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记(下)

作者: 亲亲西米录 | 来源:发表于2020-05-28 10:11 被阅读0次

所谓天赋,就是即使无人支持,也能充满热情突破万难坚持下去,而且还能做得很棒的那件事。

                                                                                                         ——西米妈妈语录


《童趣记》上篇泛谈了幼儿兴趣班的选择,下篇则以绘画为例探讨学习习惯(=兴趣引导+持续)的方法。

这篇是写给未来的西米和西米妈妈看的,其中的观点,可能会在西米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修改。西米妈妈是第一次做妈妈,当前的认知思考仅仅局限于来自一个五岁孩子的教育体验。随着西米不断成长、独立,我的想法也可能有改变。

老规矩,先说结论:天赋人人有,驾驭需谨慎

《创造与习得》以及《大发现的认知法》举了坂本龙一和陶哲轩的例子,分别阐述了如何兴趣引导与持续,大家可以参考。

虽说“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对于成长的陪跑员父母而言,为孩子未来做打算的时候,也许用滚动计划法更好,随着其自身条件及环境不断修正、近细远粗制定计划。

现在不等于未来,但未来是现在的延续,现在的思考抉择,对未来有多大的影响,我自己也想验证。

以后西米读到这篇,她也许会恍然大悟:这世上最长的路,就是妈妈的套路

不得不承认,套路西米,很有乐趣。对西米最喜欢用的一招,就是举重若轻、不留痕迹的请君入瓮(找不到啥好词、希望西米更晚点读到,也希望西米看到的是娘亲的苦心,而非心机)。

虽说西米是通过“试错”最后选定了绘画、书法和钢琴。但这个过程,并非简单的给她报个班静静看她表演。西米妈妈从选择到引导都是主动布局,多次请教亲友前辈和度娘,在她做决定之前,我已替她选择。

因此,她以为的自发产生兴趣,其实是一个必然的结果。那些大发现和小邂逅,有多少是父母老师的安排...她不知道我们为了水到渠成、顺其自然,背后做了多少努力。

绘画、钢琴和书法,为什么单单选择这三项长期坚持?理由非常多,当然不是因为网传的“画画好的人语文好,钢琴好的人数学好”,而仅仅是我喜欢。

其实还有一项——写作,但写作不是一个有“匠气”的行动,与个人经历和认知挂钩。西米妈妈从小学开始作文就省赛全国赛获奖,中学开始有铅字文有读者粉丝,但选择了先谋生后谋爱(爱好)而中断。因此,写作也是她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项。理由也是,呃,我喜欢...

目前,我对西米的定位是,最佳状态是在国学、中国文化艺术领域发展。理由还是我喜欢。

如果非要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听我给你瞎说。

首先是对未来的预判。马丁・雅克《大国雄心》、张维为《中国震撼》...包括我自己的感受是,中国崛起是必然的(很多政治家、学者已多年多次提出),百年落后放在历史长河,只是很短的时间;当前人们难以解释的是崛起速度。经济领域的中国速度举世瞩目,文化崛起有一个时间差。因此,西米这一代孩子,有义务也必然要承担文化崛起重任,这代人中必出世界级、甚至青史留名的大师。经济领域发展到一定阶段,也使盛世藏画具备可能性,大批有价值的艺术作品会赢得市场的尊重。在这样的趋势下,如果能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发展,比如绘画中的国画,或者创造一个新领域的中国画派,那么中国领先即直接晋级世界领先。在这样的风潮下,大师层出、成就的机率会大很多,即使成不了大师,成为画师、老师也有社会需求,还有很多相关职业、行业可以选择,不至于伶仃。

对于超级竞争时代的职业的选择,斯坦福大学战略学教授William Barnett在混沌大学《创新战略管理》讲座中问答时有一段简短分析。他认为未来即使会出现很多新趋势新职业,但职业选择的标准还是“擅长”二字。因为对某件事多有兴趣,一旦成为职业,竞争者都将是最擅长该领域的专业人士。就像大象不能跟鸟儿比赛飞翔一样,有些领域无论多么向往,可能也不适合谋生。

因此,我会努力发掘西米擅长的领域,尽早加以职业化精进,但并非拔高,而是在她能接受的范围内精进。

再具体分析每一项的定位。

在上篇说过,绘画是任何孩子都能拿满分的项目,每一步都溢满了自由和创作的光辉。在孩子没有识字,不会书写的时候,画里有话画画是表达情绪、记录生活的方式之一,甚至可视作写作的前奏,有谋篇布局,有连接过度,有情绪情节表达...是非常有意思的思维训练,以及,树洞。

书画相通,书法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跟西米一起画画的孩子,凡是有书法基础其线条的把控都很好,在线条构图上完胜随心所至的西米。

这就如同西米在舞蹈课上基本功完成度极低,但跆拳道上柔韧要高于很多小朋友的原因。因为幼儿期,舞蹈对于柔韧的要求要高于跆拳道,书法对于线条的要求要高于绘画,因此全面开展兴趣可以有意外收获

