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对“会叫的鸟儿有食吃”这句话,总是半信半疑。
如今,吧唧吧唧嘴儿才品出滋味儿:这是真的,一点儿不假。
依鸟拟人,同归殊涂。
能叫,会叫,善叫的人,得到的机会,就是比不会叫唤的人多得多。
以前如此,现在如此,将来有可能还是如此。
俺就是不愿叫,不会叫,更不善叫唤的那种人之一。
时至今日,面对为数不多的机会,都是在被动中靠死等,而等出来的。
面对机会,差不多没有一次是靠自己脚蹬手刨,把脑袋削成尖儿,拼着命通过争取得来的。
消极不?
谁都会说这种方法,没有一点点积极的东西可言。
可正是这种方法,一直以来都在伴随着我。
渐渐地也就形成了常态,从刚开始的不自觉,到今天的习以为常,自然而然,毫不突兀。
也曾经尝试过,什么主动啊、争取啊什么的,但是试一次失望一次,试一次失败一次,于是乎,也就对那些令人眼红的东西冷淡了。
天生血液里流动着的散澹,注定是争抢不过人家的。尽管心里也有许多争争抢抢的冲动,但是,形形色色的冲动,到最后竟然没有一件化成行动。
可想而知的是,用一句话,“机会不属于自己”的,来原谅自己,就成了安慰自己,唯一可以接受的理由。
于是,属于我的机会,大抵都出现在体温偏低,呼吸平缓,浑身上下已是基本麻木的时候。
比如,象征“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意义上的小学毕业季和高中毕业季时,那两次竟争最为激烈的“三好学生”评比。
已经被打击得没有任何自信的我,完全耗尽了去争取的欲望。姗姗来迟的肯定,出现在了已经没有任何激情,去迎接它的时候。
再比如,有可能让所有人的脑袋出现极度充血状态的提职升薪,谁如果说不在乎,鬼都不信。
可这些,于我而言,越是拼命争取,就越是失望透顶。越是漫不经心,越是信手拈来。
不是不想,也曾很用心、很在意地妄图让一生的各个时节都弄个轰轰烈烈的,可惨淡经营苦心谋划的结果大都以失败告终。
对了,仅有的一次例外,出现在高考之前。进入考场之前,把自己两只布鞋的鞋底,都用粉笔画上了“对号”,左手鞋底上,写了四个字“考的全会”,右脚鞋底️上,也写了四个字“蒙得全对”。然后,信心满满地进入到了考场。
这算不算惨淡经营?我看算。
还别说,这一次的苦心谋划,颠覆了之前无数次机会的错过。
这么小的概率,都会撞到自己?看来若要得到老天爷的眷顾,也没有那么难。只要有充足的耐心,心平气和的坚持,完全没有必要用力过猛。
在这里写字,无非是想通过记流水账的方式,保持一丢丢没事儿就想说说话儿的惯性。
顺便再干一点儿赚钱、养家、立腕、扬名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一些小事情。
不过,至今这些在别人身上,至少在别人嘴里,易如反掌的事情,一件都没干成。
人们总是挂在嘴边的那句:“不是那块材料”,大抵说的就是自己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