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感于《王烁读书》

有感于《王烁读书》

作者: 杨杨897 | 来源:发表于2019-11-15 16:47 被阅读0次

    常听扎心之语:“你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觉得真是刻薄。好在还有一句话“把别人的顿悟,变成你的基本功”。通过阅读王烁的《跨界学习》,算是从根上解决了为什么读书的疑虑。。

    一、读书算什么?

    (一)“阅读”其实是件逆天事,不擅长读书很正常。

    1.说和看是正常的。

    语言产生有上百万年,人类早已进化出强大的语言能力,每个婴儿都能学会流利地说任何语言。

    视觉识别和分析能力则更强大,人工智能在视觉识别上走得最远,但仍然远不能与人相比。

    2.阅读不一样。文字出现至今总共5000年,短到人还不可能向阅读进化。

    结论:语言和视觉已经是天生的,但阅读是件逆天的事。

    (二)读书算不上必须的方法

    1. 专精学问读论文即可。时代不同了,读书本身也不是获取最前沿知识的方法,最前沿的知识在各专业期刊的论文里。专精一门学问,至少在当代,并不要你大量读书,而是要你读论文。

    2. 互联网+谷歌+维基百科+各种论文库,可以不读书,等问题产生再按图索骥,如果你能自主产生有价值的问题,有强大学习能力的话。

    3. 论文的意义:

    (1)研究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深,无论哪个领域,最前沿成果都在论文里。

    (2)学术专著这概念越来越失去现实意义,大学者写书越来越是为了向专业外的人作科普。

    (三)为什么还要阅读?

    1.阅读是思想最早的义肢

    古今中外,人们都非常重视读书。但这是结论,不是原因。

    稍微有说服力的说法,法国哲学家法戈-拉尔若“阅读是思想最早的义肢”,思想必须要附着在什么东西上,要有外部工具辅助,阅读就是最突出的工具。

    很深刻,但不对。比阅读更早的思想义肢是语言。

    无论古希腊还是春秋战国,最古老的经典都是对话体。

    在文字和阅读普及之前,思想主要通过对话和吟唱来表达和传承。

    《论语》、《荷马史诗》口口相传数百年才记录下来。

    有趣史实是:当书写刚刚普及时,苏格拉底非常不满。

    苏格拉底认为:

    A:认为思想只有在对话之中才能层层递进到精妙之境。

    B:还认为书写将思想外置,败坏了思想者的头脑。

    时至今日,阅读越来越普通的时代,证明苏格拉底并不都是对的。

    还要了解的是无论是看听还是阅读,对我们来说都是手段。

    2.人类掌握阅读,是借用了本来用于视觉和语言的某些神经回路

    《脑的阅读:破解人类阅读之谜》,法兰西学院教授、欧洲首屈一指的认知神经学专家迪昂提出了阅读的神经借用假说:人类掌握阅读,是借用了本来用于视觉和语言的某些神经回路。

    (四)王烁为什么要阅读

    广泛阅读图书并非现代人的必需品。前面讲了三条,读书没什么了不起,不擅长读书很正常,因为人天生就不擅长。如果做专业研究的话,读书没有读论文重要。那么,读书还有什么用?

    1. 第一个用处,你没必要也不可能在许多领域都成为专家,但你需要了解许多领域的新知。

    我喜欢讲一个另类二八定律,就是付出两成努力,了解一件事的八成。广泛读书是应用这个二八定律的捷径。如果你想做知识的游牧民族,书是你的草原。

    2. 第二个用处,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只是对所有可能生活的一个取样,而每个人都会系统性地高估自己这个取样的权重。

    简单地说,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挣脱这个单一取样的天然限制,读书同样是捷径。读书使我们知道,从最悲惨到最辉煌,生活有无限种打开方式。我们了解得越多,对未来的生活才能越有想象力。

    3.第三个用处属于那些幸运儿。他们热爱读书又长于读书,读书本身就是乐趣,并不需要用读书达到额外的目的。

    大多数读书的人不会这么单纯,但即使是普通人也能时常体会到读书带来的纯粹乐趣。我也不例外,每年总有那么几本书,读的时候心游物外,没有目的,惟一担心的就是把它读完了。

    二、我的阅读感受

    (一)读书的几个阶段

    1. 学生年代,读书是为了学业;能够找到的,自己也不能舍弃的就是金庸和琼瑶。

    2. 大学时代:有图书馆,读了很多书,大部分应该是小说类,现在想想,也没有什么让自己念念不忘的了,能够想起来的《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外国的《基督山伯爵》《茶花女》《简爱》《飘》。

    3. 毕业之后-2018年:

    1)专业书,主要为考试和工作用.

    2)其他:完全没有章法,历史,文学,小说能记住的是《明朝那些事》《侯卫东升官记》。看到什么有兴趣,就读一下。

    4.2019年-至今:

    有意识的开始系统读书。管理方面的,经济方面的,成长方面的书。

    这些书并没有那么容易读懂,需要速读一遍,复读一遍。

    但正是这样的读书,我觉得真正打开了我的视野,有了开天窗的感觉,像带上了望远镜,显微镜,看这个世界更透亮了,许多原来自己不明白的,困惑自己很多年的问题,逐步都有了答案。

    三、需要人荐书么?

    1.王烁看法

    (1)每个人读书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不可能有普适性的答案。

    (2)读什么书是有答案的:要读西文书,首先是英文书。这与樊登是不谋而合的。

    如果想读书,首先你要达到能用英文阅读。

    (3)汪丁丁教授所说的宽带阅读法:那就带着问题去读,照问题按图索骥,这种读法一天读多少本都不奇怪。

    2.我的体会

    (1)按照你自己的需求读书,这样才不会觉得痛苦,体会到愉悦,你才会坚持读书。

    (2)我现在能感觉到读书的愉悦感,尤其是现在我读的几乎可以算是专业的书,以前是不看的,现在是不能停的状态。

    (3)荐书体会:当你想追寻时,你一定能找到你想阅读的书籍,连接和链接已是常态,即便是大师荐书,也未必适合你。推荐一下《微信读书》,承担了我搜寻书的一个功能,我信赖的大师荐书,我会在微信读书里进行搜寻,许多没上架的,也会有一个上架了会通知你,当你书荒的时候,可以在自己的书架里搜索。现在我的书架里已经有195本书了,每看完一本,我会像选美一样,在里面做挑选。

    (4)自搜书的体会:因为得到的课程《刘润的5分钟商学院》,很好,发现了《趋势红利》,因为觉得刘润讲的真好,所以把刘润出版的商业类的书都聚集着看了,体会是,看不同年代他出版的书,你能够看到一个人的思想演进过程,向读史一样的读书,感觉又不一样。

    3.共勉

    胡适说“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这句话解决了我的读书困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感于《王烁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ys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