而钢琴的定位比较特殊,在我看来它如同语数分别是文理科基础一样,钢琴是音乐世界的大门。钢琴一按即响上手快,且音准利于磨耳朵找乐感,而钢琴学习中穿插的庞大的乐理体系是其他乐器的基础。钢琴的习得也涵盖了一个领域通关的完整过程,对其任何学科领域的开拓和精进都有帮助。西米大点儿可以精选任何一门乐器(最好是民乐),但钢琴这个台阶必须得上。这也就是为何在《童趣记》上篇,西米妈妈可以耐心等待她慢慢找感觉的原因,钢琴并非终点,而是起点。西米在书法课上遇到一个古琴世家的小姐姐,其古琴学习安排在10岁以后,因此西米有足够的时间玩儿音乐,选乐器,再到合适的年龄精进民乐。

接下来,我们以绘画来细谈如何持续一门兴趣,培养学习习惯。我先从输入讲起。

西米妈妈自己的感受是,很多事情做不好,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是不知道做得好的应该是什么样子,即不识美丑,可能源于不知美丑,既然不知不识,如何创作出美的作品?

因此,在《大发现的认知法》中提出:早期认知能力比刻意练习或者社会经济地位等环境因素,对个人成就有更大影响提升认知,必须依赖于大量输入,大量阅读、看电影、听讲座、参观博物馆、旅行都可以增加输入

西米接触绘画作品非常早,我每到一个城市都会去逛美术馆、博物馆和科技馆,以了解这个城市的品味、过去和未来。西米耳濡目染也去了很多有质量的展馆,偶尔会遇到大师赠字送画或者直接参与作品创作。

                                        西米婴儿期就开始看展、有幸遇到大师指导赠字

光是输入自然不够,在《大发现的认知法》中提出,知行合一才是升级认知的捷径。习得”事小创造”事大

在《刻意练习》一书中,讲了一个父亲为其女儿成为国际象棋大师所做的努力,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零星发现棋盘棋具及与棋有关的一切。因为触手可得,自然会有好奇心、去尝试,反复接触认知提升,自然会进一步学习探究,非常自然的实现进阶。

师从大师,既然大师之家在引导上面都那么煞费苦心,对于普通家庭的普通孩子西米,妈妈自然也不能太偷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画具一定是触手可得的,而且从手指画颜料、蜡笔、彩色铅笔、彩色水笔、画粉、水粉、水彩、素描纸、水粉纸...凡是其达到使用年龄的画具,我们都备好了,且都买过多份。但也要考虑其年龄和接受度。总之,就是凡是有西米经过的地方,一定有画纸画笔,爸爸办公室都备了全套水粉画具和罩衣。

西米画画用具

此外,还有辅助神器——二白,效果奇好:一是白板,二是白墙。

白板多好用不用解释,西米妈妈工作过的地方,无论是世界五百强总部的办公室,还是名教授的研究室,白板都有奇效,整理思路、整合创意...

一开始我给她的套路,就是那么一块普普通通的,儿童够得到的白板(淘宝上很多)。只要有白板,孩子一定忍不住往上面添点啥。就如同,买了鱼缸鸟笼和花瓶,就忍不住往里面加相应的物品一样。下图左,是西米爸爸困电梯大人忙着打电话营救时,三岁的西米冷静用白板给我画示意图,电梯有线,爸爸没事儿。下图右,是来家里玩儿的小朋友也忍不住分一半白板,俩人一起作画,可见白板对于小朋友是“万友引力”。

                                                    西米用的白板,反面可以写粉笔

至于白墙,非我所愿,但自家的墙,我很少阻止,偶尔甚至鼓励。因为画白墙,真是很爽好伐?有多少人,一辈子都想冲动那么一回,在大面积的白色墙壁上,随心所欲胡乱涂鸦。你怎么就觉得,自己从淘宝买的工艺画复制品,其价值会高于孩子的独立创作?所以,为什么不让孩子试试呢?她长大以后,也许再也无机会、也无兴趣画墙了。事实上,西米涂鸦高峰是两三岁、四五岁以后就很少画墙,而是喜欢画作品挂墙。我也基本闭眼不管,她自己剪胶条贴墙,经常更换作品。所以我家的墙面非常,惊悚,不适合接待...好在小学阶段要搬家,她也渐渐喜欢整洁的框裱作品,终于可得清净。

西米很小就用画来记录生活,边画边说,有时候是心情有时候是故事。西米慢热,跟小朋友日常交流偶有障碍。但她自己边画边说的时候,语言情境是非常丰富的,让我更有耐心等待她慢慢成长。她两岁半时创作了两个很有趣的卡通形象,发音为亚满丽(女)和方叶哥(男),每天都围绕着二者画出很多趣事。亚满丽是强壮的圆脸女孩儿,方叶哥很瘦小,两人随着西米的心情时哭时笑,她的心情状态和知识习得,从两个卡通形象上面就可以看出。

                                             满墙涂鸦、挂画及西米的大女主—亚满丽...

