进士,翰林学士把名刷。

因其相貌长得丑,大理左寺官卑下。

丑陋之人才华俊,“四才”之诗他最佳。

号称“文雄”篇连连,纵横驰骋格调雅。

长于七言格律体,尤精绝句甚可夸。

著有《迪功集》《外集》,腾蛟起凤云变霞。

文学理论《谈艺录》,思想内容颇复杂。

兼收并蓄儒释道,提倡“复古”除浮华。

围绕“情”感作核心,“声气辞韵”不分丫。

触目惊心观点奇,评论史上称大家。

哀哉三十三岁死,鹤伴箫音飞天涯。

最为可赏《济上作》,吴中纸贵诗飘香。

秋风萧瑟天转凉,游子客居在远方。

“两年为客逢秋节”,出语暗示时间长。

漂泊游荡多少事,都在作者心中藏。

唯有离人能体会,何须一一叙述详。

“秋节”二字重阳节,谁插茱萸在家乡。

家人念我我念家,家人与我两茫茫。

如今有家回不得,“千里孤舟济水旁”。

回忆过去看现在,天高地迥“千里”疆。

小小“孤舟”映天地,“济水”悠远碧汪汪。

“孤舟”一点我更小,唯有乡思不可量。

触物伤怀“千里”外,“忽见黄花倍惆怅”。

“惆怅”二字点诗眼,愁绪缕缕绕柔肠。

斩不断来理还乱,菊蕊重重曲卷黄。

花开花落秋欲尽,爱菊最怕风带霜。

风霜凛凛摧菊色,孤客身冷透心凉。

颤颤惊惊心思多,“故园明日又重阳”。

山重水复音书断,家家都在捣衣裳。

香杵纹砧识近远,传声递响绕耳旁。

游子想象家人心,家人看菊更心慌。

灵犀可通牵挂久,惧怕冬来感重阳。

天荒地老愁漫漫,秋风吹我鬓苍苍。

短诗景物精而简,可见可隐示与藏。

天地江舟岸菊我,组画历历入心房。

一切景语是情语,情语如歌绕画梁。

读诗如同品美酒,醉意绵绵梦中尝。

晕晕乎乎愁绪美,隐隐约约意趣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徐祯卿及《济上作》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ts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