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生不同阶段的取舍》

《人生不同阶段的取舍》

作者: f57b42734ec0 | 来源:发表于2023-04-11 08:12 被阅读0次

取舍之间的平衡,没有固定的平衡,也没有绝对的平衡。在不同年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认知,侧重迥异。

不勉强,不纠结,不内耗,快乐而积极,一种淡然的智慧,是一生的福气。

德国作家斯蒂芬妮· 斯蒂尔曾写过这样一句话:

“在我们的生命中,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围绕着人际关系。

好的人际关系让我们感到幸福,不好的人际关系让我们感到痛苦。”

生活中,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屡屡碰壁,都是因为心态失衡。

与其让情绪肆意发散,无法自遣,不如试着放下杂念,驱逐内心的阴霾。

余生不长,远离社交内耗,从四次放下开始。

放下不切实际的期待

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冷热水效应”:

假设桌子上有三杯水:一杯温水、一杯冷水、一杯热水。

当你先把手放在冷水里,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热;

当你先把手放在热水里,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凉。

面对同一杯温水,人却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感受,这就是冷热水效应。

人与人的相处也是如此。

面对同样的处境,期待高的人,困于人、囿于情;

期待低的人,安于己、了于心。

人与人相处的最佳方式,就是从不高估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分量。

电视剧《二十不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剧中女主角姜小果,是一名初入职场的新人。

初来乍到的她,虽然工作中出现过一些小问题,但总监一直很照顾她。

姜小果便以为上司是把她当成了自己人。

有一次约客户访谈,总监忙着去医院产检,忘记了这件事,只好让姜小果假扮成她。

虽然业务谈成了,但是这件事还是被客户知道,最终取消了合作。

公司负责人周总十分生气,叫来总监和姜小果了解详情。

没想到杨总监却倒打一耙,声称自己当天身体不适,已经告知姜小果重新预约时间。

可是姜小果却擅作主张,与合作方谈判时私自假扮成她。

没经历过职场险恶的姜小果当时直接愣住了。

她没有想到,自己曾经那么信任的人,竟然会推卸责任。

生活也如这般,以为关系好就不会被欺骗,交情深就不会被辜负。

直到摔了跤,吃过亏才恍然大悟:

再熟的关系,也抵不过利益的权衡。

这世上,既没有理所当然的关心,也没有坚不可摧的情义,只有人情冷暖苦自知。

如果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难免会感到失望。

降低对人的高期待,拉开与人的近距离,才能相处舒服,久处不厌。

放下纠正别人的欲望

我国地质专家李四光年轻时曾参加过一场婚礼,中途与一位小青年就“欧洲最高峰”产生了争论。

小青年首先发表意见,认为勃朗峰是欧洲最高峰。

但事实上,欧洲的最高峰是厄尔布鲁士峰。

李四光发现不对,马上纠正了他的错误。

就在两个人相持不下时,李四光发现了不远处的前田教授,前去寻求他的帮助。

前田教授听完之后,却不慌不忙,用烟斗轻轻敲了一下李四光的头,说:

“他说得对,你呀,学问还浅着呢!”

李四光一脸诧异,而小青年则开开心心地离开了。

不服气的李四光之后找到前田教授说,自己的观点是没有错误的。

前田教授却说:

“我可没说你,我只是说你学问还浅。

他只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没有征求你的意见,来让你评判对错。

你的求学和人生路还有很长,我希望你记住,永远不要和与自己无关的人发生争论。”

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了一个观点、一件小事,非要争论出是非与对错。

可最终却发现,说服一个人是很难的,既耗尽了自己的心力,又伤害了彼此的情谊。

立场不同时,与其争辩不休,消耗彼此的精力,不如遇事不辩,从容自若。

正如杨绛先生写的一句话:

“克制自己去纠正别人的欲望,成年人只能筛选不能教育。”

选择与自己同频的人,才能彼此共振、灵魂共鸣。

放下曲意逢迎的想法

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费尽心思地讨好别人,来满足他人的要求。

但即便如此,依旧无法走进他人的世界,也无法挤进那个不属于自己的圈子。

与其迎合别人,不如取悦自己。

贾平凹曾经一度非常害怕有人敲门,甚至为此搬了五次家。

这些上门拜访他的人,无不是看重了贾平凹的才气与人脉,前来寻求他的帮助。

一开始,为了不让别人失望,贾平凹还很客气地接见。

但是随着找上门来的人越来越多,各种无理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他的耐心也就慢慢地被磨没了。