西米一岁半开始上托班,开始陆续接触创意美术课程,也就是画具图片上光头作画部分。从两岁起,她平均每天画2副以上作品,有时候一天画4,5副。正式的美术班是三岁开始,下面那副油菜花开就是第一幅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的作品。四岁起从铅笔草图、勾线到上色、署名、挂在墙上,一气呵成。

西米3岁、4岁作品

                                           绘画也是爱的表达,西米经常给我们画礼物

除了自己闭门作画,我们也会邀请小朋友来家里一起画画,出外旅游也会给她带着纸笔,同时也参加一些儿童画展让她看到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充分增加与绘画有关的各种美好体验。

                                                                 与画有关的美好体验

                                          西米参加浙江美术馆万羽千言作品创作

我们也带她参加考级和比赛,因为年龄太小,经常被误以为是陪哥哥姐姐来参赛的小妹妹。每次的通关秘籍就是赛前充分相信老师,西米的指导老师很有经验,凭心而论,获奖更多的是她的功劳(给刘老师点赞)。正式比赛时充分相信孩子,请她忘了赛前训练的条条框框,相信自己,怎么好看怎么画,怎么开心怎么来。从湖北省赛到杭州全国总决赛,从四岁到五岁,层层选拔通关,她总是场内年龄最小、交画作最早的那个。美院杯全国赛杭州38度高温,她又发烧了,我都想放弃,她还是坚持坐着婴儿车进检录口“为艺术战”。西米是比赛型选手,总能超常发挥(也可能是我们对她预期不足),获得了美院杯全国现场大赛银奖。

                                                      美院杯湖北省赛和杭州全国总决赛

                                                                      美院杯证书

循循善诱多年,西米5岁时开始了国画学习,逐渐过渡到我心心念念的书画人生。国画许老师是非常有耐心善引导的好老师,第一堂试听课,画到一半,西米被矿石颜料浮于水面不相容的现象吸引。她就把课堂带到了厕所,带西米一张张宣纸把水纹拓到纸面上成自然山水状。还给西米玩她刻的各种印章,让西米大开眼界,每次都迫不及待去上课。老师也充分尊重孩子,比如下图的樱桃老师的示范是在盘子里,但西米画得总是飞起来。我们都很奇怪,原理西米认为樱桃落盘更有趣。老师就拿很好的作品纸让她作画,果然画出了一幅静中有动的落盘樱桃,很有趣味。

                                                                       西米国画课

要说明的是,西米的绘画天赋是对其自身而言的。她热爱绘画,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比如昨天就累计画了三小时完成了四幅作品,我看着都挺累。但她如此努力也并没有比一起学画的同龄孩子水平高,她的画作也经常被小朋友吐槽画得太丑而委屈大哭。虽然我也心疼,但不得不承认,小哥哥小姐姐说得没啥大毛病。

我只能给个抱抱,然后问她:“画画开心吗?”

“开心!”

“你努力了吗?”

“嗯!”

“那就足够了!”

人生苦短,开心最好。

我希望你从最开始就深切领会到,努力的价值并非为了赞誉和荣誉,而仅仅只是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能够享受片刻安宁愉悦。

学有所成自然好,善知乐趣更可贵!


更多内容请关注 公众号:亲亲西米录, 微信号:qinqinximilu

本公众号均为原创文章,欢迎关注转发~

相关文章

  • 童趣记(下)

    所谓天赋,就是即使无人支持,也能充满热情突破万难坚持下去,而且还能做得很棒的那件事。 ...

  • 伞下童趣

    回家 与自己相遇 时光慢下来 还是那个喜欢幻想 喜欢在自己的世界肆意畅游的自己 只可惜 曾经一起找寻四叶草的人儿 ...

  • 【池鱼点评】2019.6.5《玩偶的海洋奇遇记》From 山间明

    文章传送门: 山间明月江中清风《玩偶的海洋奇遇记》 推荐理由: 童趣 池鱼着火点评: 这篇文章呢,有童趣,和成年人...

  • 童趣记(上)

    所谓天赋,就是即使无人支持,也能充满热情突破万难坚持下去,而且还能做得很棒的那件事。 ...

  • 童趣闲记

    2022,虽然没有散文组征文的全勤,虽然只是前不久才知道全勤一说。 但是我完成了自己年初立的flag,写满六篇《童...

  • 雨花

    雨花迎人语, 夜凉续晨风。 有意觅童趣, 无处安浮心。 --2016/07/31 记

  •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最近在读沈复的《浮生六记》,在中学的时候相信大家都学过他的文章:童趣,如何与蚊子等小物体玩耍,写的非常有童心童趣。...

  • 童趣闲记.龙虾记

    童趣闲记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查其纹理,故...

  • 童趣闲记 . 楝树记

    童趣闲记 . 楝树记 听说,杭州西湖上的柳树挪走又补种了,从换柳到还柳的“柳树之争”,很多人心中,西湖的美学基调和...

  • 童趣闲记. 鸭蛋记

    童趣闲记. 鸭蛋记 【文学家园】 家乡地处沿江,四面环水,一山飞峙在大江边,很多美食和外地一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趣记(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doahtx.html