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734817/e06d6eba55478889.jpeg)
小孩子之所以一拿起毛笔就写不好,是因为他的心性不稳,但是他们的生理年龄也决定了他们还无法达到很好的结果,毛笔练的就是心和静。
诸葛亮的诫子书中说,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孩子想要在将来走的更远,从小修静字的功课是不能少的。
一个老师不该只教书写技艺,如果能融合心法,这个孩子学习毛笔就有了意义。
菩提祖师教孙悟空本事,他冲上天庭大闹天宫,不知如来,他本事越大,被打压的越厉害,唐僧教孙悟空做人,他开始懂的敬畏,慈悲为怀,唯有道术结合,他才能成佛。
朮谁都会讲,可是只讲朮,孩子的智慧难道如此低吗?
一定是我们的理念传递不到位,学习硬笔和毛笔,都要做到心中有字。
梁启超说心明即是天理,内心自信,字就会进入到超越年龄的境界。
因此,即便国家提倡学书法,我们更应该思考,习字是为了什么?
将来在面对成长中所遇到的困苦,这颗被磨练的安定之心,是能够发挥超纲的作用。
我很怕孩子(自己)一直停留在朮上,只是朮,那么任何一个学习3年的书法老师都可以教。
谈到一个静字,拿起毛笔,孩子的心性跃然纸上,他射箭,他写作业,对待生活,甚至将来走入职场,这个静字,总是要做的功课。
少时不学,来日还是要学。
赵玉平老师在谈诸葛亮的家书诫子书,开篇就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你的孩子钢琴没学好,美术没学好,数学也不及格,他都有成功的可能,如果性格中少了这个静字,他不可能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