于是他设置了一条规则:

没有预约就敲门,他坚决不开门。

从那以后,敲门声少了许多。

贾平凹便腾出来大量时间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与生活。

相反,如果一个人总是忽略自己内在需要,过分在意他人的想法,那么终其一生都会为此焦头烂额。

正如作家马德所言:

“讨好了所有的人,就意味着彻底得罪了自己。”

你会为了他人的开心选择牺牲自己的利益,为别人的情绪买单,成为他人情绪的奴隶。

迎合他人,失去的是站立的底气,悦纳自己,收获的则是一生的福气。

一个懂得聆听内心声音的人,才能活得真实,率性又洒脱。

别人不是你的彼岸,自己才是自己的归宿。

放下争强好胜的执念

微博职场博主王盐,曾分享过他身边一位朋友的故事:

朋友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年收入十分可观,在老家的同龄人里已是出类拔萃。

但即便这样,他还是不满足。

起因是,他参加了几次同行交流会,逐渐发现:

同玩的企业家们开的大都是豪车,在人群里极度的高调,混身上下散发着奢华的气派;

而自己开的车才价值二、三十万,在这个圈子里属于底层的标配。

他内心十分别扭,非常害怕自己被圈内人看不起,一咬牙狠心买下了上百万的奔驰。

事后,博主问朋友,开豪车的感觉如何?

朋友无奈地回答:

“特别心疼,但是总觉得不开豪车,出去应酬都会自动矮三分,会有些自卑。”

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看到别人用着名贵的护肤品,而自己只敢买打折的便宜货,你一边心生羡慕,一边无能为力;

看到别人的孩子品学兼优,而自己的孩子总是被老师数落,你一边疯狂鸡娃,一边无计可施;

看到别人一路升职加薪,而自己仍是一颗底层的螺丝钉,你一边焦虑不安,一边责备自己……

盲目比较,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灾难。

比别人优秀时,会产生优越感;比别人差时,则会滋生自卑感。

它就像鞋子里的一粒沙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硌脚。

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里有这么一句话:

“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盲目和别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生活,永远是跟自己赛跑,而不是跟别人较劲。

人唯有拒绝攀比,学会给欲望做减法,才能把自己经营好,把日子过简单。

马未都老师在一档访谈节目中曾坦言:

“人在社会上混,钝感比敏感更重要。”

真正成熟的人,不是把烦恼都放在心里反复咀嚼,而是学会了和内耗说不。

不期待,减少依赖,及时止损;

不纠正,放过他人,解脱自己;

不讨好,卸下包袱,轻装前行;

不攀比,正视不足,坦然接受。

相关文章

  • 【读书清单】《大先生家书》——取舍和机遇

    D10 01 人生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不同的取舍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所以,选择和取舍是人生永远的主题。 02 人们总...

  • 人生除了奋力死磕,还应该学会迂回反转,顺势而为……

    人生有许多不同的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有需要达成的目标和重点。 学会取舍也是人生中重要的一课…… 工作除了让生活...

  • 人生不同阶段如何理财才能实现财富增值+保值

    人生不同阶段怎么理财保本且收益高?人生处于不同阶段,需求不同、收入不同,财富管理目标也不同,于是不同的人生阶段需要...

  • 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烦恼

    最近遇到人生阶段的一个瓶颈,但是一直告诫自己不可以找捷径也不可以回避,要直面自己,规划自己,所以要深度的和自己对...

  • 人生阶段与完成感

    不同的人对人生阶段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有的把人生总结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学习阶段、工作阶段、结婚阶段、养育阶段、...

  • 2021-11-13

    “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取舍,不同的岁月,不同的生活,我们过好每个年龄段的自己,就是人生最大的收获。”

  • 论人生的不同阶段

    论人生的不同阶段 -- 叔本华 青春时代有许多优势,却也有躁动不安和阻扼幸福的东西。 年青人不顾一切地追寻幸福,是...

  • 人生不同阶段的危机

    记得大学毕业聚餐时,学校老师曾说过一句话,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她说:“每个年龄阶段有这一阶段的幸福。”一直相信它的正...

  • 我们这一生 不同阶段的取舍

    ​​“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磨难。”张爱玲的这句话道出了人这一辈子,活着,不易。且活且珍惜! “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磨难...

  • 不同人生阶段不同的感悟

    时间是最好的过滤器,过滤掉离开的人和事,留下最真实的不离不弃。 1.年少的懵懂 小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不同阶段的取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cg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