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526862/67a951796386f9d2.jpg)
众所周知,时光荏苒,一去不复返。因此,我们要学会珍惜每分每秒,把时间用到实处,争取给自己一个充实有意义的人生。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其实也不难,学会规划时间,过好每一天即可。
关于规划,并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做出来的,往往需要我们遵从实践与规划相统一的原则。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最初做的规划需要投入到实践中去,再通过实践中反馈的信息做以纠正。
个人认为,规划时间往往涉及四个要点,日程表,任务表,自律,象限原则。下面我们根据这几个要点更深层次地剖析。
日程表
日程表顾名思义就是把一整天的流程按时间点安排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切记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规划日程表。比如早上起床后,几点到几点洗刷化妆,处理好个人外在形象。几点到几点是坐车时间,几点到几点是上班时间,几点到几点是学习时间等等。
个人是比较建议早上6点起床,晚上十点之前结束该天的任务,晚上十一点按时睡觉的。因为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升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使第二天的工作效率会更高。而十点到十一点之间可以用来看书,或者看看别人分享的有助于提升自我的文章。并且,睡觉之前的记忆程度也是等同于起床时的记忆程度的。
任务表
为什么要有任务表呢?道理也是浅显易懂的。规划往往都会有目标,既然有目标,那就得去执行。执行就需要有任务,把一个目标分解成几个小任务,就会发现完成目标也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一天之计在于晨,在早晨的时候,就应该把这些待完成的小任务全部记录下来,每完成一个,就在任务序号上打个勾以表完成,以免自己重复去做,浪费时间。
自律
自律似乎跟规划没什么联系,如果真的这样想就错了。自律很重要,自律是规划能否完成的精神保证。如果没有自律,就会患上拖延症,会被手机控,享乐主义等坏毛病占据自己的思想,从而影响自己的执行力。
很多人会因为自律问题而懊恼不止。要拥有自律能力,也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困难。我们从小就知道,有一个词语叫做习惯。习惯是我们形成自律的最好方法。每当完成不了一件事,我们就会因为习惯而耿耿于怀,这就促使我们主动去做,这就是习惯的力量。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养成习惯呢?
建议启动一个21天计划,21天会养成一个习惯。如果启动的是第一个21天计划,建议计划里面的任务简单易做,并且任务数量最多不超过3个。比如打扫卫生,六点起床,看一篇文章,这些都是很简单的。并且,看文章还可以在碎片时间内做,不受时间和空间影响。但最关键的一点是,刚开始那一周,是最难熬的。熬过第一周,后面就迎刃而解了。当顺利完成第一个21天计划时,往往就会有一种特别的成就感,后面再启动21天计划就轻松过关了。
象限原则
象限原则这个词或许会比较陌生,但其实就是四个象限,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事情按照这四个象限来分类,最先处理的是重要紧急的事,比如一个项目即将到交接期限了,那就必须把这个项目的相关事项先处理了。次要处理的是重要不紧急的事,再者是紧急不重要的事,最后是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按照这个方式去做,会避免自己因为没完成最该做的事而引起的焦虑。
这就是我提及的四个要点。根据这几个要点,我往往可以过上充实的一天。不知道你们是否认同呢?期待你们的交流与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